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字并非‘在语言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汤炳正先生《〈说文〉歧读考源》中此说,乃"语言文字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文字与语言关系这一研究领域言,是文无论从哪一层面上看,都是20世纪初迄今最为优秀的成果之一。其对现代文字与语言关系这一研究领域所作出之重要贡献有二:就传统语言文字学言,是对"因声求义"说完善之补充;就现代语言文字学言,是正以"语言学眼光"观文字起源之失。而这两方面,乃文字与语言关系中之尤巨者。  相似文献   

2.
师颂     
您,用心血播种,用汗水浇灌。不是这心血,何来的程门立雪之典故;不是这汗水,何来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之千古佳话?正是这千万支粉笔,架起了现实与理想的桥梁;正是这二尺教鞭,指引了迷失自我与方向的羔羊。老师,在这里,我不愿意用红烛春蚕来形容您,只怕幼稚的我,将师恩描绘得太淡太淡  相似文献   

3.
“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天是中秋节,这节日之夜,差不多每家每户都在月光下,吃月饼,赏月。我家也不例外。月亮刚一出来,我就端着小竹凳坐在皎洁的月光下。(开篇扣  相似文献   

4.
《月光启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作者孙友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初读这篇课文,我便被优美的文字所吸引,被课文所创设的意境感染,觉得这篇课文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来体会到这种美。可在仔细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我又踌躇了:1.这篇课文抓一个什么中心问题才不至于太散?2.在原作《月光母亲》  相似文献   

5.
音乐有力量     
文章里的一句话触动了我,“音乐学习的精髓在于对音乐的热忱,和对音乐的膜拜。音乐并不是由你的手,或是你的声音可以制造出来的,有时甚至也不是你的灵感创造出来的。”我们常说“文以载道”,文字只是形式.真正要表达的是文字后面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古人会说“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音乐何尝不是如此?做音乐固然需要灵感和构思,可在作者看来,有时候重要的不是灵感和构思,而是如实地反映天然存在的“道”。  相似文献   

6.
谁都不出声     
霜冻似的月光铺满眼前的晒坪,在晒坪四角的草垛里,我、梁福现、陆路、陆世色和四支枪正窥探出来。那一年,我们的年龄分别是六岁、七岁、八岁和九岁。我们的枪是清一色的用木头做的红缨枪,红缨枪对于那时的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枪。我们的任务就是保卫晒坪上的生产队的桐果。夜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充满了神秘和诱惑。草虫在鸣叫,月光洒落四处。偶尔有不明的夜鸟掠过天幕,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然后再无踪迹。天上除了月亮、几抹淡云,就是深黑的蓝色了。这时候,走村串户的人们渐渐稀少,村路上再没有什么行人,只有田鼠在白色的月光下觅食。在空荡…  相似文献   

7.
牛华 《现代语文》2009,(11):100-100
《云南的歌会》所展现出来的文字和语言不仅非常优美,更富有情趣。在文中,作者用美丽的文字来描绘云南歌会中的声美、歌美、人美、民俗美、自然美、人性美,表现出一种非常和谐之美,令人称羡;优美的山野风光、美妙动人的歌会场景,淳厚朴实的风俗人情,  相似文献   

8.
天簌     
冯骥才 《新读写》2013,(4):52-52
声音是难以用文字来描摹的,更何况是耳朵听不到的天籁之音!这恐怕只能像庖丁解牛那样“官知止而神欲行”,实在是高妙啊!作者从声音入手,放眼整个宇宙,充满激情地歌颂了“天体之声”,并指出“天体之声最神圣、最迷人的主题”便是永巨,发人深省,充满了哲思的理趣。  相似文献   

9.
海门观潮     
这时郁雷之声渐响,轰轰不绝。待出春熙门,耳中尽是浪涛之声,眼望大海,却是平静一片,海水在塘下七八丈,月光淡淡,平铺海面,映出点点银光。这时涛声愈响,只见远处一条白线,在月光下缓缓移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整体欣赏水平不断提高,但对古典诗歌的“平淡”之美,却还领略不深。诗之平淡,是指把丰富深厚的思想感情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平淡,比之色,则若素绢,淡而雅;比之味,则若茶茗,淡而香;比之酒,则味永而醉人。至醇至厚而成至淡,平淡的诗语以癯实腴,是美的极高境界,正是“诗语平淡万古秀,华芬落尽见真淳”。诗之平淡不是平庸,而是淡而有味。陶渊明一生“抱朴含真”,在他的诗中,未曾沾染礼法与智巧,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华丽的辞藻,其诗是一种本色的朴素平淡之美。如“蔼蔼堂前树,中夏贮清荫。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几句…  相似文献   

11.
始终贯穿西方哲学史的是:与文字相反的语音占优势地位。从作为绝对神的语言之声到卢梭、康德式的良心之声,经过海德格尔的存在之声到现代语言学的语音学和音韵学,都贯穿着这一观念。西方这种语音中心论与罗马字母的表音文字联系在一起。和中国文化截然相反,西方文化是重言说,轻书写。即使是书写,西方文化也是把书写发展为拼音字母,而不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之难认难写难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包袱,以至“五四”先驱名之日“繁难的象形字”,主张用拼音文字取代之。西方拼音文字同西方哲学有关。西方哲学是逻各斯中心论,实际上是语言中心论和语音中心论,重语言,轻文字。希腊逻各斯(LOGOS),指理念和道,特指言谈。希腊哲学和神学中用以指称蕴藏或潜藏在宇宙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整体欣赏水平不断提高,但对古典诗歌的“平淡”之美,却还领略不深。诗之平淡,是指把丰富深厚的思想感情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平淡,比之色,则若素绢,淡而雅;比之味,则若茶茗,淡而香;比之酒,则味永而醉人。至醇至厚而成至淡,平淡的诗语似癯实腴,是美的极高境界,正是“诗语平淡万古秀,华芬落尽见真淳”。诗之平淡不是平庸,而是淡而有味。陶渊明一生“抱朴含真”,在他的诗中,未曾沾染礼法与智巧,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华丽的辞藻,  相似文献   

13.
正沉雄淡远沉雄之特质,是碑学的风尚;淡远之情怀,能透露文人之本真。这对极致的审美诉求,在何绍基的书作中都能体现出来。何绍基在清代书坛的声誉是极高,其书作更是富含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书法审美形成了丰富的笔墨规矩  相似文献   

14.
唐兰先生曾说过,戴侗“是许慎以后,唯一值得在文字学史上推举的”人[1]。他的《六书故·六书通释》一文,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他的文字观点,对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汉字的起源、六书的制作原理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许多见解发前人所未发,很值得后人重视。本文仅就戴氏关于文字的“形声观”和“阴阳观”谈点粗浅的认识。一、形声观这里的“报声”不是指六书细目中狭义的“形声”,而是就整个文字而说的广义的形声,即形语言之声。戴侗说,“声,气之鸣也;文,声之象也”,“六书皆以形人声而已矣”t‘]。“人声”就是语言。语言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首先向看到标题以为是漫画评论而感兴趣的朋友说声抱歉,正如标题所言,我已经记不清"松泽碧"的故事了,只隐约记得他是清水玲子笔下的人物,所以这篇文字充其量算是随笔罢了。我这个人向来是想到什么有趣的东西就希望赶快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来活  相似文献   

16.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这是对贾宝玉出场的描写,其中,“外面一阵脚步响”,人未到,声先行,就像王熙凤的“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前者是脚步之声,后者是话语之声,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一直以来,由于王熙凤泼辣的话语之声过于经典,而使人们忽略了贾宝玉那急促、有力而且欢畅的脚步声。“声音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无影无踪,无解无存,无体积无重量无定形,却又入耳牵心,移神动性,说不言之言,达意外之意,  相似文献   

17.
汉字三题     
O·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辅助和扩大语言交际的重要的工具。可见,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表示的是一种听觉符号,而文字则将这种听觉符号转化为视觉符号。正如清代陈澧《东塾读书记》中所言:“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相似文献   

18.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和语音是分不开的。汉字虽然不是拼音文字,但声韵条理具在,后人可以由形求声,由声求义。清代学者段玉裁说过:“圣人之造字,有义以有音,有音以有形。学者之识字,必审形以知音,审音以知义。”(《说文解字叙》注)这话是很对的。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说文解字》九千三百五十三文中,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后来增加的字大都是形声字。形声字有声符,可以由形求声,由声求义。非形声字没有声符,就不易探求声义。而形声字因语音转变,声符失去代表性,后人也难于探求声义。这就  相似文献   

19.
凌晨思绪     
7月24日 晴 静静的夜,窗外蛐蛐的叫声,室内钟表的嘀嗒声,让我沉寂在这静静的美丽的夜晚,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那篇《荷塘月色》了,如果此时不是凌晨,如果不是很胆小,真的想去室外静静地小坐一会儿,去呼吸那月光照射下的美丽夜晚的空气。  相似文献   

20.
读张学青老师的这个案例,心灵仿佛被水一样的月光温润了。这是文字的力量。语文课是要咀嚼文字的。但是,如果仅仅是训练学生读准字音、写对字词、记背字义,那么文字之于学生就仍然是冰冷的东西。张老师的高明就在于用汉语的独特魅力去征服学生,准确地解读出文字的文化意味,使文字具有了温暖的色彩。这是文学的力量。语文是离不开文学润泽的。但是,语文课里的文学,不是漂浮于作品表面天马行空的感悟,不是游离于作品简单地进行道德说教,而应首先让作品与学生的生命感受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品所蕴含的精妙的精神世界。所以张老师大量引进民谣,捕捉课文微妙的意义,让语文课堂变成温暖生命的记忆。相对于张老师天然圆融的课堂,再精到的评语也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那就请读者朋友自己去读,去感受,去品评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