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孙文文 《文教资料》2014,(14):193-194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是大学教学关注的重点,在结合中外教学模式的情况下,话剧表演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合理利用话剧表演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重在论述如何将话剧表演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话剧表演也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及美学特征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话剧表演艺术的特点出发,详细的分析了话剧表演艺术的真实性和艺术性概括.  相似文献   

3.
话剧表演是戏剧表演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表演者必须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与观众达到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本文从话剧表演的实践经验出发,就共情在话剧表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如何更好地运用共情技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歌剧现已逐渐受到观众的喜爱,但其"以歌为主"的表演形式一直被当作高雅的艺术,演员对歌剧舞台中的人物塑造不及话剧舞台中的生动形象。本文旨在阐述话剧表演在歌剧创作中,对歌剧演员、歌剧作家能够提供那些有益的作用,同时阐述了将话剧表演引入到歌剧教学中的几个优点。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驻陕北后,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适时实施了从"苏维埃共和国"向"人民共和国"和"民主共和国"的体制转换。根据新近共产国际解密档案资料和中共有关文献可获知,中共延安政权从苏维埃体制向抗日民主体制的转换,源于共产国际的指示,始于中共中央的决策,成于南京政府的认同。这一体制转换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改制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即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这是历史潮流所向,时势剧变所致。  相似文献   

6.
基于输入输出平衡论的英语话剧表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金鸿 《海外英语》2011,(8):356-357
英语话剧表演既是语言输入的一种方式,又是语言输出的一种方式。它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兴趣,又能培养非语言交际能力和团体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在输入输出平衡论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文章针对话剧表演应用于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具体的步骤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概述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属于国家行政事业财政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作为以高教投资体制等为主要内容的有关高教财政的制度体系,具有自身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是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高等教育自身而言,高校教学、科研...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构建富于实践特色与时代气息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学,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就近年来学界关于该课题研究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进行了简要总结和综合述评,以期深刻洞悉和准确把握该领域的薄弱环节、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供广大学界同仁学习和研究时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精英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过渡。然而,精英教育的大众化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扩张时代的到来,它也会带来教育体制多方面的深刻变革。高等教育在变革过程中出现多种观念上的矛盾和制度上的冲突在所难免,因此精英教育大众化的过程,更是一个高等教育体制经历众多变革、冲突和协调的过程。政府、社会、高校三者利益关系的调整影响着整个的变革过程。高等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公平问题的处置,人们对于精英教育大众化思想误区的澄清,高等教育发展潜在危机性的解决,是精英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高等教育变革思路的制定,现代教学管理模式的建立,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话流行"话剧表演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通过以话剧的形式表达理论知识,演绎当前时政热点,让学生们从感性出发了解政治,并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展得有声有色,收到了第一课堂收不到的效果.研究"学理论,话流行"话剧表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傩戏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并将其与中国其它戏曲作对比,从中找出二者之异同。进而指出傩戏在当代社会应加以保护,让其独特魅力发挥出来,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戏曲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戏曲角色也在同时发展。戏曲角色在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后,最后在明清时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各个演员行当都有了自己的演出特点,为中国戏曲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晋剧艺术整体性推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遭遇瓶颈。“碎片式”的应用方式,可以看作是更深层次的推广,可以和多领域的文化形式结合,是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都属于戏剧,都是融诗、歌、乐、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两者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出现。基于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这两种表现手段基本相似的戏剧形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两者在艺术表现形式、题材内容、审美原则及音乐创作等方面的异同,以期为中国戏曲与西方音乐剧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革新传统戏曲、发展民族音乐剧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巧合法与误会法这一戏曲规则,自其萌芽、发展以来,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缺陷;然而在其普遍性的使用过程中,也有着一定艺术上的创造,思想上的提升以及技巧之上的审美期待,值得我们去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戏园与清末上海公共空间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上海梨园之盛,甲于天下.作为戏曲演出场所,戏园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戏曲表演为社会公众提供休闲娱乐服务.时至20世纪初年,在戏曲改良运动的推动下,戏曲被赋予开启民智、改良社会的重任,愈加凸显出社会批判性.以新舞台的建立为标志,伴随着戏园建筑样式、空间结构、表演方式的变革以及表演剧目的推陈出新,戏园的整体氛围、社会功能和空间属性都发生了变化,因之逐渐从一般意义上的娱乐场所转变为批判性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邕剧,虽然是汉民族创造的皮黄戏曲剧种,但长期在壮族聚居的桂西南地区流动演出,其舞台语言、音乐、化妆"行头"、剧目内容等,自然融进了壮族的历史文化元素,成为西南各民族共有的戏曲艺术,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研究邕剧与壮族历史文化元素交融的现象,可为振兴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黄梅戏的舞台美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了先后出现的四种表现形式:一桌两椅加守旧的摆放搭配形式,象征写意表现形式,直接写实表现形式,场景实体化表现形式。在不同主题思想与艺术风格的黄梅戏表演中,其舞台美术设计的表现形式是多样融合的。  相似文献   

19.
陈雅谦  谢英 《莆田学院学报》2012,19(1):78-81,88
历史上制约闽南梨园戏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一种是来自于梨园戏班的内部"固守旧制"因素。几百年来,梨园戏班在演员的年龄、表演科步、戏曲内容的构造,特别是口授身传的师承关系上,执着地固守着从先辈那里留传下来的一些"遗规",较少变革。而潮剧和莆仙戏,则在发展中多有变革,指出这对于思考梨园戏发展的制约因素问题应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求新变革的时代浪潮、西方戏剧的影响和电影的诞生,推动了戏曲由传统向现代化的发展演变.近代戏曲改良运动,以启蒙话语为主体,梁启超等高扬戏曲的社会宣传教育功能,提倡戏曲改良.启蒙思想家和学者积极参与改良戏曲的创作,戏曲演员和表演团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舞台表演艺术、舞台样式和全新的演员培养方式,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的改良取得一定的成绩.近代戏曲改良运动,虽然有种种的不足和缺陷,但却使中国传统戏曲再一次焕发了活力,迈出了古典戏曲现代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