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曹雪芹《红楼梦》近体诗格律分析,发现这些近体诗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方面与近体诗格律要求对应,体现了曹雪芹严格的近体诗格律观念,也反映了作为诗人的曹雪芹精通诗律。  相似文献   

2.
平仄是构成近体诗最重要的因素,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守平仄格律。近体诗的平仄规则主要有:只有四个标准句式;平仄相间,两平或两仄为一个节拍;"对"和"粘"是组句成诗的方法;句末要避免三平调和三仄调;一般只押平声韵;首句平仄决定全诗平仄。近体诗的平仄有些可以变通,有些必须避忌,有些拗句要救。  相似文献   

3.
<正> 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由于它对诗的字句、声韵、对仗等有严格的规定,而有别于唐以前的古体诗,所以后世叫它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其中又以律诗为代表。我们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讲律诗的格律。弄懂了律诗的格律,绝句和排律的格律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律诗的格律便自然成为教学的重点。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一书中,将律诗的特点概括为: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国诗”的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格律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以用韵、平仄、对仗为其三大要素。而平灭是近体诗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近体诗的脊梁,是区别于其它诗的主要特征。毛泽东曾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对于中师  相似文献   

5.
一、久被忽视,实为不当 在语文教学中,近体诗是长期被忽视的。这表现在: 1.选入教材的近体诗为数寥寥; 2.选的作品不够典范; 3.与古体诗不加区别,常与古体诗一起统称“古诗”; 4.教学实践中,不充分揭示近体诗的特征,不讲解它的格律,尤其是平仄格律。 为什么会被忽视呢? 或说是近体诗太远离当代的社会生活了。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论调。 从内容上看,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许多革命老前辈的近体诗,都能很好地反映革命斗争和现实生活,这是有目共睹,无庸赘述的。 从形式上看,作为近体诗本质特征的平仄格律,在各个时代的日常用语和谚语中时  相似文献   

6.
我们讲近体诗格律,主要讲律诗的格律。律诗是近体诗的代表,绝句是律诗的一半,排律是律诗的延长。懂得了律诗的格律,就懂得了近体诗的格律。律诗除句数固定(每首8句)、字数固定(五律40字,七律56字)外,主要特点有:(1)严格用韵,(2)讲究平仄,(3)要求对仗。律诗因这三方面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相似文献   

7.
从节拍的划分、节拍内部的平仄、节拍之间的平仄、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粘的平仄五个方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近体诗平仄搭配的规则;强调区分四字节、三字尾、常式、变式的重要性;纠正了教科书和名家著述中顾此失彼互相矛盾的说法;指出近体诗的格律不须背诵,是可以根据几条简单的规则推导的。  相似文献   

8.
平仄是形成近体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近体诗的格律之魂。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所以,但凡介绍诗律的述,无不在讲解平仄这个问题上花费较大的篇幅。  相似文献   

9.
第二讲四声一、什么是四声?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平、上(念shǎg)、去、入四种声调的总称。四声是近体诗格律的基础,不懂四声,就不懂平仄,就无法学习近体诗格律。要了解四声,先要知道声调。同学们在《语文基础知识》第一章《现代汉语语音》第四节《声调》中,已经学过了普通话“声调的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为一首近体诗,句教、字数固定,讲究平仄,押韵严格,注意对仗,是其格律的基本要求。句数字数的固定毋庸(?)说。至于对仗也较直观。但平仄与押韵,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异,现在的读者分析起来就较麻烦了,值得谈一谈。  相似文献   

11.
一、对仗是律诗的必要条件律诗和绝句,在平仄方面,格律要求相同;但在对仗方面,格律要求却不一样。在绝句中,对仗可有可无;在律诗中,对仗却非有不可,否则便不入律。律诗共有四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在这四联中,“颔联”和“颈联”必须用对仗,“首联”和“尾联”可用可不用对仗。例如: 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对仗)  相似文献   

12.
所谓诗律即诗的格律。是指诗的句式(每句诗的字数)、每首诗的句数、诗句的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构成诗体的要素。在近体诗尤其是律诗和律绝中,除对诗的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有严格的规定外,还对诗句的对仗也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以律诗为例,就可以说明对仗在诗中是多么严格整齐了。  相似文献   

13.
读写近体诗。掌握平仄格律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抓住规律,记住基本格律形式;明白平仄调整变通的原则及规范。且能运用巧妙方法记忆,便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4.
近体诗有严格的平仄限制,掌握近体诗的平仄规律是理解近体诗格律的关键。其中对“对”和“粘”的理解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对”,指平声字和仄声字相反。诗的一联,如视上句为出句,则下句可称对句。出句第二字如为仄声,则对句第二字必须是平声;出句第二字如为平声,则对句第二字就必须是仄声。“粘”,指平声字接平声字,仄声字接仄声字。近  相似文献   

15.
平仄是近体诗格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根本区别。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是根据汉语声调特点来分的。古代汉语声调和今天普通话声调的种类不完全一样,两者之间的关系大致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过去谈近体诗的起源和发展的人往往五、七言不分,笼统地说近体诗"见于唐初"、"起源始于唐代"、"是唐代以前所没有的".本文通过对六朝新体诗(重点分析五言新体诗)的体式、平仄格式、拗救、押韵、对仗诸要素的深入探析,提出如下的看法:五、七言近体诗并非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五言近体诗产生于六朝,七言近体诗萌芽于六朝陈、隋而完成于初唐,且仄韵五绝新体诗也诞生于六朝,它开了唐代仄韵五言近体诗的先河.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国诗”的格律诗,又叫今体诗,近体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以用韵、平仄、对仗为其三大要素。而平仄是格律诗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格律诗的脊梁,是区别于其它诗的主要特征。毛泽东曾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也说明了平仄对格律诗之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一、识别古人声字的意义唐宋六、七百年间,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高峰,而律诗(又称近体诗)则是唐宋诗歌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种近体诗的格律,是以句型整齐、用韵严格、注重平仄、讲求对仗为其基本特征的.在六朝声律之学基础上形成的律诗,以其声情并茂的独特艺术形式赢得了人们的特殊喜爱,影响了后世以至现代的诗歌创作,可谓源远而流长.近体诗的格律,是以平(平声)仄(上、去、入声)相间、相对、相粘的丰富变化所形成的音乐旋律来表情达意的,因而区分平仄就成为格律研究和欣赏中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对仗? 对仗就是诗词中的对偶句。对仗是近体诗特别是律诗的重要格律。下面举两例来说明对仗的特点: 第一例,引自王维的《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第二例,引自叶剑英的《远望》: 赤道雕弓能射虎, 椰林匕首敢屠龙。对仗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仗的出句和对句,除字数相等外,还必须:  相似文献   

20.
诗律浅说     
诗律已有广泛研究,古今学者多有著述。除非有新的发现,似乎无需再谈。然而据我所知,有些中学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包括函授学员)对之知之不多,甚至有些神秘感。故拟力求用最浅显的文字,谈谈诗律的基本知识。 我国旧诗,自唐代以后诗体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叫古风,是依照汉魏六朝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支配。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是唐代以后律诗和绝句的通称,有一定的格律。这里我们所谈的就是近体诗的诗律。 近体诗的格律,可从字句、用韵、平仄、对仗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