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是自然界赐给我们最辛勤的‘信使’,它也是最敏捷的。太阳发出的光传到我们的眼睛,我们便看到了太阳;月亮反射太阳的光, 我们便看到了月亮。这个‘信使’时刻为我们传递信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觉到了它传递的速度非常之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经猜测这种速度可能是无穷大……”  相似文献   

2.
最近学校附近的文具店有一种神奇的笔卖,这种笔叫做隐字笔,很多同学都买了这种笔。我很好奇,于是也去买了一支隐字笔。我发现用这支隐字笔在白纸上写字,纸上居然没有留下任何字迹。这时,藏在笔端的“灯”便派上了用场,轻按笔帽上凸出小纽,用闪着紫色光束的小灯对照写过字迹的白纸,字迹便清晰显现。我们上学期在科学课上学过有关光的知识,我知道光能被吸收和反射,我们看到黑色是因为所有的光被吸收,而看到白色则是因为所有的光被反射。按照这样的原理推测,隐字笔写出来的字看不见是因为所有的光都被反射了。用紫色光束照射能把字显现出来,那…  相似文献   

3.
《双语学习》2013,(1):10-11
你也许在很多科幻或惊险片里都看到过一种红色的光束。你也许还在枪战片里看到士兵用这种红色光束准确地瞄准目标。还有的影片里会有这种场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一个无价珍宝用一个复杂的红色光束网丝装置保护着。如果有人想穿过网丝偷宝物,报警器就会响起。这些红色光束便是激光光束!  相似文献   

4.
1.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为什么早晨或傍晚看到的太阳呈红色而中午的太阳呈白色?如果地球表面没有大气,天空将是什么样子?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天空又是什么样子? 解析:以上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光的散射造成的.光的散射是由于介质中存在微小粒子或分子对光的作用,使光束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而向四周传播的现象.当光束通过光学性质均匀的介质(如玻璃、纯水)时,在光束的侧面观察,几乎看不到光.但当一束太阳光射人有烟雾的室内或混浊  相似文献   

5.
最近,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将一个光脉冲“冻住”了足足1秒钟的时间,这是以前最好成绩的1000倍。科学家怎样才能冻住光束,冻住光束能帮我们做什么呢?要让光停住脚步,需要一种特殊的“陷阱”——一团冻结的原子,其中的原子温度极低,几乎静止。通常情况下,这样一团冻结的原子是不透明的,但仔细校准后的激光能够“在陷阱”“中切割”出一条通道,当另一个光脉冲传播过来时“,陷阱”相对于它来说就是透明的。一旦切断激光“,陷阱”立刻又变得不透明,后面的光脉冲就被困在“陷阱”里了;恢复激光照射,光脉冲就会继续传播。那这个特“殊陷阱”的秘密在哪…  相似文献   

6.
郭家海老师在本刊第五期上撰文说“真理是朴素的”,我们赞同之余还想补充一句:“朴素”的并不都是真理。我们相信郭老师的真诚。他以“朴素”的思考,用“朴素”的语言对“‘非指示性’教学模式课例”作了酣畅的批评。但其中的一些逻辑、观点未免太“朴素”了,我们不敢苟同,觉得有澄清的必要。首先是逻辑。郭老师认为“‘非指示性’教学模式问题之一是彻底否定历史,属‘一把火烧光类’”,接着摆出了“孔子《侍坐章》中体现的教学观念比今天还自由”的证据。郭老师因为看到了我们对“‘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目的的阐述: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7.
光具成像的作图是几何光学中的重要知识内容。在《考试说明》中,光具成像作图属B级要求。故认识光具成像规律、掌握其成像的作图,尤为重要,下面就平面镜和透镜的成像作图谈一些认识。一、光具的成像几何光学中的像是相对于物而言的。点光源发出发散光束,发散光束的顶点,就是物点。人在四面八方,都能看到这个物点。如果物点发出的光,经过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光束仍有一个顶点,这个顶点就叫像。如图1-甲、1-乙、1-丙所示。其中,S代表物点,S′代表像点。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种新“玩具”——激光笔受到中小学生的追捧。孩子们手拿激光笔.东照照西照照,好不开心。激光笔发出的光在空中画出一道道红的、绿的强光束,光束停留在墙壁上、地面上,就变成了精灵般炫目的光斑。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育报刊,我们能看到“‘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分析,也能看到“‘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的阐述。哪种说法正确?一时难辨。其实,这是非左即右、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元化的对立思维方式。“教什么”,  相似文献   

10.
老人掉齿     
《家教世界》2013,(10):40-40
两口子带着爷爷去医院看病。丈夫看到挂号单上年龄的“龄”错印成“令”了,就对大夫说:“这个‘令’字漏掉一个‘齿’字。”“是漏掉个‘齿’字”,大夫说,“因为我们这是老年人门诊嘛!”  相似文献   

11.
小孔成像作为大家所熟知的一种光学现象,是光的直进性的有力证据,但“小孔成像”的“像”到底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不少资料(如《物理教学》1987年第11期、《物理教师》1992年第9期等)上认为这本不是像,而是影。现笔者就此谈点浅见。关于像的概念,母国光等所编的《光学》是这样定义的,“自物点发出的光束,经光学系统后若仍保持为单心光束,则这个经过系统后的光束的心称为光学系统对该物点成的像点。”由于物点所发出的光束性质是随物点的表面情况(起伏性、光洁度及颜色等)的不同而不同的,亦即由物点发出的光携带了该物点情况的  相似文献   

12.
廿一丈础红择趁.洲、‘声一灼一才一坎丫价声一缺-,-一丫~红、;忠愁恕豁默糯瓢貂耀膏雾黔黯纂架豁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A.光的直线传播石光的折射一C诌七的反射一.一D:光路可逆;四一卜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一料(燮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一月;篇祺掌粼髯覆成的螂面铡妙产平铆半中壁呼人‘- 人教室里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B.一叶障自,不见泰山 C.池水看起来变浅了D.平静湖面上映上白云的“倒影”4.王强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  相似文献   

13.
《物理》教材中光学部分,是广播电视中专学生学习专业课《摄影》的基础课程,属于重点内容。但是,这一部分又是学生感觉最难的一部分,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分清重点、难点,对以下几个重要概念进行重点讲解。一、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我借助一些常见现象,如节日的夜晚,城市用彩色探照灯来照耀夜空,装点气氛,我们看到探照灯的光柱是直的;从云隙里射下来的太阳光束也是直的;电影院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也是直的;在树林中漫步,有时也能看到穿过树林的太阳光柱也是直的。这些现象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需要注意的是,光在同一…  相似文献   

14.
大家知道,一束单色平行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棱镜,光线通过棱镜后,将向底面偏折,出射的光束仍是平行光。高中《物理》(乙种本)在“棱镜”这节教材后有一个“黑盒子”习题,要求在图1的方框内填画一个棱镜(非全反射棱镜)。但仔细观察该图可以看出,出射光束的宽度小于入射光束的宽度。那么,这样画是否确有道理,什么条件下会出现此种情况呢?下面就以光线在棱镜主截面内的折射为例,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如图2所示,折射率为n的玻璃棱镜,放置在真空(或空气)中,一束单色平行光入射在折射面AB上时,入射角为  相似文献   

15.
O城空硕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光︸、正歹‘rl‘.︹J一,﹂卜﹂l图在水中的速度_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0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题) 2.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传播的.地球距太阳约为1.5xl了m,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光实际上是太阳在_s之前发出的. (2001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题) 3.某人站在穿衣镜前Z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m.当他距镜面1 .sm时,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m. (200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题) 4.一束光线以3o度的人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  相似文献   

16.
李举东 《学语文》2002,(1):48-48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暮江吟》的开头两句描写了傍晚落日时分江面上色彩艳丽的景色,诗句简炼晓畅,然而诗中“瑟瑟”二字让人产生疑惑,不知作何解释? 翻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只看到一个注解:“瑟瑟:形容秋风的声音。”再查阅《中华千古佳句辞典》(胡奇光,强永华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找到“半江瑟瑟半江红”句,“瑟瑟”解释为“波光闪动的样子”。再翻阅《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书中有云:“‘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解释是引用发挥式的,对于想要弄清“瑟瑟”一词意义的读者来说,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7.
<正>“爱你孤身走暗巷……战吗?战啊!……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暗号核对成功,我可以加入吗?话说,这到底是啥战队来着?“老铁们,我能看到全局,现在由我来指挥战斗!‘眼睛’放无人侦察机,‘土豆’召唤动力机甲,‘肖骡子’上空中炮艇,‘鲍鱼’从A点绕过去偷袭……”周末,我正战得如痴如醉。这时,爷爷走过来,说:“乖孙子,别玩游戏机了,来,看看爷爷小时候的玩具。”我一听,立马关了游戏机,去看看爷爷小时候的玩具有啥好玩的。  相似文献   

18.
上一堂课,象写一篇文章,事先须严密地构思,精心地设计。但这并不排斥在课上有时灵机一动,暂时偏离教案,偶尔发挥一下。记得教《风筝》时,一个顽皮而不用功的学生读课文的开头两节;他读得疙疙瘩瘩,连有些习见的常用字也读错了,竟把“秃”读为“光”,全班顿时哗然,我却啼笑皆非。气恼之余,不知怎么,我突然从“秃”与“光”联想到了阿Q,立即意识到如借他来说明纠正错别字,一定是生动而有效的。于是,他一读完,刚刚颇为狼狈地坐下,我就开口了:“×××同学还读得不错……”这本是我常常鼓励学生的一句口头禅,不期然此时脱口而出,竟引得同学们大笑起来,以为我是在讽刺。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当务之急是要讲出“不错”的根据来,以纠正同学的错觉和解除那个学生的尴尬,这时我突然想起几天前遇到的一件事,于是,我马上接下去说:“这两节课文中,‘寂寞’的‘寂’字是比较难读的。上星期天,我去工人文化宫看电影《寂静的山林》,就听见两个青年把片名中‘寂’读成‘叔’。他们起码有二十多岁了,×××同学刚十三岁,能把“寂”读对,就不简单。”然后我又马上转弯:“但×××同学把‘秃’读成‘光’,是不应该的。我给你们讲过阿Q的故事。阿Q的头是‘秃’的,所以,他最忌讳人家说‘光’、‘亮’和‘灯’。可见‘秃’与‘光’确有关联,但又毕竟不同,‘秃’是‘秃’,‘光’  相似文献   

19.
一问:平面镜对光路的控制有何规律?答: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1.平行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平行,如图1所示。2.会聚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会聚,如图2所示。3.发散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发散,如图3所示。可见,对于平面镜,若入射光线平行(即平行光束),则反射光线也平行;若入射光线会聚(即会聚光束),则反射光线也会聚;若入射光线发散(即发散光束),则反射光线也发散,也就是说,平面镜不能改变光束的性质(平行、会聚或发散),但能改变光路,即改变光束传播的方向和路线。二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我们在平静的水面上看到的却是景物的“倒像”(…  相似文献   

20.
致小学教师     
你用一”搭起通往星空的桥梁,你用“A,叩开探索宇宙的门窗;你用爱点燃孩子理想之火,你用生命光束把人生征途照亮。哪个“大师”没有饮过你的启蒙之羹?哪个“巨匠”不是你拨亮他双眸的智 光?你终生与清贫为侣,日日夜夜为他人作嫁衣裳。你从默默耕耘中尝到生活的甜蜜,你从孩子的成长中看到祖国的希望;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呵,愿你在蓝夭更矫健地翱翔全致小学教师@叶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