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谨慎性原则是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中保持谨慎的态度和客观公正的职业判断力。同时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的各方面也有诸多的应用,谨慎性原则在其中体现了其积极的一面,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企业要发挥谨慎性原则的积极性则要不断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竞争愈来愈激烈,会计的不确定性程度与风险也越来越高。谨慎性原则可以防止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因此,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本文从谨慎性原则的含义、依据出发,针对谨慎性原则的利与弊进行了分析,并对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从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意义出发,探析了在贯彻谨慎性原则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谨慎性原则的定义,举例说明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及财务分析中的运用,最后就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谈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谨慎性是传统会计中一项历史久远、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计量原则.谨慎性原则是一个众所周知却又很难以完全说清楚的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对于会计系统的影响就像水沁入土壤一样,使得整个会计体系到处都有它的痕迹.虽然这个比喻有些言过其实,但却充分反映了在现实情况下,会计界对谨慎性原则进行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性原则的修正,对减少企业风险和经营的不确定性具有重大意义,市场的多变性要求会计人员不得不采用会计估计的方法确定特定会计期间的费用、收益,就必须运用谨慎性原则。文章探讨了谨慎性原则在新制度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谨慎性是传统会计中一项历史久远、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计量原则。谨慎性原则是一个众所周知却又很难以完全说清楚的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对于会计系统的影响就像冰沁入土壤一样,使得整个会计体系到处都有它的痕迹。虽然这个比喻有些言过其实,但却充分反映了在现实情况下,会计界对谨慎性原则进行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管理会计的具体实际操作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需要进行多重的方法性选择。因此在管理会计实践中,要深入贯彻谨慎性原则。本文探讨了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分析了在管理会计中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了谨慎性原则在管理会计中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和本量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提供客观、真实和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应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本文通过阐述,提出有必要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进行严格规定,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谨慎性原则的概念入手,分析了谨慎性原则与企业理财的关系,说明了在企业理财中需要运用谨慎性原则。另外,谨慎性原则在企业理财中的应用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从财务分析、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股利分配活动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应如何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浅论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需要运用判断作出必要的估计,在估计的同时包含一定程度的谨慎.或者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要求在不影响真实的前提下,采取稳健、保守的做法,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损失,避免企业虚夸资产和收益,抑制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谨慎性原则是世界通用的会计准则,在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今天,我国会计结构和会计运用中越来越多的渗透谨慎性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会计实务的方方面面,新企业会计制度的这几个方面更进一步充实了谨慎性原则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谨慎性原则是对其他一般性原则加以补充、修改的基本原则,应用该原则的目的在于净化企业资产和损益。本文就新旧《企业会计制度》应用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这就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在企业会计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正确使用,有利于防止企业包装上市、虚夸资产、扩大利润的现象发生,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如果不恰当地使用谨慎性原则,则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误导会计报表的使用者。  相似文献   

14.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主要论述: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正确运用好谨慎性原则,有利于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滥用谨慎性原则,人为调节费用、操纵利润,也会对会计信息产生不良影响。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就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谨慎性原则是财务会计应用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而且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也体现在很多方面。它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上要保持谨慎性态度,确保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又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并且不会出现信息失真等问题。文章围绕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中的作用而作出了一系列的阐述和说明,同时针对谨慎性原则所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这就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在企业会计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正确使用,有利于防止企业包装上市、虚夸资产、扩大利润的现象发生,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如果不恰当地使用谨慎性原则,则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误导会计报表的使用者。  相似文献   

17.
郭晓峰 《今日科苑》2007,(18):56-56
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当时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经济危机之后,谨慎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扩大到对收益的确认和会计报表披露。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从报告经管责任向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转化,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主要论述: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正确运用好谨慎性原则,有利于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滥用谨慎性原则,人为调节费用、操纵利润,也会对会计信息产生不良影响。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就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责或者费用.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不平衡性以及实务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随意性,使得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着局限性,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在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做出了相应规定.本文就如何在我国会计实务应用中解决谨慎性原则存在的问题,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为真实、可靠、公允的措施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