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一度,又是评定职称的时节。这时候,论文仿佛突然被老师们异乎寻常地重视了。尤其是部分面临着论文“过关”门槛的老师,开始进行一系列急时抱佛脚的“工作”。毋庸置疑,绝大部分老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视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与得失为乐趣。许多老师及时把自己的感悟细细梳理形成文字,主动投到各类专业报刊发表了。但也有部分老师,或认为论文高不可攀而懒于写作,或由于没有掌握写作规律而“屡投屡败”,或心有旁骛而根本无意反思和总结教育教学规律。但随着资格渐老,职称评定进入议事日程,而发表论文又是其中必要的条件,于是,这些老师“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加班加点、东抄西贴速“成论文”,或四处找关系、探门路以求发表,一窝蜂想抓到能够使职称过关的那根“救命稻草”。而一些非法的或者违规的出版物正是看准了这一点,纷纷打出各“种促销”手段,伸出各种诱人“的橄榄枝”。虽然形形色色,但归结一点,就是瞄准了老师的钱包。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局可想而知。不少老师历“经千辛万苦”发表的文章,结果发现对评定职称没有任何用处。更有甚者,钱寄出去后便“石沉大海”了,老师上当受骗的现象屡屡发生。那么,老师们应该对评职称发论文持怎样一个态度呢?我以为,首...  相似文献   

2.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里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等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几位老师“抢去”,连一些想评职称的同志弄个“市级嘉奖”都很困难。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3.
章云峰 《江西教育》2006,(10):29-29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儿位老师“抢去”。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4.
吴亚萍 《福建教育》2005,(2A):21-22
最近,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吴亚萍老师,在叶澜教授主持的课题实验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性策划与设计,从“读”学生和“读”教材,建立“具体目标”意识,”、“开放”和“弹性”三个方面,做了深入的系统研究,既有较高的理性高度,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对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建立“具体个人”的意识以及“综合弹性化设计”的意识,很有指导意义,本刊从本期开始,连续6期刊登吴老师的这3篇相关研究论文,以飨读者,本刊热切地期望,大家都能从剖析教学实践的现实问题出发,提炼提升出更多具有理性认识高度的规律性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司有和老师的关于“早期诱发”论文在第二届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论研讨会上获奖,司老师也被当选为中国家教会理事。  相似文献   

6.
正在办公桌前写东西,忽然跑来一位学生:“孙老师,这是我班的科技论文。”我没有抬头,随口回答到:“嗯,放着吧。”“老师再见。”“嗯。”一句简单的回答。“孙老师,您的头发很乱。”“嗯?”我不再低头写东西,忙站起来走到镜子前,仔细地一照,还真是很乱。中午吃过饭,实在困得难受,就伏在桌子上睡了一会儿,醒来后也未梳理。没想到,现在却被学生发现了,真是有点“没面子”。坐在椅子上沉思了一会儿,忽然让我想起了上学期发生的一件事。那时我担任六年级一班的班主任,一日,一家长打电话给我,问我经常去哪里理发,当时我觉得…  相似文献   

7.
老师分析多么生动,我们听课多么用功。只要老师问我们:“听懂没听懂?”回答就像泉水涌:“叮咚,叮咚,叮咚……”老师启发多么巧妙,我们思考多么周到。只要老师问我们:“知道不知道?”回答就像蝉儿叫:“吱了,吱了,吱了……”“泉水涌”和“蝉儿叫”@乐音  相似文献   

8.
李卯 《教书育人》2009,(10):76-76
“潜规则”已经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官场、演艺圈等等都充斥着“潜规则”。在教育领域,越来越提倡“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将职称与教研论文挂钩,论文成了评职称的重要依据。许多人开始抱怨,抱怨自己的教学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分身乏术;抱怨生活的压力让自己没办法搞科研。我想,许多老师抱怨的根本原因可能并不是这些,用论文去搏取职称似乎并不是“研究+论文=职称”那么简单的模式。这里面有许多“潜规则”,也许我们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9.
“老师”,是人们或社会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称呼,或是表明有别于其他职业的一种公开的社会身份。据《辞源》载,“老师”一词,最早见于《史记.荀卿传》:“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这里的“老师”是指年老资深的学。金元好问有诗曰:“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这里的“老师”是指教授学生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听了《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执教老师问:“同学们认识钱吗?钱的单位有哪些?”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当然,多数学生回答的是“元、角、分”,但有的学生却说还有“毛”,话音刚落,同学们哈哈大笑,连多数听课的老师,也以为可笑。授课老师立即纠正:“毛”就是“角”,不能说“毛”,只能说“角”。课后,听课老师一片哗然。“角”能不能说成“毛”?老师们竟然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时我联想到:1995年我带领学生参加了一次数学竞赛,考试内容是看电视答题,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的,全国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其中有…  相似文献   

11.
提起写作文,往往是学生“头大”,老师“头痛”。学生买了大量的作文书,老师声情并茂地传授技巧等似乎都不能让学生对作文提起浓厚的兴趣,学生“无病呻吟”式、“流水账”式的作文司空见惯。与此同时,尽管教育界已经提出“一切为了孩子”等教育理念,关于如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著作颇多,但是停留在作文教学的研究层面主要还是在教师的“教”、学生课下如何“补”等,“无痕教育”还是比较新鲜的词汇,而它更很少运用到小学作文课堂中,所以本论文的提出和研究就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现在基层中学语教学中,水平较高的老师和水平偏低的老师常常会结成对子,谓之“青蓝工程”。水平偏低由衷谦恭地向他们的“蓝老师”请教,水平较高也真诚热情地向他们的“青学生”传授。可谓学术气氛浓浓,“青蓝”关系融融。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曾给许广平的论文《罗素的话》写下这样的评语:“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写3分,末尾的几句议论2分),其余的85分都给罗素。”许广平看到后知道鲁迅的评语是说文章中她的观点太少,引用罗素的部分太长。这里鲁迅先生作为老师,他的批评好像并不很威严,看来,批评要让学生信服,并不只有威严一条路。面对一位老是忘这忘那的学生,今天他又忘了带课本。你是他的老师,你怎么办?“嘿,怎么老是你忘带课本啊,下次再忘了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这是一种批评,摄于你的威严,下回他很可能会长点记性。再看这位老师:“噢,你…  相似文献   

14.
“白花”怎会变“红花”在一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化学老师为我们表演了一个有趣的魔术──“白花”变“红花”。老师一手拿一朵纸做的“白花”,一手拿一只烧杯,他将“白花”放在桌面上,再轻轻用烧杯罩住,不一会,烧杯内的“白花”变成了“红花”。大家都感到惊讶。...  相似文献   

15.
提到“教育科学研究”,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撰写论文”、“发表论文”……这是不是教育科学研究?是,但又不全是。从和谐教育、均衡教育的高度来看教育教学科研,就要求这项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老师、面向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全面提升所有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才是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工作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有的地方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教学任务分配倾向:大部分学校在教学任务分配上都采用“分段制”,同一个老师,定任某年段某科教学,甚至上级教育部门在检测评估教师教学能力时也采用“分段制”,“高段老师”与“低段老师”考题不同.如此“分段制”教学任务分配、教师教学能力考核,明显导致如下弊病。  相似文献   

17.
学校遵从上级人事部门的要求,年年都要从“德、勤、能、绩”等诸方面对每位教师进行考评,分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三个等次来进行奖励和存档。受传统思想的支配,这三者的分布比例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样式:大约10%的老师“优秀”,极个别的(甚至是没有)老师因为众所周知的工作失误被限制为“基本合格”,其余的老师都是“合格”等次。这样的比例设计强烈地向老师们传递了一个貌似积极的信息:让大多数的“合格”者先向为数极少的“优秀”者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南京一家报纸报道,一名小学生用“嘉”字组成“美味嘉肴”,被老师判了错。按照一般的用法,形容美食,应当用“美味佳肴”,而不应当用“美味嘉肴”。学生不服,搬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增订出版的《新编小学生字典》给老师看。这本字典对“嘉”字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班开始有了“差等生”和“优等生”的分别。没有谁宣布过谁是“差等生”,谁是“优等生”,可谁都心里明白。要不信,你看看老师的态度就知道了。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吧。我观察,老师对爱提问题、敢提问题的同学通常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优等生只要有提问的示意,老师总是停下正在做的事,满脸笑容,和蔼可亲地说:“有什么问题呀?”尔后提问的同学总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有时还能被老师夸几句:“勤学好问,很好……”老师如果对任何同学都这样那就皆大欢喜了。可是同样的问题,如果换了…  相似文献   

20.
“短”绿树     
老师带小朋友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老师指着常绿树告诉小朋友:“这是常绿树,你们看,现在是秋天了,它的叶子还绿绿的呢。”蒙蒙看了看旁边的一棵落叶树,树上只有少得可怜的几片黄叶挂在上面,她激动地大声说:“老师,老师,我知道,这是短绿树。” “短”绿树$江苏省张家港市机关幼儿园@钱君秀!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