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三峡》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仅用了150余个凝练生动的文字,就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气势恢宏、异彩纷呈的山水画卷,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景艺术。其写景艺术主要表现在:气势磅礴,层次井然文章起笔不凡,大气磅礴,以无比开阔的视野、无限豪迈  相似文献   

2.
海天片语     
《求学》2009,(1):52-52
同学们追星,整天哼着任贤齐的《心太软》,又拼命地找到自己心中的球星签名……她不去。当然,她也有自己的星,她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一颗星,一颗还未闪出光亮的星,但总有一天这颗星会很亮,很亮的。所以她绝不盲目崇拜任何明星,而唯一令她佩服的是她的警察爸爸。  相似文献   

3.
张云友 《阅读与鉴赏》2010,(8):64-64,71
北魏郦道元所写《水经注》,虽是一部地学巨著,更是一部散文佳作。书中写景文字,历来广为传诵。其中关于三峡的描写便是它的精华所在,每次捧读《三峡》,总似是在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是品一杯千古佳酿,令人赏心悦目,心清气爽。原文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三峡》节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篇描写三峡水势及两岸风光的精美散文。在细细品读后,可以发现文中有不少妙处。一、结构精巧,层次清晰 文章开篇便气势不凡,作者大笔点染,虽仅用了33字,但笔力雄健,内容雄奇,写得异常的美。就这么一笔,写了磅礴的山势,  相似文献   

5.
关于郦道元之生卒年,其卒年已有定论,为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即公元527年。而共于其生年,自有清以降,众说纷纭,至今仍无定论。本文围绕《魏书》、《北史》以及《水经注》中有关史料,对郦道元之生年问题略做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水经注》记载的名胜古迹有神话传说中的名胜古迹、域外名胜古迹、据南方古文献辑录的南方胜迹、当时存在而今已不存和至今仍存在且有所更新发展的胜迹.郦道元对名胜古迹的辑录生动而求实,对《水经注》所载名胜古迹的整编对于郦学研究、文献学研究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将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7.
8.
解读郦道元《三峡》中的审美自觉性,分析其审美的时代特征和对后世山水诗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第15课选用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水经注·江水》节选)一文,文中“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句中“怪柏”一词应为“柽柏”。  相似文献   

10.
汉文化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汉梁文化是汉文化的缩影。发生在河南商丘地区的西汉梁国文化,上承先商文化、春秋战国宋文化的丰厚底蕴,在西汉时期大放异彩,并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梁文化生成早,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研究汉梁文化对研究汉文化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期组发本刊主编李可亭教授、商丘博物馆馆长王良田研究员的文章,就汉梁文化展开研究,以飨读者。同时,希望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与研究,繁荣学术,嘉惠社会。  相似文献   

11.
李光涛 《现代语文》2004,(12):14-14
顾名思义,《水经注》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河流,它记载的河流多达1000多条,涉及这些河流的发源,流程和归宿,甚至有些河流沿途的河床宽度、滩濑、瀑布、急流等情况,都描述得非常仔细。例如,峡谷和滩濑等都是河川自然地理的重要研究对象。《水经注》中这方面的内容相当丰富,不仅是重要的峡谷,即使是并不出名的峡谷,作者也不曾疏忽,  相似文献   

12.
夏秀云 《现代语文》2011,(5):120-120
《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的一段写景文字,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语文教材都选取了这一段文字作为写景教学的典范文章,可见它在语文教育家心中的地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章中的"四季"问题,历来存在着争议。郦道元写三峡四季景色时,没有按"春夏秋冬"的  相似文献   

13.
《三峡》节选于郦道元的《水经注》,虽然只有150余字,却是匠心独运、浑然天成,堪称后世山水游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片语统计言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语言与语言处理中心兰伯特马蒂亚斯,威廉.伯恩认为言语———文本翻译生成统计模式是在基于片语的课文翻译模型基础上研发出来的。翻译言语采用的是把自动语言识别单词点阵绘制成片语序列,然后进行文本翻译。本文介绍的是汉语普通话翻译成英语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周杰民 《山东教育》2009,(11):56-56
“单椒秀泽.不连丘岭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岸翠发,望同点黛。”这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位于济南东北的华山的精彩描述。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两次登临华山.被其美景所折服,欣然写下“兹山何俊拔.绿秀如芙蓉”的诗句。  相似文献   

16.
17.
郦道元的《水经注》弥补了《三国志》没有地理志的缺憾,大体承袭了《水经》的写作思想,全书涉及到的三国史事,详于曹魏,略于蜀吴.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和地域文化发展的引擎,《水经注》为我们展示了三国时期城市文化地理发展的靓丽景现.  相似文献   

18.
师: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描山摹水的美文,那富有音乐美的文字尽显了三峡的美好风光。读一读,看哪些字、词、句能表现三峡之美?可用“‘——’写出三峡——美”的句式来阐释理由。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初语七年级(上)选录的《三峡》堪称三峡山水美文之经典和千古绝唱。教材称其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但事实是课文的选段其实并不是出于郦道元之手,作者另有其人——晋宋(南朝)时期的盛弘之。学术界对此多有考证,已几成定论,但是2009年6月版的苏教版初语教材却仍未加修正,实乃憾事。  相似文献   

20.
刘娴 《文学教育(上)》2013,(23):107-107
笔者在教学中,抓住《长江三峡》最突出的“写景状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教学,其余的则大胆舍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我觉得,这样处理教材,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