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战略大背景与"互联网+"教育新常态下,探索实践如何应用互联网思维、使用"互联网+教育"新模式、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手段与方法,来解决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与方法匮乏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要正视互联网带来的挑战,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树立以创新思维、主体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为主要内涵的互联网思维,始终将高校宣传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主动出击、积极有为地用主流意识形态占领大学生们的大脑、充填大学生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得更加广泛,从而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新形势下,对党性教育路径的创新刻不容缓,并且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党员党性认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以加强大学生党性教育为目的,从而提出新形势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提高大学生团员青年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团员青年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大学生团员青年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关键,最后提出融合"互联网+"思维,打造"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快速推进,互联网正在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简单的教育网络化,而是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促进教育教学创新。互联网思维即带有互联网特征的思维方式,这种新型思维方式的实质则是运用互联网的模式思考和解决问题。互联网思维为信息化教学创新与评价提供了全新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它们与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对互联网思维及其特点、用每一种互联网思维如何开展信息化教学进行创新与评价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我国信息化教学进行创新与评价实践,特别是为智慧课堂教学创新与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互联网思维关注人的主体性、强调简单专注、注重用户体验的特点为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启示。将互联网思维大胆运用于创新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工作,用"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提供个性化就业教育方案,用"简约思维"和"极致思维"创设多元高效的就业服务平台,用"大数据思维"和"迭代思维"提升就业教育服务质量,可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加强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安全的网络意识和增强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文章从当前高校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边疆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互联网+"下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创新途径,旨在完善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机制和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8.
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认知途径的多元导致他们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极大改变。作为网络最广泛的应用者和最积极的参与者,大学生国家安全认知与网络时代信息获取的途径具有密切关系。通过调查分析表明,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认知途径更加多元化,对互联网上国家安全资讯的主动关注度不够,网络资讯的鉴别能力不足,有待提升。这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调整教育思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改进符合大学生国家安全认知特点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已经更新和开拓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空间,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工作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克服固有的教育模式,不断进行思想教育观念的创新、内容的创新、方法手段创新和路径创新,以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元宇宙是通过多项新兴技术融合所创造的可与现实世界平行运行并融合的虚拟网络世界。元宇宙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全面升级,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新的机遇。元宇宙赋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价值意蕴层面,具有催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跨界思维,优化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话语,实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环境优化,促进教育资源分布均衡,优化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战略意义和深厚潜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联合多元主体共同发力,积极利用元宇宙技术赋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引导灌输,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路径;利用元宇宙技术优势发挥仪式教育的“沉浸式”育人效果。高校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应积极与政府、企业合作,通过大数据技术获得舆情监测数据,对不良信息来源实时检测处理,必要时采用法律手段,从而牢牢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主导权,铸魂大学生政治信仰与国家安全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思维方式。通过对中南大学开展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调研,分析现状,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对依托移动互联网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的神圣使命和首要政治责任。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实效性弱、工作模式陈旧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创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模式、营造教育环境、改进教育方法来坚定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地位。文章从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的角度来进行意识形态安全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影响深远,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由于网络生态环境的复杂多元、监管不利、思政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欠缺等因素存在,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生态环境,创新思维,提升教育手段,助推高职高专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创新创业正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高校毕业生无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有着充足的干劲和鲜活的思维,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创新创业也成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矛盾,找到解决矛盾的切入点,从而提出“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应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实现"互联网+"思维与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以此来培养更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创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分析"互联网+"思维与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重点探讨"互联网+"思维与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综合,发现当前许多高校在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上存在着四个误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束缚了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来培养创造性的学生、用别人的经验来培养自己的学生与追求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立竿见影。针对这些误区,结合相关案例研究,尝试性地提出四点建议:依据文化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教师;注重校本特色,避免"一蹴而就"心理。  相似文献   

17.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利用互联网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特点和产物.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互联网技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的新途径,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8.
长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深远。近五年来,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呈现出研究数量创新高、研究群体年轻化、研究领域多元化等特点,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化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改进研究方法和思路、创新工作思路、结合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特点,用长征精神涵养大学生思想、意志和品格,帮助大学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舆情状态发生大幅度转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地挑战。现如今大学生思想思维更加多元化,高校需以全新的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确保在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可减少甚至消除大学生从网络接受到的负面影响,为大学生提供适应学习的平台,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身心健康和政治素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对网络时代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分析,结合网络时代的特性,就如何与时俱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