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Abstract

Drawing on the work of Berger, Giddens and others, this article explores ways in which curricula might be reformed to lake account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self in the modern world. A degree of consonance is noted between the trajectory of the self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late modernity and the liberal educational ideal of personal autonomy.  相似文献   

3.
针对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波兰尼"个人知识"学说展开讨论,叙述了波兰尼"个人知识"学说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由波兰尼学说提出了教学建议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审美感;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实践质量;外显化他人隐性知识,从而促进学生个人知识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个人知识是当代知识理论的一大发现,对其研究分析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新研究领域。基于此,文章从个人知识入手,分析个人知识来源、个人知识特点,提出知识转型期改进个人知识结构的方法,以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信息化和学习终身化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网络媒介完成。面对庞杂的信息资源,学习者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进行自主学习,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在探讨个人知识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远程教育中个人知识管理的框架,论述了几种知识管理技术和工具。  相似文献   

6.
从个人默会知识视角看教师培训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教师培训中,学会的理论不能支配其行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个人默会知识的存在。个人默会知识之于显性知识具有逻辑优先性,支配教师行为的是个人默会知识。在默会知识的视角下,为保证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教师培训的重点不应是显性知识的传递,而应是教师默会知识的更新,教师培训的培训观念和培训方式应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7.
法国哲学家福柯的自我关怀核心可以理解为:调节自我与自我的关系和自我控制技术使生活艺术化,形成主体性,其研究主要侧重男性经验。女性主义自我关怀以女性经验为基础,关注自我尊重与自我价值感,提出聆听自我需求。自我关怀应通过自我回归,形成伦理主体之自我,所以自我关怀的理解不仅仅是狭义的道德行为,还应广义的理解为以自我关系形成的自我存在。自我关怀可通过道德教育,培养自我尊严、自我反省来实现,具体方法有自我写作、自我叙事、自我对话等。  相似文献   

8.
语文知识中不为常人所关注的默会维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人们对语文知识的基础存在产生疑惑的直接因素。根据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所提供的独特认识视角探析可知,语文知识的默会维度具体表现在构成内容、构成形式以及建构、传递方式等多个层面上,它是语文知识基础存在的隐性根源。在语文教育中,只有正视默会维度的存在,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知识对接、传递并增强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切实完成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社会化,我们必须抓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教化和内化的质量与效果。促进大学生由个体到群体、由学校到社会、由外在到内在、由表象到实质的转化和衔接。使其由学校的怀抱顺利投入社会的怀抱.很好地完成自我认同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相关的隐性知识测量工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知识是影响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简称PD)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隐性知识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我们根据提出的PD隐性知识结构,以大学生为例,编制相应的隐性知识测量工具。然后,通过分层一随机一整体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师范大学的在校生中抽取了609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正式测验。统计结果表明,该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鉴别度、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PD隐性知识水平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谈学生数学知识的个人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总是通过建构个人知识来获得数学课程中的显性知识,而学生的个人知识又是在一定缄默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恰当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范例作为学生个人知识的有效载体,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数学活动中建构个人知识,并进行变式练习,进一步强化个人知识.  相似文献   

12.
The learning of chemistry is described as a process analogous to the process of making chemical discoveries. Histo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to show how chemists have used their insight to break out of a conceptual loop in order to advance the science. Having the insight to make the intuitive leap necessary to break a conceptual loop is as important as having the mastery of the pertinent facts. As in making chemical discoveries, learning elementary chemistry requires developing insight as well as acquiring mastery of the facts. However, current general chemistry teaching tends to teach facts first and insight later.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is situation so that insight and facts are learned together are given. Finally, the nature of insight is probed more deeply and presented as a two-step process where the first step is an evaluation of the perceptions about science which are held. Once the student, teacher, or researcher has a clear evaluation of the validity of the perceptions that he or she holds, further significant progress toward understanding or scientific discovery is possible.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我认同的职业认同研究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职业认同成为西方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主题。综观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职业认同与个体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上存在以下三种基本观点:职业认同是个体全部自我认同的组成部分;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认同的表现,包括职业个性理论和主体性理论;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认同的形成和运用过程,包括自我概念理论、框定与折衷理论和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基于自我认同的职业认同研究为判断生涯指导干预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engages with gender, performance and embodiment in drama classes in a Swedish context. It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how instructors at an academy of dramatic arts integrat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n gender into their students’ creative and pedagogical practice, as well as an analysis of why this approach works. Visualisation of how the body is used on a concrete level offers a departure from traditional uses of theory as a way to challenge reality; instead the research describes how theory can be used in concrete didactic bodily movements, thus bringing the body, which is often overlooked in studies of pedagogy, into a discussion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相似文献   

15.
将自己的故事说给别人听的不仅满足了自己倾诉的欲望,也在从中进行着自我建构,这是对叙述者的重新认识。教育所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制度的建立让学生在叙述中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建构一个坦诚而自信的自我;又在通过叙述的360度的反思中,使自己成为一个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人。  相似文献   

16.
默会知识理论是上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一种知识论。本文基于波兰尼默会知识论的框架,从默会知识的优先性、语言输入—输出的默会性以及默会知识的基本结构三个方面,揭示默会知识论对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莹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185-186,188
默会知识是个人知识体系中的母体,运动技能属于默会知识。针对训练及教学中忽略运动技能默会性这一误区,从波兰尼的个人知识体系及运动技能的概念,结合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论述运动技能的默会属性及其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施教者对当前运动训练理论和认识论基础的反思和重构。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成功与否,与机遇、智力、知识、性格、价值观、人生观等许多因素都相关。然而,有哪些自身的因素与个人成功直接相关呢?研究表明,IQ只是影响个人发展的一个方面。那么,如何更为全面地描述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呢?该从个人知识与“经验”的视野分析认为:隐性知识是描述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的重要途径。然后,结合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与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作提出了一种关于个人发展的隐性知识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9.
缄默知识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期以来,人们受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纯粹客观的科学知识观支配,把教育活动中的知识狭隘的理解为显性的课程知识,没有意识到和自觉应用缄默知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为了提高创新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引入当代知识理论,尤其是缄知识理论,来认识和规范教育的内涵,实施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默会知识论视野中的职业教育课程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默会知识论视角探讨职教课程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默会知识论的相关观点可以带给职教课程变革诸多有益的启示。借鉴默会知识分类的一般认识并根据职教的特点,对职业院校中的默会知识进行合理分类。要实现职教课程开发的知识观基础转型;促进职教课程实施中默会知识的转化和共享;加大有特色的职教潜在课程开发的力度;充分发挥技术专家作用,推进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