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滨州学院学报》2018,(5):10-14
同是作为被收入《武经七书》的武学经典,《三略》与《孙子兵法》在兵学思想方面多有相通之处,如都强调用兵要知彼知己、因敌制胜、速战速决,都重视将帅的作用,强调君主要给予将帅独立指挥、临机决断之权等等。但是,两部著作也存在不少相异之处,《三略》结合时代特点从战争观、将帅思想等方面对《孙子兵法》的思想进行了深化和发展,如《三略》倡导"义战",而《孙子兵法》则没有区分战争性质;《三略》较之《孙子兵法》更加重视民众在治国、战争中的重要性;《三略》提出了"夺其威废其权"等处理君将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小说的经典之作,《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奠基之作。《三国演义》在思想倾向、战争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和战争描写等方面都受到《孙子兵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小说中“拥刘反曾”的褒贬倾向契合《孙子兵法》以“道”为本的战争道德观,将帅谋臣群像的典型化塑造呼应了《孙子兵法》对将帅人物各方面素养的要求,战争描写体现了《孙子兵法》的战争谋略观。  相似文献   

3.
杜佑作为唐代一名杰出的兵学家,其所著《通典·兵典》对孙子研究及孙子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具体内容包括:倡导"德主兵辅""仁为兵本",完善了《孙子兵法》战争观理论;融合"天、地、人"之道,总揽《孙子兵法》思想内容体系;贯通古今,史例佐证,丰富了《孙子兵法》战略战术思想体系;注重实用,大胆质疑,创新发展了《孙子兵法》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4.
据《明太祖宝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与侍臣曾两次研讨《孙子兵法》。朱元璋受其身边爱好《孙子兵法》的侍臣的影响,屡屡对《孙子兵法》加以应用,虽质疑《孙子兵法》的相关思想,但其治军和作战的精髓思想依然有孙武的影子。朱元璋汲取孙武兵学思想中秉持经世致用的原则,极其注重孙武任将和用兵的思想,在作战历程中强调《孙子兵法》战略战术思想,这些均证明了《孙子兵法》作为"跨时代、跨国界、跨领域"的经世佳作对朱元璋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史记》与《孙子兵法》的关系非常密切,《史记》并未明言《孙子兵法》,而只有《孙吴兵法》之称;而《孙吴兵法》应当是《孙子》、《吴起兵法》的合本。《史记》中描写了许多著名的战争,这些战争对《孙子兵法》有继承也有补充。司马迁对《孙子兵法》的慎战思想进行了发扬光大,尤其是对《孙子兵法》中的一些谋略因现实的变化进行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按照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与古典兵学发展脉络,从"文明初曙""高峰惊世""大漠雄风""煌煌兵学""落霞晚照"五个阶段论述了战争的出现、兵学产生、《孙子兵法》问世、兵学与政治、古典兵学理论兴盛与衰落、中西兵学交流与融合以及中国古典兵学的近代转型与当代发展等问题,从而勾勒出我国古典兵学流变的大略,推动古典兵学走上中西融合、古今对话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对《孙子兵法》战争观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孙子兵法》是非暴力的"不战论",二是认为《孙子兵法》是充斥仁爱精神的"民本论"。从历史的实践、从《孙子兵法》文本本身、从先秦战争和兵学的演进过程三方面来分析,《孙子兵法》必然是冷静的战争论而非"不战论"。与儒家典籍《左传》、《论语》、《孟子》及《司马法》的相关论述进行对照,可知《孙子兵法》是君主(国家)本位而非人民本位,也未显示出深刻的仁爱思想。正因为孙子秉持"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才能够构建出辉映千古难以逾越的兵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孙子对《周易》军事思想之吸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武的高祖父陈文子精通《周易》,孙子有条件在家族中学习《周易》。春秋时期已有运用《周易》军事思想直接指导战争的事实。《周易》中"师出以律","同人于野","左次无咎","击蒙","罔俘,裕如无咎"等思想在《孙子兵法》中都有更为明确的阐述和发挥。这证实,《周易》是孙子兵法的思想源头之一。了解孙子兵法对《周易》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益于我们今天对孙子军事思想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有益于运用孙子兵法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9.
茅元仪所作《武备志》,为中国古代著名兵学著作,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其中《兵诀评》部分,集中整理、注释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九部兵学典籍。茅元仪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并综合宋本《十一家注孙子》,重新对《孙子兵法》加以注解,其中不乏精辟见解。同时借军事言政治,表达了其报效朝廷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0.
《滨州学院学报》2020,(3):15-19
我国是一个兵学思想发源较早而又著述宏富的国度,齐国具有悠久的兵学传统,汉代军事家韩信深受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兵学的影响和熏陶。在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捭阖,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兵学的卓越军事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谱就了辉煌的历史篇章。楚汉战争胜利后,韩信主持序次兵法,对先秦兵法遗著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和校定,使《孙子兵法》等一大批先秦兵学典籍得以较完整的面貌存之于世,对后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军事劳动中的军事人力资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军事劳动领域的广泛应用,军事劳动的要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军事劳动结构必然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现代意义上的军事劳动使军事人力资本在国家安全产品生产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成为军事劳动领域中最重要的资本,它影响着军事劳动的整个生产过程和军事劳动成果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会通战场与商场的战争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子兵法》是最为接近"天人一理"理论体系标准的力学经典,孙子会通"天道(自然规律)"、"人道(社会规律)",描述了"形"、"势"和"虚实"这三个力学范畴,以在这三个范畴中产生的若干原理与推理来阐释战争现象,归纳战争行为;其主要内容可以用"一个前提(凝聚力),三个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来予以概括。商战与战争都处于"角力场",同样处处彰显着"角力"的特质,可以通过其"凝聚力"如何会通于经营学及现代管理,"三要素"如何会通经营决策、企业攻防、危机管理的示范性概述,说明孙子兵法能会通战场与商场,亦可成为中外企业家经营学宝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史上的武举考试创始于唐代。唐代的武举考试重技勇,轻兵略,于兵法不甚重视。宋代设武学,《孙子兵法》等武经七书成为武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金、明、清各朝继续宋朝的武举考试制度,多有更张,《孙子兵法》作为重要的考试内容一直被延续下来,直到清朝末年废除武举制度。  相似文献   

14.
借鉴国外军事教育的先进经验,是推进我军院校军事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西点军校的军事教育注重与普通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在目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等方面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军事网游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军事教育手段的优缺点、结合学员的心理特点,总结出适用于军事教育的军事网游的关键特征,并提出了如何把军事网游和军事教育结合起来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齐国大地军事家辈出,兵法著作内容宏富,孙武生长于泱泱大国的古老齐国,齐国是中国的兵学发源地,先秦的主要兵书出自齐地,孙武的兵学思想上承源远流长的齐国兵学传统流脉,深深承受于地域文明滋养,深深打上了齐文化的印痕。在中国兵学发展历史上,从姜尚到孙武再到其后的孙膑,形成了源远流长而又一脉相承的齐国兵学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7.
18.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部分,如何集兵应战,是所有国家统治者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略述汉代的兵和兵役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兵,是指战士,然而在汉代,作为军队基本要素和基础构成的战士,主要不用“兵”来名之。“兵”字在当时主要的含义是指武器,当时多用的名称是“士”或“卒”,如:“战士”、“甲士”、“介士”、“卫士”、“骑士”、“楼船士”;“士卒”、“吏卒”、“甲卒”、“县卒”、“戍卒”、“卫卒”、“正卒”、“更卒”等。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士卒”和“吏卒”。以“兵”指称战士个体,则比较少,而且往往是与“士”或“卒”相连为一个…  相似文献   

19.
军事高技术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军事高技术的竞争 ,要求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具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军事高技术的竞争 ,要求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具备复合的知识结构 ,必须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 ,必须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古今名家对《孙子兵法》军事思想体系不同文化解读的回望,揭示出这一问题在孙子学研究上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价值。其所以重要与特殊就在于它关系到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传统军事文化如何实现现代性转型。面对西方强势军事文化的冲击和信息化战争形态的飞速到来,在对《孙子兵法》的文化解读上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要吸收外来文化,做到“洋为中用”,从而建立起跻身于世界军事之林的共同话语体系,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