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星 《大观周刊》2012,(29):16-17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虽然他的思想极其善变.从帝王之学到坚持君主立宪思想.再到认同民主共和思想.直至最后接受共产主义思想.但是在他所有的思想中.坚持君主立宪的时间最长.从1902年留学日本开始到1917年张勋复辟宣告君主立宪的彻底失败.一直坚持君主立宪思想长达15年.杨度的一生是君主立宪的一生,从所学、所见、所闻到立宪、  相似文献   

2.
冯玉祥屯兵浦口与武穴主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自居,重任北京政府总理。他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旧国会,强化独裁统治。孙中山对段祺瑞的毁法行为极其愤慨,乃由上海南下广州,高举护法旗帜,并成立护法军政府,组织护法军,起兵北伐,进攻湘、闽等省。段祺瑞有日本作为靠山,有恃无恐,派兵南下,极力推行其“武力统一”政策。在此期间,发生了震撼全国的冯玉祥屯兵浦口与武穴主和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3.
阎锡山于1917年独掌山西的军政、民政大权以后,提出并开始推行他的用民政治。他基于自己对中国历史上政治变化的认识,从与安民政治相比较的角度给用民政治作出了解释:“适时之政治作用与人生之发展企图相反者,为消极的安民政治;与之相顺者,为用民政治。”他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通过“洗心术”与“六政三事”用民政治措施,大力加强其在当地的政治实力,维护其“山西王”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4.
《兰台内外》2012,(3):11-11
段祺瑞一生甘于清贫,在其任政府总理时,他“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大学中文系以1917年作为“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并使“现代文学”成为一门与“近代文学”老死不相往来的“独立学科”。等于以制度的方式将一种本来无法断开的绵延之物一分为二了。1917年之前和之后的新文学并没有发生这种断裂,毋宁说是新文学史和学科划分制度本身制造了这种断裂。  相似文献   

6.
速读     
焦点陈水扁推出“第二共和宪法”草案台湾大学教授陈明通3月18日发布了由他主笔的“中华民国第二共和宪法”草案,陈明通是陈水扁颇为倚重的重要智囊。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日本东洋文库成立于大正六年(1917)。是年九月其创始人岩崎久弥购进医学博士乔治·厄耐斯特·莫里森的“莫里森文库”(莫里森自称为“TheAsiatic Library”亚细亚文库)丛书,在其基础上,秉承其意旨,扩充其范围,不断发展而为日本东洋学界一大重镇的东洋文库。 莫里森文库是莫里森自1897至1917年,作为伦敦泰晤士报通讯员在北京赴任期间苦心经营的结晶。他收集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有关远东诸国的大量欧文文献,这些书籍为当时驻华的欧美知  相似文献   

8.
普利策新闻奖历采被认为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它是根据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1847——1911)的遗嘱而设立的。从1917年开始评选颁发。在美国新闻史上,普利策在创造“新式新闻事业”方面作出了他自己的贡献。1878年,当他30岁时,创办了美国最大报纸之一的《邮讯报》;五年之后,由于过度劳累使他的视力衰退,身体残弱,但他还坚持接办了《世界报》。他在报坛上的  相似文献   

9.
正南北之争,剩余关税怎么分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暴毙后,流亡日本、随时准备发动革命的孙中山重回中国。1917年7月,张勋冒天下之大不韪,拥清废帝溥仪复辟,这令身居上海的中山先生极为愤怒。他召集在沪陆海军及国民党要人,讨论拥护共和、出师讨逆大计,决定率海军舰队南下,发起护法运动。舰队尚未抵达广州,段祺瑞就杀得"辫帅"溃不成军,重执北京政府牛耳。为把持朝政,他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将自己主持制定的这部《临时约法》视若生命,因为它是共和的象征,是被迫让出政权后的底线。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  相似文献   

10.
正皇家的紫禁城,自古就是宫禁之地,就是名勋重臣往来其中,也是要站有站样,坐有坐像。忽然在1917年7月11日,紫禁城上空有飞机掠过,还投下了炸弹。这是怎么回事呢?1917年7月里,北京城内外一片喧嚣,好像给本来就有些燥热的天气又添加了一把薪柴。其实,这个时候心里感到最热的恐怕就是栖身紫禁城里的末代皇帝溥仪了。这里面,有一丝热让他感觉到微微暖意——因为,此时他又黄袍加身,有人请他重登宝座,有机会接续大清国的余脉;有一股热让他感觉到阵阵灼热——因为,此时原来的旧臣心猿意马,各自为政,刀枪相见。分不清是暖意还是灼热的心里,多少还抱着几许侥幸的希望,再次登基的欲望始终在徘徊。  相似文献   

11.
刘菊素 《历史档案》2002,(1):110-114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开始大量地涉猎西学书籍,亲身接触到资本主义现实世 界 ,使他的宪政思想变得丰富而复杂,他既倡“破坏”、共和,又主立宪、改良。史学界虽注 意到了他的这种态度,却缺乏深入的分析。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民主共和”思想的闪现 1899年到1903年上半年,是梁启超一生中思想最为激进的时期,他曾一度大力鼓吹“破坏主 义”,向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所谓“破坏主义”,即是摧毁封建政治体制,以建立民主政治。戊戌维新的失败,使梁启超 深深感到修修补补的改良对清王朝的…  相似文献   

12.
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三次讲话中多次提到“苏联”。如他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就有四处提到“苏联”——“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远东国际法庭以及中国、苏联等国的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在中国东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然而,从苏联解体以后,我国传媒上开始出现“前苏联”一词。例如:前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共产党领导前苏联人民打败纳粹德国;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沙皇,于1922年建立了前苏联;前苏联民歌…  相似文献   

13.
王琼辉 《湖北档案》2022,(12):31-33
<正>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有人作诗赞曰:高山仰止一中山,精神巍峨谁登攀。振臂倾塌帝专权,  相似文献   

14.
匡萍 《兰台内外》2013,(4):15-16
岳麓山上静卧着的民国元勋、近代军事家蔡锷,是1916年中华民国颁布《国葬法》后,以国葬之礼下葬的第一人。年仅34岁就去世的蔡锷,以一人之身公开讨伐袁世凯,首倡维护共和,被赞誉为"护国将军"、"共和将军",他一直被公认是中国职业军人的典范。但他的形象在很多人心中并不非常清晰,那么,他用34年的时间演绎了怎样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15.
张雪梅  梁严冰 《历史档案》2007,1(3):105-110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1916年2月,易白沙发表《孔子评议》一文,认为“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1,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站出来批判孔子及其儒学的人。稍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也纷纷撰文,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1917年  相似文献   

16.
匡萍 《兰台内外》2013,(3):20-21
岳麓山上静卧着的民国元勋、近代军事家蔡锷,是1916年中华民国颁布《国葬法》后,以国葬之礼下葬的第一人。年仅34岁就去世的蔡锷,以一人之身公开讨伐袁世凯,首倡维护共和,被赞誉为"护国将军"、"共和将军",他一直被公认是中国职业军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为虎作伥”要弄清谁是虎谁是伥 《太平广记》卷四三。引唐&#183;裴铡《传奇&#183;马拯》:“此是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给老虎带路去吃别人。后用“为虎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帮助恶人干坏事。孙中山《革命原起》:“适于其时,有保皇党发生,为虎作伥,其反对革命,反对共和,比之清廷为尤甚。”  相似文献   

18.
《档案时空》2008,(1):F0003
临澧县档案馆馆藏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档案67卷,尤以四本《林伯渠日记》手稿最为珍贵。《林伯渠日记》共4本.295页.约3万宇,形成时间为1913年-1917年。日记主要记载了林伯渠1913年春.与湖南同盟会旧友发起第一次讨袁斗争失败后在日本期间的经历.以及1916年任湖南省政务厅长.1917年参加刘建藩,林建梅发动的“衡、永独立”护法之役等的革命生涯。  相似文献   

19.
莫藻泉(1857~1917)是香港著名英商太古洋行首任华人买办莫仕杨之子,其父于1879年病逝后,由他接任太古洋行第二任华人买办。原东南亚及中  相似文献   

20.
一、主管宣传,出任中共第二把手 彭述之,1894年出生于湖南邵阳隆回县羊谷坳乡转角丘村,家乡位置偏僻,但思想开放。离我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故居不过十数里地。小时候,他先读私塾,后进入邵阳中学和宝庆县中求学,1917年,被推荐到家乡的五十四庙学堂任教。一年后,他弃教去长沙赴考,被考官从二千考生中拔为第五名,受到省长谭延阎的奖励。1919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参加了“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