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针对新入职馆员的培训提出了岗前培训、轮岗实习、一对一导师辅导、实习考评机制等新入职馆员培训模式,以期提升图书馆新入职馆员的专业素质,为图书馆长期发展储备一支优秀的馆员队伍。  相似文献   

2.
卢章平教授2005-2017年担任江苏大学图书馆馆长,开展了建新馆、设学位点、创办期刊、成立公司等创新工作,锻炼了一批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创新成果,带领江苏大学图书馆开创了图书馆事业的新局面。在此次访谈中,卢教授追忆了任职馆长之初的心情,阐述了图书馆新馆建设、空间再造、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理念,对馆员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建议。访谈内容深入全面,既有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也有值得思考的学术议题,让人感慨图书馆工作的巨大机会和挑战,激励着年轻馆员积极投身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张琳 《图书馆学研究》2012,(20):82-85,47
通过对北京"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网站的调查,辅以文献调研、学科馆员访谈等方式,从学科馆员的入职条件、服务对象、服务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对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学科服务层次,提供个性化学科信息服务,建立学科馆员选拔和培训制度,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建设集成化的网上服务平台等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学科服务可持续发展面临学科馆员不足的困境,组建由学科馆员、采访馆员、系统馆员、咨询馆员、查新馆员等4至6人组成的学科服务自我管理团队可以激活图书馆人力资源,具有普适性,是突破困境的一种探索。学科服务自我管理团队的科学组建需要合理确定成员,精细梳理学科服务内容。文章提出逐渐授权、馆员自我管理、建设自我管理团队文化等措施,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毕业生馆员入职初期的人际关系问题,会使其承受心理负担和职业发展的损失。通过基于组织社会化视角及社会认同理论的运用,认识人际关系问题的实质,并设计“毕业生馆员组织人际关系地图”,引导毕业生馆员建立组织人际关系网络,使其尽快融入图书馆组织生活,成为组织成员。  相似文献   

6.
以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为例,从读者至上建馆理念、高品质馆藏资源建设、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以及全方位服务模式构建等方面对研究型大学专业图书馆新馆建设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程丞 《图书馆学刊》2020,(12):45-48
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服务可以有效弥补馆员配置不足,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以沈阳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为例,阐述了引入志愿者服务的初衷、模式设想及存在问题,旨在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图书馆发展之路,对非新馆管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整合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心智渗透式培训模式在馆员培训的实际应用效果角度分析,阐述这种培训模式对于图书馆有效规划馆员职业生涯,实现馆员目标与图书馆发展目标的有机吻合,提升图书馆整体信息服务水平等方面,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是一种适合于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的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是新时期图书馆的主要特征,网络环境及网络通信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变革,面对这种变革,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有所转变即:馆员既是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又是信息资源的管理专家,馆员既是信息资源的导航员又是信息系统的维护员,馆员既是信息用户的辅导员培训员又是馆藏的宣传员;同时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新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积分制是成功实行义务馆员管理的有效方法.黑龙江科技大学图书馆运用积分激励机制管理义务馆员的人员招聘、培训管理、组织考核、奖励机制等工作,为激励义务馆员的上进心、确保义务馆员队伍的稳定和良性循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