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作权法强调著作权私权保护,而忽视公民基本人权,引起著作权与人权的冲突.图书馆通过维护著作权与公共利益、公民表达自由、文化教育权、个人隐私权的平衡,来协调著作权与人权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王清  杨萍 《出版科学》2018,26(3):105-110
通过解读印度"德里大学影印案"司法判决,探讨该案所涉印度版权法教育使用例外制度的立法规范与司法解读,解释该制度的价值取向及其历史渊源,阐释该案所体现的反转例外制度解释规则与道德理论内置型司法推理方法之司法审查智慧.  相似文献   

3.
国际图书馆组织对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方面的诉求与行动可以为我国图书馆界反映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诉求提供重要参照与依据。我国图书馆界应有效、及时地反映自身对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诉求,为图书馆界著作权例外诉求的有效落实营建完善的立法机制,向有关立法机构提出网络环境下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立法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眼著作权合理使用原则和图书馆权利的发展变化,分析图书馆权利在著作权法中的体现和著作权合理使用原则的由来与发展,论述著作权合理使用原则规定的保障公众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促进知识和信息共享、增进知识和学习等著作权领域的图书馆权利。  相似文献   

5.
各国著作权法对传统资源合理使用的规定并不适用于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在法律缺乏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实施保存行为就有可能造成对权利人专有权利的侵犯,单纯或过度的著作权保护会阻碍数字作品的长期保存.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更多地保护作品拥有者的权益,对作品的使用、长期保存提出了多种限制条件.可见,平衡著作权与保存管理权之间的利益关系成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7.
著作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存在紧密的关联.新媒体时代前夕,以私权控制为核心的著作权保护机制呈现出典型的垄断效应,凸显了作品在传播及交易中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作品生产的内在价值.而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经济基础的不断提高,文化内容的积累、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和法律制度的不断丰富,著作权实现了社会功能结构的分化.而去中心化的网络技术发展,为权利的转换提供了动力源泉,从而使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新型著作权保护体系得以衍生,满足了市场和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我国版权保护的成文制度始于宋,而法制化、正规化、系统化的版权立法直至1910年清朝颁布《大清著作权律》才得以确立。版权保护受社会文化环境发展的制约,主观意志的萌发与客观环境的发展互为因果,且二者共同推动了中国版权立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Educator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ease with which new digital technologies permit intellectual property to be discovered, re-purposed and shared. What do our students know about copyright compliance and academic integrity and how are these critical information competencies being addressed? Librarians have the authority for copyright-related instruction on campus and can provide both the point-of-need instruction and expertise to ensure that all students are informed about these issu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copyright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s part of an overall inform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by describ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relevant, active learning online course targeting students' competencies as both users of and creators of creative content.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的私权性、专有性决定著作权法制是以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为核心;图书馆是社会公众(读者)的著作权利益代表机构,为了维护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和公共利益,与著作权人产生权益对峙、冲撞。由于图书馆具有平衡著作权人和公众利益的特性,又使得著作权利益的冲撞得以化解。  相似文献   

11.
A guide to basic contractual provisions and current publishing trends for consideration in negotiating a concise,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Rights Contract, which includes: assessing the rights available for sale and ways in which to successfully exploit and maintain those rights.  相似文献   

12.
浅析版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利益平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探讨版权保护和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合理性入手,以版权人、图书馆、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版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利益冲突问题的基础上,试图从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法律措施三个角度入手建立版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利益平衡机制,以期为推动信息化社会中版权的充分保护与社会公众对信息的充分获取提供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数字时代图书馆权益的保障与著作权法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数字时代图书馆面临的著作权问题出发 ,分析了数字时代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涉及的著作权困境问题 ,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现有著作权法的建议和策略。参考文献 8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介绍了知识共享协议产生的背景及相关发展情况,阐述了其构成要素和协议种类,论述了知识共享协议的特点及呈现形式,最后对目前使用知识共享协议的代表性实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人权入宪与信息自由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韩松涛 《图书馆》2004,(6):15-19
人权入宪给当今中国带来很多的影响 ,图书馆应该在推动中国人权向前发展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本文结合《联合国人权宪章》和国际图联《格拉斯哥宣言》关于信息和知识自由的表述 ,讨论了我国图书馆在这个问题上的现状 ,提出信息和知识自由是图书馆使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论文提出读者权益的核心内容就是读者的参与、监督和分享,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能否建立公正、合理、融洽、和谐的关系,取决于二者权益分享机制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17.
王清  朱曦 《出版科学》2015,23(1):21-23
分析国际人权法对言论自由权限制的具体规范,概括网络信息监管的正当性必须具备三个要件,即监管的法律依据必须是法律,监管必须符合比例原则,被监管方应有有效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外界对图书馆的公益性质、社会功能等不够了解,加之图书馆对其著作权责任的认识不足,著作权法律知识缺乏,作品传播、使用行为不当,阻碍了图书馆分享著作权利益.文章认为只有加大图书馆社会作用的宣传力度,争取著作权立法话语权,才能保证图书馆在著作权利益分配机制中的恰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的用“立卷”作为文件的归档方法,以“案卷”作为文书档案的基本保管单位,是与过去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手段不发达的状况相适应的,也符合过去社会档案意识薄弱,过分强调档案的安全和保密的时代背景.回溯这种归档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其脉络清晰可辨:50年代,我国档案界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理论,在归档文件整理方面就采用“立卷”这一方法.1951年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55年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1956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等,都以不同方式提出了“立卷”这一概念.1987年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正式将“立卷”作为机关归档文件的规范整理方法确定下来.后来陆续出台的《文书档案案卷格式标准》、《档号编制规则》等一系列配套标准,形成了以“案卷”为基础的档案工作法规标准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读法笔记:新修正《著作权法》的两个思考、一个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 《出版科学》2021,29(1):21-29
批评最新修正《著作权法》将著作权客体类型法定修改为开放,评析向阅读障碍者提供无障碍格式作品之合理使用的优点与需要完善之处,建议立法机关在未来制定、修订法律、行政法规之时出具立法报告或者释法性规范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