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acit Teaching     
This essay reflects upon certain aspects of Wittgenstein's own practices as a teacher. Doing philosophy always took priority for Wittgenstein, whether this was in oral or written form: it was important to show the deep puzzles in our language (and our culture and thinking) as a step toward dissolving them. In this respect, one can teach only as a guide; it is a matter of showing more than saying.
Wittgenstein's approach suggests a model that I will call tacit teaching . Tacit teaching refers to the many forms of informal instruction—some intentional, some unintentional, and some difficult to categorize simply as one or the other—by which skills, capacities, and dispositions are passed along within a domain of practice. Wittgenstein repeatedly uses the language of signposts, of wandering through a city, of being lost and finding one's way, of needing a guide, of learning how to go on by one's self, to refer to the complex web of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that allows successful autonomous practice in some discipline: most pertinently, in the context of Wittgenstein's own teaching and writing, the discipline of doing philosophy, but with clear reference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ther complex and ill-structured domains as well.  相似文献   

2.
在语言表达和修辞教学当中,存在着一些没有被明确表达出来的个体经验,这是人类知识中的隐性知识。积极挖掘修辞教学当中的隐性知识,开拓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善修辞教学的效果,提高学习者语言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默会知识视阈下的大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默会知识因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特性而长期为人们所忽视.但它所蕴含的知识传递理念却无时不在启迪我们:应该正视和尊重默会知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倡导师徒制等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姚敏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9-111
默会知识论的相关观点给英语教学诸多有益的启示。借鉴默会知识的内涵和特征及英语语言知识的特点,对英语的默会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默会知识,切实加强英语教学,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20世纪 70年代以来在西方英语国家日益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缄默知识理论。概要介绍并阐明缄默知识作为一种知识类型的逻辑特征与认识功能 ,分析其与教学活动的内在关联 ,并从缄默知识的角度对深化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补充、修正和完善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 ,以期扩展当前教学实践的理论视野和知识基础 ,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缄默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显性知识的传播和显性行为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缄默教育,本试探讨缄默理论的有关问题,以期拓展教育实践的理论视野,以利于推进教改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需要关注学生在生活中所获得的丰富的缄默知识。学生缄默知识的发展经历了获得与丰富、显性化、融合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自主反思与学习实践是学生缄默知识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需要采用联系生活、鼓励自主反思与合作学习、回归生活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缄默知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行考试评价制度下,高考语文考核更多的是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导致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把三年的语文教学压缩在一年内完成,剩下时间着重练习语文显性知识点,为高考做准备;作为知识的另一种类型隐性知识往往忽略。而语文隐性知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培养目标的影响却十分重大,高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缄默知识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具有两极性,既对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也可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只有认清了自身的缄默知识对课堂教学的制约所在,才能理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教师缄默性知识显性化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缄默知识是体现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动中的一种知识,支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但又不能明确言说的知识。教师缄默性知识具有个体性、实践性、内隐性、情境性等鲜明的特点。关注教师的缄默性知识,并将其显性化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缄默性知识采取适当的策略可以得以显性化,这些策略包括:加强教学反思,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学徒制的推广,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探讨了在隐性知识理念下如何塑造大学生个性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从研究隐性知识与个性培养的关系入手,规范个性培养原则,构建了“以学生个性培养为目标,以学生创新实践为导向,以学生广泛参与为主线”的个性化培养体系,提升了本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成人学生群体的特质决定了成人英语学习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用默会知识理论指导成人英语词汇学习,可以更好地将英语学习融入成人的职业和生活,提高词汇学习的实效性,对当前成人教育的开展,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教学领域内,学生缄默知识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但目前对缄默知识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方面,学生的缄默知识也应战略性地被提到教育研究的日程之上。学生缄默知识是一种可能的亟待开发的课程资源,而其显性化能够促使其由可能的课程资源走向现实的课程资源,是此类课程资源开发的本意与关键。促进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教学策略有:①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或事件;③引导学生亲历学习,开展活动;④鼓励学生对话交流,自主反思。  相似文献   

14.
缄默知识作为人类知识的基础,对人类的学习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商务汉语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缄默知识,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缄默知识的显性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地设计课堂情景,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关于商务汉语等的缄默知识的显性化,提高商务汉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缄默知识理论的研究成果在高校英语教学方面具有重大启示和指导作用,具体表现为:在语法教学方面,活化课堂教学,采取任何可能的方式创造一个让学生最大频次、最多形式地与词汇接触的良好学习环境;在语感培养方面,引导学生广听、泛听,大量阅读和背诵,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并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综合发展语感。缄默知识理论的研究思路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别从隐性知识转移主体、隐性知识转移双方间的关系、隐性知识自身、隐性知识转移媒介和转移环境五个方面着手,对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梳理,特别是对近年来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归纳与借鉴,力图对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郭秀艳 《教育研究》2003,24(12):31-36
内隐学习是指无意识、自动化地获得知识的过程,具有自动性、抽象性、理解性、抗干扰性和高选择力、高潜力、高效性等特征;而缄默知识是指那些通常靠自己获得的,无法言传的知识,具有不可言传,不能加以反思和批判以及程序性、实用性等特征。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缄默知识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期以来,人们受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纯粹客观的科学知识观支配,把教育活动中的知识狭隘的理解为显性的课程知识,没有意识到和自觉应用缄默知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为了提高创新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引入当代知识理论,尤其是缄知识理论,来认识和规范教育的内涵,实施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不仅明确提出了知识还存在一种默会状态,而且突显了认识者的主体地位。而知识观决定和制约着教学观,教学中存在着的很多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对知识的理解。知识观的转变也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观的改变。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其应该重视默会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默会知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有移情理解法、自我心象塑造法、意义解读法、师徒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不仅明确提出了知识还存在一种默会状态,而且突显了认识者的主体地位。而知识观决定和制约着教学观,教学中存在着的很多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对知识的理解。知识观的转变也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观的改变。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其应该重视默会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默会知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有"移情理解"法、"自我心象塑造"法、"意义解读"法、"师徒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