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高中阶段开设的音乐鉴赏课一直以来都是音乐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如何有效地增强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果、不断重视学生在课上的情感体验,则直接关系到学生自身对于审美情趣以及正确观念的树立。在我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学也在迎接挑战。而课堂上,音乐鉴赏受到的重视也日益增长。本文对音乐鉴赏课堂中的情感体验进行研究,旨在为提升我国高中阶段音乐鉴赏课的情感体验价值做出一定努力。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68):177-178
情感体验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是认识主客观世界必不可少的途径。它虽然不是具体的心理活动内容,但作为一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到各种心理活动中,对丰富感性认识和积累、提高理性认识与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应充分发挥情感体验这一心理过程在审美教育中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3.
李黎 《现代教育》2013,(9):46-47
音乐欣赏作为美育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重知识传授、重共同感受而轻情感体验和个人感受的疏漏。应通过音乐欣赏的审美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发现美的耳朵,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谈文彬 《文教资料》2012,(21):83-84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情感体验的基本要求。作者从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体验的深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得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基本要求"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伊始,国家根据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更深入研究不同学科的认知规律,对基础教育进行了新的一轮改革,分别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与高中各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出台的。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6.
高校音乐鉴赏课从浅层面说是针对课程内容的理性学习,但归根本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主要途径。但高校中音乐鉴赏课几乎是被忽视的一门课程,不但设置课时少,音乐教学内容定位不够,目的性不强,而且教学方法也是“传统式教学”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参与性不高,无法全面展现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如何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如何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课中真正聆听音乐,主动表达所感所思所想,才是音乐鉴赏课的真正意义。本文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探究情感体验在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渗透。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鉴赏"设定为必修Ⅰ模块,占必修学分的2/3。这其中固然有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考虑,但对"音乐鉴赏"的重视以及将其作为能力终极目标的关注则是毋庸置疑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建构的不仅仅是学科体系,课程目标也绝不仅仅是解决音乐知识技能的构成问题,而是将关注点侧重于建构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把  相似文献   

8.
关银红 《考试周刊》2010,(1):220-22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做好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那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不断创新求异才能赋予导入这个环节全新的内涵,让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  相似文献   

9.
丰富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对于提高音乐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尝试通过多种手段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体验和领悟音乐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丰富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对于提高音乐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尝试通过多种手段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体验和领悟音乐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学生作为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对音乐情感体验的基本要求,我从教学这一角度来阐述如何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进行论证,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音乐鉴赏考验的是听觉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基础则来自于听者对于音乐的情感感知力。本文以情感元素作为研究的重点,探讨音乐鉴赏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情感挖掘。  相似文献   

13.
龚咚梅 《广西教育》2010,(28):63-63
目前,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中小学的音乐课教学常常是按照“导语—范唱—学谱—学唱—情感处理”模式进行的,课堂大半时间里,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唱谱、读词和唱词。有部分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学生“喊唱”现象普遍,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成了没有情感的曲子。部分教学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学校,音乐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工具,而忽略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15.
16.
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情感的艺术,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歌唱教学中,情感的表现和情感的交流就成为极其重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音乐专家许卓娅说“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离开了可以使你激昂、感动的东西,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最有效的感染力”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健。教学实践证明,师生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民主、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学中做到静中有动,动静交融,使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之中,切身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音乐教学才会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情感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学习音乐、鉴赏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征,遵循情感发展的规律,充分地利用情感的独特魅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这个要素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做如下认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互动性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音乐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音乐鉴赏教学课中,教师应运用新颖有效的方法,创设出愉快学习的情境,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状态下愉快地学习,融汇知识技能的学习于审美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任何音乐艺术中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小学音乐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使身心和谐愉悦。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深刻体验音乐之美,更深入、自然地领悟音乐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