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在《申报月刊》编者的组织下开展了一场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学者们在分析中国现代化障碍和阐述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应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观点,对中国现代化方式进行了有益探讨,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史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习》2007,(4):46-4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概念,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对小康社会的内涵、特点、指标体系、建设的重点及邓小平与小康社会的关系作了全面的分析。有的学者认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我国在21世纪初的奋斗目标,是根据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阶段。现代化是通过民族文化资源向现代的转化实现的。传统大同、小康社会理想制约着中国人民对现实发展道路的选择。它反映着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具有超越性的价值。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它与西方社会主义思想共鸣,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创造了思想前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与西方发达国家截然不同。中国近20多年来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已经对中国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一个事实上的实证。利用资本主义优秀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注意学习资本主义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其深刻的教训,以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借鉴资本主义的思想立足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及时地提出了借鉴资本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对新的时代特点进行了正确的分析,适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注重进行实践。实践证明,它有利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向前发展,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不仅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近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学者们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学,制度学,系统学等各方向进行研究,各有侧重,各有所长,虽然他们之间对现代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模型,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现代化的内涵,目标与研究的前提,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学校德育环境现代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德育环境是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围绕学校德育环境的内涵、学校德育现代化的表现以及如何促进学校德育环境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对加快学校德育环境现代化进程,完善德育工作,增强德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也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的规定。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件中,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作出部署,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认真研究和积权落实十六大的这一战略部署,是进一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进行了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考察三代领导集体探索的过程,可以得出以下历史启示: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的定位与马恩对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界定是一致的,有着内在的理论渊源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不同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的认识过程,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事。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有关学者们把它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社会公害"。本文将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入手,就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剖解,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与高教事业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秀红 《教育科学》2006,22(2):44-47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产物,也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任务而做出的及时、明智的战略调整。这一新的发展观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使之沿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职生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得失。因此进行高职生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理论基础的研究,探寻高职生职业道德建设的规范体系与强化途径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内涵与策略:论大学生现代意识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人的现代化。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现代意识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大学生现代意识对于中国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着力于探讨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的现代意识以及现代化背景下大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政治参与可以推动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富民强国的必经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举措,两者是新时期我党制定的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任务;它们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西方化的撞击。因此,反思西方化中的一些现象,寻找影响中华民族深层心理的化资源,并使之宏扬光大,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 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作用,必将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东亚儒教文化圈虽然接触现代文明较晚,却在其现代化的启动和发展的短暂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儒教伦理的比较社会学研究所得出的儒教伦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假说提出了质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不能割裂而谈的,况且文化也是在不断地完善发展的,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与东亚模式的成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探索儒家思想中的积极成分和合理因素,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动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民主不仅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而且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的主要创立者之一,是中国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为新中国的崛起建立了丰功伟绩.他一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式革命道路的探索方面,而晚年的失误出现在对中国式建设道路的探索上.研究毛泽东对中国式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理论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