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当前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阐述了有线电视HFC网在各国信息发展计划中的地位、有线电视HFC网的优势与缺陷以及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陈双 《成才之路》2009,(29):73-74
有线电视的前端是有线电视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HFC网络的心脏。一个高质量、高稳定性的前端,是有线电视网络高质量、大容量、多功能传输信息的保证。前端信号的优劣是一个综合因素,涉及多个环节,既有设备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如果前端信号源质量不能保证或前端设备调整不好,则主干线路传榆、用户分配系统再优良也无济于事。因此,保证有线电视前端系统的安全、优质播出,对确保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质量至关重要。有线电视邻频使用时,根本要求是各频道不能对其他频道有干扰,特别是高邻和低邻频道。在前端中,共有两个通道,一种是射频通道,另一种是调制器通道。对于射频通道要求能去除外来信号中所有非本频道应有的信号和干扰,使它们能在输出时被压制到60dB以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安徽省安广网络淮北分公司(原淮北有线电视台)目前实施的系统组成构造,特别是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HFC宽带接入网的拓扑结构,及双向传输改造后的互联网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1)网络结构说明;(2)传输原理说明;(3)应用实例说明三方面进行阐述CPON技术在有线电视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介绍了SCDMA技术特点,并分析了SCDMA技术运用到有线电视网中的优势及其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校园有线电视系统早在十年前就已建成联网,并在学校的教学、思想教育、宣传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校园网的建设,人们在不断挖掘校园网各种服务功能的同时,逐渐淡忘了有线电视网络,不少学校有线电视网络闲置,致使宝贵的教学资源被白白浪费。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提出了开发利用校园有线电视网络教学功能的一些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7.
王轶飞 《学周刊C版》2011,(9):202-203
在双向传输状态下.HFC的上行信道工作在65MHz以下的频段.在此频段有大量的工业和民用噪声干扰.各用户终端(如电视机)产生的噪声与同轴电缆线路受干扰产生的噪声叠加在一起.每个用户终端象小天线一样接收干扰送入上行信道并相互叠加这种噪声经上行放大器放大后从而形成高电平传向有线电视前端.使双向传输通道受到严重的堵塞。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通过网络传送的高清晰度的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数据正在不断吞噬着有限的信道带宽,因此,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无疑已经成为了当今的热点。面对竞争日益加大的市场环境,有线电视已经无路可退,必须有效加强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有线电视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就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三网融合"是指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提供各类综合服务,引领人们进入数字化时代.本文利用HFC网络的高覆盖率、高带宽、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网管资源,从具体实现的角度出发,采用cableModem技术和先进的IP技术,通过技术融合,实现高层业务应用层面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有线电视系统是将通过光缆接入的有线电视信号,以有线方式将电视信号分送到电视系统的各终端用户。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防雷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若干有线电视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雷电灾害的严重性表现在它具有巨大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镇有线电视设计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从邻频/ 全频道系统的选择问题、影响有线电视系统规模的因素、系统指标的分配等3 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育现场的广播与网络通信之间的区分变得越来越模糊,由此所产生的数字化、网络统合、终端设备等的发展,也扩大了广播与网络通信相融合为各种教育教学服务的范围,促进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与多媒体及广播、网络通信相关的系统。部分学校也开始积极普及以音视频服务为主的校园广播系统(音箱、有线电视、校园公共广播)和各种多媒体器材(电子讲台、电子白  相似文献   

13.
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接地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调试工作量及运行质量。一、接地的概念接地技术最先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后来接地技术才延伸应用到弱电系统中,并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说的"接地"就是指在系统与某个电位基准之间建立低电阻通路,相同接地点之间的连线被称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