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设幼儿园主题墙,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园主题墙已成为幼儿在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通过师幼互动,让主题墙"说"起来;幼儿参与,让主题墙"动"起来;提供材料,让主题墙"活"起来,使幼儿不断地在与主题墙环境的互动中自发地探索、积极地创作,从而身心愉悦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墙”这一自然建筑被赋予了一层文化内涵,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在不同作品中赋予了“墙”不同的象征意义。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之后,人们思想陷入苦闷阶段,这些作家通过不同的方式,以“墙”这一意象为思考的立足点,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进行追问,找寻存在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主题墙的创设,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园主题墙已经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为幼儿的学习和操作、表达和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主题墙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之一,越来越引起幼儿教师的高度重视,幼儿参与的成分也越来越多;笔者已在幼教岗位上工作了近10年了,对于幼儿园主题墙从提倡、兴起、普遍实施、到提升的这个过程体会颇深,主题墙它不仅是突出主题活动内容的再现,更重要的是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创造与交流的主阵地,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教育作用,是师幼互动的平台,因此要发挥主题墙应有的教育价值。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主题墙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功能与设计,希望能引起同仁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4.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主题墙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设主题墙环境时,教师往往会走进误区,片面地开发和运用主题墙.如果对主题墙意义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再充分地利用主题墙.让主题墙成为幼儿、教师、家长之间互动的桥梁,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汤燕辉 《教育导刊》2005,(12):40-41
以往的墙饰,幼儿园老师通常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来"精心"设计,强调的是它的艺术功能和审美价值;甚至有些墙饰的设计、装饰只是为了给幼儿观赏,没有使墙饰更好地和孩子们互动.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而孩子们究竟从墙饰设计中学到了些什么?得到了些什么?老师们的苦心设计究竟收效如何?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怎样让墙饰真正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并能与幼儿互动、对话,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以下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将民间特色文化融入幼儿园主题墙之中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一指导精神,更符合保护、继承与发扬民间特色文化的城市建设精神。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民间历史文化""民间工业文化"两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打造出特色、出色的幼儿园主题墙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你正往前走,前面却有一堵墙。 你当然不是无坚不摧的终结者战士,更不是能够穿墙而过的崂山道士,假如你迎着这堵墙一直走下去,只能碰得头破血流。于是你停下来,想了几种方案:一、你可以找来一个铁锤,将这面墙砸开;二、你可以叫来一辆推土机,将这面墙推倒……当然,这都可以。可是,当墙被砸开或被推倒,你却可能会突然想起:原来,你的目的并不是推倒这堵墙,而是为了赶路。  相似文献   

8.
班级主题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当前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中存在的教师盲目追求"精美"、忽视教育意义、幼儿主体地位缺失、忽视主题墙创设的动态性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钟雯 《教育导刊》2021,(5):33-36
当前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面临着"幼儿参与表面化、主题内容模糊、互动功能不足"等困境,文章通过对班级主题墙创设目标、内容以及方法的反思,从儿童视角提出班级主题墙创设的路径:班级主题墙设计创意应源于儿童、邀请儿童进行主题墙设计、引发儿童与墙面内容"对话"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园教育信息化与本土化特点,分析了班级主题墙创设...  相似文献   

10.
主题墙的创设内容主要包括"纲领性文件墙"、"名人名家墙"、"反思主题墙"、"学子风采墙",突出专业性、动态性、教育性、主体性的特点,能激发幼师生的教育活动设计主动性意识,培养幼师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幼师生活动设计的理论知识,提高幼师生的教育活动方案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