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滨州学院学报》2020,(3):15-19
我国是一个兵学思想发源较早而又著述宏富的国度,齐国具有悠久的兵学传统,汉代军事家韩信深受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兵学的影响和熏陶。在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捭阖,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兵学的卓越军事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谱就了辉煌的历史篇章。楚汉战争胜利后,韩信主持序次兵法,对先秦兵法遗著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和校定,使《孙子兵法》等一大批先秦兵学典籍得以较完整的面貌存之于世,对后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产生的兵学著作《孙子兵法》中提出了“道”的概念,战国时期诞生的《孙膑兵法》则将“道”加以延伸和发展,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孙子兵法》之“道”侧重指政治道义和政治原则,《孙膑兵法》之“道”侧重指战争规律或作战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国时代,《孙子兵法》备受重视。一方面被整理、注解和播扬,曹操的《孙子略解》在兵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被创造性地运用到战场上,诸葛亮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武将和文人皆推崇孙武及其兵法的风气,终于汇聚成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影响,通过三国人韦昭的《国语注》和张子尚的《孙武兵经》,终于确定了《孙子兵法》在中国古代的"兵经"地位。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与先秦军事伦理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现存的兵书来看,《司马法》虽然成书较晚,但其中有一些"追论古者司马兵法"的内容,正体现了古代军事领域的人道主义。《孙子兵法》在理性思潮的背景下,认为军人的最大追求是"安国利主";战争中的最基本和优先的价值是"利",要"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兵法》并不能体现古代的仁本主义,它的立场与儒家不同,是君主或者国家本位。先秦军事伦理思想的发展走了一个"U"型演进的道路,从《司马法》到《孙子兵法》是由上向下行,再由《孙子兵法》到《尉缭子》是攀爬上升,重新强调兵家道德。不应在道德上贬低《孙子兵法》,孙子不是政治家和社会理论家,军事学与伦理学也属于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研究对象。正因为《孙子兵法》能够暂时抛开伦理的纠缠,才能创造出一个辉映千古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兵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银雀山汉简兵书的出土,推动了国内外对《孙子兵法》及先秦兵学的研究。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是人们领略兵学文化、研究古代兵法、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沂蒙精神、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自建馆以来的各项研究成果和普及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社会上引起了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凝聚着民族智慧之光的中国古代兵法是中国军事谋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人奉为“兵学盛典”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谋略文化中的伟大瑰宝。《孙子兵法》巨著博大精深的内容,是孙武对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及其以前的中国社会军事谋略实践做出的科学总结,为中国军事谋略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孙子兵法》总结的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与进行战争的重要原则等,对历代战争指导者的谋略筹划和运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为中国军事谋略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孙子兵法》的伟大智慧将为中国军事谋略文化的发展谱写出新的篇章,为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铸造新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7.
对《孙子兵法》战争观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孙子兵法》是非暴力的"不战论",二是认为《孙子兵法》是充斥仁爱精神的"民本论"。从历史的实践、从《孙子兵法》文本本身、从先秦战争和兵学的演进过程三方面来分析,《孙子兵法》必然是冷静的战争论而非"不战论"。与儒家典籍《左传》、《论语》、《孟子》及《司马法》的相关论述进行对照,可知《孙子兵法》是君主(国家)本位而非人民本位,也未显示出深刻的仁爱思想。正因为孙子秉持"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才能够构建出辉映千古难以逾越的兵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司马法》和《孙子兵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理论观点的分析,肯定了这两部兵法对于我国古代军事法制理论创建的奠基作用,指出二者在军事法制理论研究上的历史相承性,以及不同的时代特点。同时也分析了齐国先进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两部兵学经典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前言     
《滨州师专学报》2009,(5):I0001-I0001
兵法经营学是运用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传统兵学智慧研究经营管理活动规律的学问。日本是较早开始兵法经营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国家,涌现出一批以兵法指导经营的实业家和研究兵法经营学的专家学者,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日本学者村山孚说:  相似文献   

10.
茅元仪所作《武备志》,为中国古代著名兵学著作,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其中《兵诀评》部分,集中整理、注释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九部兵学典籍。茅元仪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并综合宋本《十一家注孙子》,重新对《孙子兵法》加以注解,其中不乏精辟见解。同时借军事言政治,表达了其报效朝廷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