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摆事实的方法来说明人性与兽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逻辑学的角度说明人类兼具人性与兽性,人性中不存在兽性。从人性论的视角观察、分析人类社会的变化及其发展前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引发人类社会时代的变迁,带来人性的解放,人类社会将迎来新的和平发展时代。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新时代,和平发展将成为国际社会中的大势潮流。世界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但遭遇到维护旧时代强权统治世界的强大势力的阻止、打压。和平发展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需要世界各国的执政者及人民付出更多的辛劳与智慧,克服障碍。  相似文献   

2.
董鹏环 《教师》2014,(11):9-10
在现实生活中,处理物质和精神关系时往往会出现偏差,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过分强调物质的极端:拜金思想,最终会被金钱奴役;二是过分强调精神的极端:讲神话,人生最后落得个空中楼阁。人有三性:兽性、人性和神性,过分地强调物质就叫兽性,过分地强调精神就叫神性,人性比较求真务实。我们要少讲神话,多干实事,真抓实干,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一文中说过,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但是,如果把人也看作一种高等动物的话,那么就这个广义的动物界来说,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恰恰在于人性与兽性的对立。尽管人类和动物有着几乎相同的物质生理基础,然而,人类之所以称之为人类,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兽性的纠缠。特别是那些崇高的人们,他们不仅在于兽性的超越,而且在于理性的宏扬。  相似文献   

4.
胡思乱想     
善与恶在人类看来,人总是善良的,而狼总是凶恶的。狼吃羊是为了生存,而人吃羊则是为了享受,相比之下,人不残忍得多吗?人类把一切卑劣的行为归为兽性,把一切高尚的情操归为人性,或许这就是人性与兽性的矛盾统一吧。  相似文献   

5.
自从"五四"发现了"人"以后,文学应成为"人"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回顾世纪文学的发展历程,人们不仅感到文学在表现人"性"时存在着某种偏差。文学对人"性"的展示,历来重于人性,轻于兽性;张扬人性,压制兽性。兽性在文学中的地位十分尴尬。  相似文献   

6.
孙悟空作为《西游记》整个故事中最具光彩的艺术形象,数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孙悟空集神性、兽性、人性于一身,在他神、兽、人三性合一的形象架构中,人性与神性的结合形成了他强烈的好名意识和勇于反抗的本质性格;人性与兽性的结合形成了他诙谐、乐观的性格。  相似文献   

7.
《复活》描写了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精神觉醒。聂赫留朵夫是斯芬克斯因子矛盾共同体,通过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激烈的斗争与冲突,使他的人生历经了人性因子主导、兽性因子掌控、人性的觉醒三个不同阶段,最终凭借人性高级因子对兽性低级因子的控制,使人性占据主导,获取人性觉醒的最终胜利,他的觉醒也对现代人有一定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8.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中,希克厉向来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却又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性格发展体现为一种人性和兽性的力量消长和激烈斗争。当对卡瑟琳的爱不能实现后,希克厉身上的兽性压倒了人性,他变成一个十足的暴君和虐待狂,对周围的人展开一系列疯狂得近乎变态的报复。但最终还是以爱情为代表的人性战胜了兽性,希克厉的人性得到复归。  相似文献   

9.
经典需要重温,特别是在物欲横流和快餐文化充斥的时代. 经典在穿透时代、穿越心灵时,能极大地再现经典作者对人性的召唤,对心灵共通性的时空对接,以致有醒世恒言般的巨大作用.当作者约翰尼斯·延森194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他特别动情地提到瑞典名人、天才的自然科学家林奈,赞誉他"在人类还没有想到进化问题之前,他已经将长尾猿、无尾猿与人类同归于灵长目"(作者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答谢词).这种赞誉可以看做是对人性与兽性同一的注脚,或者无兽性、只有人性的真实表白.这种表白深深地嵌进了<安恩和奶牛>这篇小说中.  相似文献   

10.
体内的小人     
小人,是指人格卑下者。但这里要说的可不是那些在生活中时不时会碰到的小人。我说的小人在我自己的身上,或自己的体内。小人原本在每个人体内,包括伟人,何况我?人本善,还是人本恶,其实善恶兼有;人当然有人性,却也带着兽性,两性并存;善是用来克制恶的,否则便成了恶人;人性是要用来克制兽性的,不然就成为兽类。  相似文献   

11.
人性与兽性的较量是一个超越时空的永恒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巴尔扎克作品中出现的“人生论”、“宗教观”等思想进行探索,剖析人性的弱点,揭示产生人性“顽疾”的社会、时代背景。文章说明,发育不良的社会导致了人性的自我背叛、人格的自我崩溃。  相似文献   

12.
体内的小人     
小人,是指人格卑下者。但这里要说的可不是那些在生活中时不时会碰到的小人。我说的小人在我自己的身上,或我自己的体内。小人原本在每个人体内.包括伟人,何况我!人本善,还是人本恶?其实善恶兼有。人当然有人性,却也带着兽性,两性并存;善是用来克制恶的,否则人便成了恶人:人性是要来克制兽性的,不然人就成为兽类。小人呢?  相似文献   

13.
<正>小人,是指人格卑下者。但这里要说的可不是那些在生活中时不时会碰到的小人。我说的小人在我自己的身上,或自己的体内。小人原本在每个人体内,包括伟人,何况我。人本善,还是人本恶,其实善恶兼有;人当然有人性,却也带着兽性,两性并存;善是用来克制恶的,否则便成了恶人;人性是要来克制兽性的,不然就成为兽类。小人呢?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人性”是作为“兽性”的对立面提出来的,指的是与人的理性、良知相联系的、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积极美好的东西。“人性”是人的类特性,它不分阶级,全民共有,是人类思想文化在人身上影响的结果。因此,人的自然属性不是共同人性。共同人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的人们之间所存在的某些共同的思想意识及其行为的总和。从人性和共同人性的特点和所包含的内容看,它们两者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狗的自述》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格莱一家的纠葛,折射出人性与理性相抗衡的过程。格莱先生代表的科技理性战胜了"我"代表的人性,正式宣告了人类由人性向兽性的堕落。  相似文献   

16.
拷问灵魂     
对于接受了众多教育的人们来说,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把自己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马克思说:“人类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是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是的,人的本性是自然性和超自然性、肉体和灵魂、感性和理性、情欲冲动和理想追求等多重矛盾的统一体。尊重这一切而不是肆意的扼杀,通过适当的引导使人弃恶扬善,重理轻欲,这才是建构人的道德体系的逻辑起点。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日本人在海上救起一个溺水的人,记者闻讯后便去采访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不想英雄却对着镜头…  相似文献   

17.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通过塑造五个硝烟中英雄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女性与战争的冲突,这种冲突集中表现为人性对兽性的胜利和和平对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鲁迅诗云:“无情未必真豪杰。”信然。刘勰说:“情深而文明。”信然。读了这篇文章,你会觉得名家之言确实道出了人生真谛。本文写的是作者与阿黄相处八年的真情。阿黄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狗,但它与人之间却有着一种真挚的感情,或者说存在着一种相通的动物本性,通俗一点说是共同的人性。说人与动物之间有相通的人性,有人会不以为然。然而,事实却是如此。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述了阿黄与作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或者说是相互之间的真情。从阿黄对作者的依赖、信任和友谊的描写中,可见在人与动物之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相通的“人性”存在的。作…  相似文献   

19.
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通过主人公杰基尔与海德的"共生体"形象完成了对"何为人"的探究,即善恶一体,共同构成"人"的存在。杰基尔博士身上体现出了斯芬克斯因子以及因子间的抗衡,从斯芬克斯因子的角度解读《化身博士》可以理解为"人性"与"兽性"之争,代表"善"的杰基尔不断与代表"恶"的海德为支配问题而斗争。小说表达了"人性战胜兽性"的主题,并揭示出小说背后关于善恶一体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李尔王》中人物的激烈冲突体现了莎士比亚在基督教及人文主义关照下的人性观。文章深入剖析剧本深层的隐含意义,解读圣经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对莎士比亚的影响。首先,简要介绍人性中兽性的渊源,然后对两类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揭示莎士比亚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