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静 《新闻三昧》2006,(9):20-22
接到热线就在2005年即将跨入2006年的时候,成都电视台《今晚8:00》栏目接到一个两千公里外的求救电话。听声音,打电话的是一名中年男人,在电话里他泣不成声。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这名自称叫陈善福的成都人才说出大体的情况。原来,20多个和他一样的四川民工因为打工拿不到工钱,现在就露宿在摄氏零下20度的敦煌街头,每个人每天靠一个馍馍充饥。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两天,到现在他们几乎坚持不下去了。年关将近,民工在外打工拿不到工钱是个典型题材。但是,《今晚8:00》栏目由于定位原因,一直都以关注本地新闻为主,敦煌远在千里之外,有没有必要费…  相似文献   

2.
林强(化名)是个在北京工作的普通图书编辑,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他成了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3.
厚德 《军事记者》2004,(7):42-43
他说他搞新闻这20年,基本是顺其自然,只管种不管收。后来他又说,顺其自然是一种境界,他达不到,再说也没有只种不收的道理,就叫亦种亦收吧。他说一提20年,就有点算总账的感觉,是“过去时”了,但他说没有跌荡起伏起码是耐人寻味的事件作支撑,波澜不惊,平淡无奇,他只能算总账,加巴加巴也许才有点分量。  相似文献   

4.
书评家萧乾     
萧乾(1910-1999)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书评家。他对中国现代书评的贡献,最突出的是书评理论。《书评研究》一书,在20世纪30年代就奠定了他中国现代书评理论家的地位。《书评研究》是他在燕京大学读书时(1933-1934)写成的毕业论文,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虽然这只是一本不到两万字的  相似文献   

5.
某综合仓库政委李庆年,被人们誉为“分部一支笔”。李庆年这个名字在报刊上没少看到。没见到他本人之前,原以为他是个专业作家,没想到他就在离自己单位不到20公里的一个仓库担任政委。崇敬之余,采访他的念头终于再也无法控制了,于是,经同办公室陈干事的引见,见到了这位令我崇敬已久的人。初见李庆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人,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特别是满脸胡老子,让人感到他一副老相,与他那文风以及被人称作为“分部一支笔”的绰号怎么也对不上。然而,当翻开李政委的那几棍子剪报册以及那提获奖证书和那即将出…  相似文献   

6.
20年记者生涯,笔下各种新闻人物百十人之多。其中,有两个极为普通、然而对我来说却是终生难忘的小人物。他们是同胞兄妹,哥哥叫辛福强,妹妹叫辛丽荣。发现这两个人,写出这两个人,不仅使我在新闻人物写作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理解,极大地拓展了我思想立意的空间。哥哥:辛福强的感悟(1)我第一次采访辛福强,是在1982年10月间,那时,他作为大连市“文革”以来第一个镶玻璃个体劳动者,从事这项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虽然当时他并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但  相似文献   

7.
于松 《新闻三昧》2006,(11):26-27
2006年4月20日早晨,上海阴冷多云。就在此时,820路公交车上发生了令人心寒的一幕:73岁的肺癌老人朱祥林,手持病历哀求不到一个座位。就在这一天,上海东方早报热线电话接到了朱祥林老人的来电。他语气急促,首先表示自己患有肺癌,且肺部被切除了三分之一,现在每两周去中山医院复查一次。随后他说,这周去复查的路上,遭遇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冷遇:拥挤的公交车,无人给他让个座;售票员4次动员始终无人回应,自己掏出病例证明自己确实是个癌症患者站不住,依旧无人理睬。“车上一半是年轻的上班族,另一半是中学生,他们这么冷漠,叫人心寒,我要在媒体上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初,江苏镇江柴炭巷,有个不到十岁的小男孩,在刻板、寂寞的日子里,用充满稚气的目光,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乐趣。一天,他发现家对面有个小印刷铺,印刷机转动时发出的清脆而单调的声音,对他来说是那么悦耳,那么美妙……于是天天跑过去玩耍。他瞪着好奇的大眼睛,看见一张张白纸被机器"吃"了进去,"吐"出来的时候上面黑压压满是文字。真的很神奇,太好玩了!  相似文献   

9.
李立三一生都在检讨,因为自己不到4个月的错误,他遭受了近40年的排斥与冷遇,而他的国际家庭,亦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相似文献   

10.
能在有三千万人参与、上百万篇稿件参评的全国影评大赛中脱颖而出,捧走大赛的最高奖,自然备受世人瞩目;能在这种全国性的影评大赛中连续3次获奖更是不易;而在群英荟萃的众多获奖者中成为最年轻的一位当然就更加难能可贵了。他,就是来自基层部队的济南军区某装甲团少尉排长汪群策。  汪群策在学校算不上优等生,在家也算不上乖孩子,而到了部队却奇迹般地成了一个好兵。入伍3个月就当上了班长,不到一年就立了三等功……1994年,刚当兵8个月的汪群策,参加了全国“爱国主义优秀影片影评征文比赛”并获得了优秀奖。那时他还不满20岁,…  相似文献   

11.
播客来了     
2005年,播客,被作为一项新的网络技术、一个新的概念推到世人面前。这让互联网从业者看到了一扇新的门,也让它在互联网上风靡至今。2004年9月在Google上有关播客的搜索结果还不到20个,到2006年6月,已经超过6千万个。[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说来真叫人眼红。他业余写稿还不到3年,就在全国20多家报、刊、台上发表各类稿件近200篇,并7次获好新闻奖,其中通讯《山城的当铺》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地市县报好新闻三等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已将其收入《好新闻好通讯选评》一书。他叫叶建辉。让我们探寻一下他成功的奥秘。结缘1987年,平时喜欢写点什么的叶建辉被临时借调到县委《罗田四十年》编写组工作,这使他暂时结束了15年走南闯北的采购员生活,有机会坐下来“弄  相似文献   

13.
在能源价格日益上涨的今天,太阳能行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于是1999年徐新建靠着20万元的贷款和占地不到十亩,职工仅仅几十人的手工作坊起步,开始了他在太阳能光热产业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4.
11月1日,一些媒体纷纷报道清华大学一名研究生在福建自杀的新闻,报道标题大同小异:《清华大学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在福建跳楼身亡》。我在仔细地读完报道后,发现这个标题很片面。根据自杀者的父亲和姑姑叙述,发现自杀的主客观原因有很多:一是自杀者生性内向,平常不怎么与家里人说话;二是今年以来,他得了抑郁症,前一个月向学校请假回家休养;三是遗书中自杀者说找不到工作,不想拖累父母。再看这三个诱因中,"找不到工作"这一条是最弱的一点,自杀者今年研究生三年级,还没有毕业;而且据他姑姑介绍,他只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不是找不到工作。但是一些媒体的报道都把自杀原因分析归结为"找不到工作"这一  相似文献   

15.
1909年,胡适离开中国新公学,茫然不知所归.当时,他的家已不可救药地衰落下去.于是,他只得寄居在上海,与一帮酒肉朋友混在一起.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堕落下去. 中国新公学有个德国教员叫何德梅,他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这位何君能说广东话、上海话、官话.此人是个中国通,中国人的玩意儿,他样样精通.当时的胡适就和他同居一室.何德梅常邀一帮朋友打麻将、喝酒.这样,不到两个月,从打牌到喝酒,从喝酒到叫局,从叫局到吃花酒,胡适全都学会了.  相似文献   

16.
1907年3月19日,斯大林的第 一个妻子斯瓦尼泽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雅科夫。斯大林当时正关在巴库的牢房里,雅科夫生下后不到8个月,妈妈就染上伤寒病去世了。此后,雅科夫就由姨妈亚历山德拉抚养,直到1921年才回到莫斯科的父亲身边。雅科夫在莫斯科上中学,后来又转到列宁格勒,一边在电站工作,一边在工农速成班学习,后来考进一所学院,想成为机械工程师。就在这时他违背父愿结了婚。  相似文献   

17.
赵家璧是我国出版史上值得回忆的一个编辑。他踏入编辑行列时年纪比较小,不到30岁就达到自己事业上的第一个高峰;他联系的作家面比较广,20世纪30年代各主要文学团体、各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代表作家都成为他的组稿对象;他喜欢编成套的书,在他编辑的书籍中许多已成为可以传世的“长命书”:他得到过中国出版界最高的荣誉“韬奋出版奖”。  相似文献   

18.
书评家的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间寒冷而憋屈的兼做卧室的屋子里,到处都是烟头和喝了半空的茶杯,一个身穿满是蛀洞的睡袍的人坐在一张摇摇欲倒的桌子旁,想为他的打字机在乱纸堆中找个可以放置的地方。 他已经谢顶,青筋毕露,戴着眼镜,或者说,如果他仅有的那副眼镜不是总找不到的话,他就会戴着眼镜。如今是上午11点半,按照他的作息习惯,他早在两个钟头以前就开始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纪荣起在东营日报社工作整整七个年头了。在七年的采访生涯中,他靠着自己的两条腿,蹬着自行车跑遍了黄河三角洲,为东营市和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奔走呐喊、添献华章,用心血和汗水耕耘着东营新闻宣传事业的一片绿洲。1988年4月,纪荣起到垦利县新安乡采访,为了给报社省下20元的交通费,他早上不到6点就动身,骑车行程近40公里。当时新安乡党委书记王寿彦同志紧紧握住纪荣起的手,望着他零乱的头发和满布灰尘的脸,感动地说:“荣起,好样的!这么远骑自行车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的……。”乡间的路坑洼不平,纪荣起下乡时常遇到自行车跑气或是扎带的情况。有一次,他在去黄河农场采访的途中,车子坏在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他只好推着车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一本好书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的出版社等待一个作家或者等待一本好书要花费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而在今天这个出版资源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很多图书从策划到出版的周期往往不到3个月,但是这些图书中真正成为好书的却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