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值恢复高考三十周年之际,考试受到社会的更加关注。如何看待考试制度?如何改革当前的考试制度?人们纷纷发表见解,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回顾历史,民国时期历史学家、教育家何炳松先生对于考试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这些探讨可以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革当前的考试制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20世纪闻名世界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和践行者,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教育遗产。纵览陶行知的著述,关于考试的论述虽不多,但抓住了问题的根本。重温陶先生的论述,借鉴陶先生的考试观,对于改革现行  相似文献   

3.
一、何炳松外国史教科书选材思想概述 选材是教科书编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外国史教科书选材问题上。何炳松坚持三大标准:  相似文献   

4.
老子《道德经》中有许多独到的社会主张,尤其是他的和谐观给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老子“道法自然”、“尊道贵德”、“无为而治”等和谐观,对处理人与自然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公民的素质、倡导社会和谐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的考试观是陶行知教育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主张摈弃旧的考试制度,注重创造的考成,维护考试的公正。研究并借鉴陶行知的考试观,有助于我们改革高校考试制度,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纪律思想是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涂尔干看来,纪律精神包含了两大要素,即对生存的常规性的偏好和对各种欲望的节制,而恰恰是这两大要素赋予了纪律以发展性价值。这一发展性价值表明纪律是以促进儿童的内在发展为其存在的根本目的的。因此,涂尔干所持的是一种发展性纪律观。涂尔干的发展性纪律观对于今天学校纪律理念的转变无疑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这主要表现为:学校纪律要从工具性纪律向发展性纪律转变,学校纪律在根本上要以协调我己关系为己任,学校纪律要在教师指导下让儿童自主参与确立。  相似文献   

7.
8.
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依据自己的经验哲学观、心理观和社会观,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课程观,对20世纪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杜威课程观的理论基础杜威的课程观是其实用主义教育观的突出表现,具体而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在他看来,教育是一个自然过程,儿童和成人都在生长,只是生长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教育无需用成人的标准来框定儿童,儿童的生长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科举之人才观、考试观及其现实影响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考试的人才观和考试观是支配其考试活动的灵魂, 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并构成了当今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制度建设的传统文化资源。公选考试对科举的人才观和考试观既有借取和继承,亦有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国时期的历史教育家何炳松对于历史教育的目的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历史教育目的观由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组成,即帮助学生"明白现状"、培养学生的"智慧"与"推进民族复兴".何炳松的历史教育目的观对我们当前的历史新课程改革来说也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这实质上是一个确立正确儿童观的问题。陶行知的儿童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对今天的教育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整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文化观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影响并指导着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9年至1935年,是有选择地批判传统文化阶段。第二阶段,从1936年至1940年,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毛泽东形成了比较明确的传统文化观。他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清算中国传统文化,自觉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辩证法因素,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三阶段,从1941年至1949年,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阶段。在毛泽东传统文化观指导下,党的理论工作者进行了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毛泽东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启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文化服务人民大众的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炳松(1890~1946)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史学理论、史学史和历史教育研究方面,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他一生的学术活动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前期译介西方史学理论,特别是对鲁宾逊的“新史学”派倍加推崇;后期则兼收并蓄,综合了中西史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刘佛年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认为教育要培养大量的有文化的优秀劳动者和一定数量的高级人才。他提出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建立培养“尖子”人才的专门学校,活跃学术自由氛围,促进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破格培养、提拔优秀人才,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等人才培养途径,其人才培养观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7.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使两者相互摆脱了对方的控制,政治解放得以实现,然而市民社会解放却没有和政治解放同时实现,致使政治解放也沦为了抽象的、形式的解放。政治解放只是人的解放的一部分,它与市民社会解放共同构成人的解放。市民社会解放至今没有实现,政治解放也仅在部分国家中实现。在实现了政治解放的国家和未实现政治解放的国家中,人解放的程度不同,直接面临的解放任务也不同:实现了政治解放的国家应该超越政治解放,继续追求市民社会解放和人的解放;未实现政治解放的国家应该首先追求政治解放。  相似文献   

18.
刘毳 《考试研究》2012,(1):11-16
梅贻琦的考试观在近代中国考试文化转型中颇具代表性。他以培养通才为目标,强调德智并重,文理兼修;既肯定考试的积极作用,也指出单纯考试取才的局限。在考试实践中,重视学校考试制度建设,使考试管理有章可循;严守招生学术标准,重视学业考试,由此促进了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乃至台湾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这一珍贵的考试文化遗产,对于当今大学考试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陶行知的考试思想(一)考试的理论基础:生活教育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第一、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作为一个伟大的中国教育家,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爱满天下”的心愿,呕心沥血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国民众的思想解放,矢志不渝地坚持生活教育的理念,于1927年在南京创办了晓庄实验乡村师范学校,不仅从教育理论上谋求中国教育的新发展,而且在教育实践上探索中国教育的新出路。他对做校长,提出了许多精辟和独到的见解,他的这些观念对我们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管理一所学校:如何促进学校的发展,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校长专业化发展等都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