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项羽本纪》《正义》:音佳。顾野王云青白色也。《释畜》云:“苍白杂毛,骓也。”(中华书局本,334页/3行,下同)按:此为史文“骏马名骓”的注文,“音佳”为“骓”字注音,“佳”字当为“隹”字之讹。中华书局校点本所据底本金陵书局本原不误,中华本当系排印之误。 《律书》《正义》:蕤音仁佳反。(1247/1)按:“佳”字有误,金陵书局本原作“隹”,是也。中华本亦系排印之误。  相似文献   

2.
“革”初期,历史古籍都被当作“四旧”扫除,从1958年开姑的二十四史校点工作也完全停顿。中华书局已出版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作为“封建糟粕”封存停售;付型待印的《南齐书》、《周书》、《陈书》停印;校点完毕待排的《晋书》、《粱书》、《北齐书》、《隋书》、《明史》停止付排;其余已校点大部分或一部分的十二史全部停校;经过断句校勘、整理加工、准备影印出版的《清史稿》停止出版。从全国各地抽调的校点人员一律回原单位参加运动或接受批斗。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书局史乃至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中华教育界》这份刊物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创刊于中华书局成立之时,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第一份刊物,也是中华书局在以后的期刊经营活动中,最不肯放手的一份刊物。  相似文献   

4.
鉴于国内新旧文化争论的需要,一批以中国传统文化承担者自居的留美青年学人酝酿创办杂志,形成了《学衡》与“学衡派”的基本力量。他们1922年在南京东南大学创办了《学衡》杂志,打出了文化民族主义的旗帜。中华书局负责《学衡》的出版,在危难的时局中出版了79期,是中国民国出版史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文献通考》是研究制度史的必读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虽详加校勘,但依然存在史事记载失实问题,今仅就《文献通考·职官考》所见十二则失误,略作辨析.  相似文献   

6.
康熙刻本《南山集偶钞》文字可靠。中华书局版《戴名世集》所据之本,有“二十二篇为精钞配补者”。笔者以安徽省博物馆藏足本《南山集偶钞》对《戴名世集》有关篇章进行了初步校勘——价值有三:校正衍脱、校出讹误、减少校记。  相似文献   

7.
王永吉 《图书馆杂志》2006,25(8):78-79,77
中华书局本《史记》以清同治五年金陵书局刊本为底本点校,自1959年初版、1982年再版以来,屡经翻印,影响实钜。然虽号为善本,亦不免疏漏之处,自出版以来已有学者渐次指出。今就十《表》部分,在对校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和中华书局本的基础上,参考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对诸本异文细加考证,择其可以补正中华本者,录之于下。不敢望有裨迁《史》,惟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新创     
《青年记者》2006,(23):2-2
《语报》成报刊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汉语热催生《汉语世界》杂志;“资治》致力于“有资于政道”;新华社开通新华手机报中华书局影印旧报;[编按]  相似文献   

9.
杨胜朋  丁福林 《兰台世界》2012,(36):105-106
以中华书局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晋书》、《资治通鉴》、《太平御览》等典籍,校勘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百官志》,得陋见数则。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故事”走俏中国电视荧屏。为数相当多的节目、栏目、频道纷纷打出故事牌。除了铺天盖地的电视剧在讲着各种各样虚构的故事外,新闻有故事化新闻(四川卫视的《新闻连连看》),纪录片在讲述真实的故事(中央台的《讲述》),谈话类节目故事化趋势越加明显(中央台的《聊天》、湖南台的《真情》)。法制类节目更是以案件重演的方式大张旗鼓地讲故事。甚至于其它类型的节目。如少儿节目、服务节目、科教节目等等也在故事化。一些频道如四川卫视、重庆卫视则大摆龙门阵,把“故事”升格为频道定位的高度。为什么在电视界会出现这股“故事”热潮?面对这个新现象。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故事化”电视节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书局标点本《通典》及影印本《通志》、《文献通考》都是校勘优良的版本,但百密一疏,本文通过对《唐六典》及新出《天圣令》相关史料研究后认为,“三通”中的“率更府”应作“率更寺”。率更寺是东宫一个非常重要的官署。  相似文献   

12.
清乾隆修《四库全书》,从全国征集图书一万数千种,除去全毁书、戏曲、通俗小说、释道经典等不在收录范围者外,仍有万种以上,其中收入《四库全书》者3461种(依中华书局影印浙本《四库全书总目》所附统计数据),收入《四库全书附存目录》者6793种,合计10254种。所谓“附存目录”,即仅仅保存目录,不收其书。就是说,列入《附存目录》(简称《四库存目》或《存目》)的6793种书,虽然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有提要,但《四库全书》中没有这批书。当时把这两部分书分别称为“著录书”、“存目书”。  相似文献   

13.
近来,在电视荧屏上,出现了大量“故事”类栏目。其中,有些直接以“故事”命名,如央视二套的《财富故事会》、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湖北卫视的《中国故事》、山东卫视的《天下故事》、辽宁卫视的《王刚讲故事》等。还有一些在栏目名称上虽未明示,但在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上,与上述“故事”类栏目并无二致,如央视二套的《经济与法》、东方卫视的《真情实录》、吉林卫视的《人生一刻》等。以上列举的只是“上星”的,还有大量各地面频道的“故事”类栏目,如南京台的《周涛讲故事》、  相似文献   

14.
《新上海档案》2005,(10):31-32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刘耿生在2005年第4期《档案学通讯》上撰文介绍:章学诚,清代方志学理论贡献最大者,他的代表作《文史通义》与刘知几的《史通》,并称中国史学理论史上的“双璧”,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集中在《文史通义》中。主要有,一、“志属信史”。他主张方志相当于古代列国之史:“郡县志乘,即封建时列国史官之遗”,反对把方志归属于那种自隋唐以来以图为主,配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图经”,认为方志不仅限于地理内容。二、“旨酒之不离乎糟粕,嘉禾之不离乎粪土”。他以酒与糟粕、嘉禾与粪土来比喻“职官故事、案牍图牒”(即档案)与方志的紧密联系,强调修志须将档案作为必要甚至首要的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成立于民国元年元旦,距今已有七十年的历史了。它的诞生,有那么一段小小故事: 中华的创始人陆费伯鸿,他是编纂《四库全书》桐乡陆费墀的后人,名逵,以父名芷沧,因字少沧,任职  相似文献   

16.
项艳 《兰台世界》2022,(8):154-156
唐人高彦休撰写的《唐阙史》分为上下卷,共51篇,主要记载晚唐时期的历史故事,一部分带有神怪色彩。《唐阙史》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唐阙史》历代著录情况、版刻流传及其作者和内容做全面考证是很有意义的文献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力文 《传媒》2022,(15):49-51
《中国国家地理》在2000年10月转型为科学传媒,采用全新的办刊理念,旨在通过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爱和思辨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中国国家地理》内部自我裂变、驱动发展,逐步形成了三大核心理念:内容为王、垂直深耕和跨界创新。内容为王是立身之道,注重报道美、体验美、沉思美;垂直深耕是服务之本,内部孵化子刊《博物》,与中华书局合作推出《中华遗产》,影视、图书和新媒体公司纷纷加入《中国国家地理》传播系统;跨界创新是提升之策,建立三重用户体验,提供“行”“知”“悟”的实践机会。《中国国家地理》引领公众热爱科学并参与其中,每一次自我裂变都是科学传播的使命使然。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30日,《前进报》在二版“兵的故事”专栏刊发故事《今天,不许喊“报告”!》,受到读者好评。这篇稿子通过新兵赵文威讲述自己在下连前的一次训练中,班长不允许喊“报告”的故事,挖掘出了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被《解放军报》“军媒视界”专版转发。此稿较好地实现了故事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对于如何在故事中体现新闻价值,创新新闻写作方式作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我国的电视屏幕兴起了一股“新势力”——故事化栏目。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有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江苏卫视的《人间》等。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袁方预言:故事化节目将取代选秀成为电视的新宠。可以预见的是,电视故事化栏目的热浪会滚滚袭来,跟风之作也将层出不穷,此轮“故事热”甚至还可能重蹈选秀热“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此时,作为清醒自觉的电视人进行~些冷静的思考无疑会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读者发现中华书局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中,一些科学家的照片与名称出现错乱。在书中“引言”的第4页以及正文的第12页,记者发现,书中标注为“牛顿”的照片实为狄德罗,而标注为“焦耳”的照片实为达尔文。(《法制晚报》,1月27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