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写教案是教师的份内之事——在业内,这似乎是一条不成的规定。但这写出的教案到底是教师自己的“孩子”,还是教师所供职学校的“孩子”呢?这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没有“说法”。直到近日,一位叫高丽娅的女教师为此与自己所在的学校打了一场官司.才使这问题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2.
话由写教案是教师的份内之事——在业内,这似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但这写出的教案到底是教师自己的“孩子”,还是教师所供职学校的“孩子”呢?这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没有“说法”。直到近日,一位叫高丽娅的女教师为此与自己所在的学校打了一场官司,才使这问题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3.
“把教师放在自己心上”。好的校长让教师津津乐道,让学生、家长念念不忘,在他离开学校后,大家依然会想念他,这说明校长把对教育事业的爱化作对同事的关怀,“把教师放在自己心上”。教师们早出晚归,休息的时间少,如果一连上了两节课,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就坐下来写教案、改作业,这不利于教师的长远发展。有些教师是家务劳动的主力,连买菜、送孩子上学的时间都没有,  相似文献   

4.
教师手捧教案,登上讲台,面对学生传授自己掌握的知识,这就是“上课”。当教师的似乎对“上课”一事无须学习。其实不然。新泉中学是一所创办只有五个年头的新学校,这所学校的校长王银  相似文献   

5.
正在审理中的重庆市小学女教师高丽娅的“教案”官司,给法学界、教育界出了一道难题:教师的教案是归学校所有,还是归教师个人所有?由于没有“标准”答案,这桩官司近一年来多次开庭,至今没有结果。在从教的十余年间,高老师每年都按照学校要求将自己写的教案交给学校,前后共计48本。2002年4月,因撰写论文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教案     
为什么要教案呢?如果学校领导人要求教师备有教案是为了检查,那么,这有时就会被认为是对教师不信任;有时甚至认为,教师,特别是富有经验的教师,一般是不需要教案的。怀疑教案的必要性,这就意味着完全不了解教案的用处。不能把教案看作是课题的纲要。学校教学大纲内容对教师来说,这只是初步知识,他的初步见识。而如果因为不能脱离那张“小纸片”,教师在课堂上注意中心只放在教材内容上,至  相似文献   

7.
当前,众多学校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师的教案中增加“课后反思”(“教后记”或“教后感”)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教师在教学之后把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让教师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事情,寻找其中有意义的细节,然后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这给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但在实践中,“教后记”却并不被基层教师所认同,  相似文献   

8.
课堂的动态生成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面对这一课题,教师是以“预设”掩盖生成,一味“走教案”,还是敏锐地捕捉“生成性”的资源,使之成为新的课程资源?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一、善待“生成”有些教师在公开课上对某几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是视而不见的。他们真的没看见吗?不是。因为这些教师有不得已的苦衷:平时这些孩子就爱打“横炮”,让他们发言,如果自己在公开课上处理不当就会很尴尬,还是“目中无人”为好。这恰恰反映了教师“走教案”的僵化课堂观。他们怕打乱既定的教学程序,只好让“死”的“教案”限制和支配“活”的学生,害怕“生成…  相似文献   

9.
一位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要在学校上公开课,他拿来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课件给我看,让我“指点一二”。这是七年级的一节文言文课《孙权劝学》。我不能不佩服他的仔细与用功,单教案,就写了四页;前面的“教学目标”,列了五点。  相似文献   

10.
教案评估的“教案”主要是指课前教案,教案评估是对课前教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评判与估计。进行教学评估的必要性或重要性,概括地说,从教师方面而言它有助于教师把握自己课堂教学的准备质量与效果,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功的可能性;从教学管理者方面而言,可谓履行自己对教师教学了解、促进与监督的管理职责,保障与促进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现代教学》2006,(10):64-64
本学期我校出台一项新规定:凡教案必须手写。学校检查教案,不收电子文档,即便是原来已有可打印的文档,也一律手抄一遍。学校解释此举是因为有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教案,可能自己看都不看就上课,并充作自己的教案上交检查。  相似文献   

12.
教案设计的四个方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材本身不是教案,对教材的机械“复写“,也不能称其为教案.教材只是教师设计教案的依据,教案是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一个好的教案不仅能引导学生“学会“,而且还引导学生“会学“,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设计教案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谭晓玉 《福建教育》2005,(3A):60-61
[案情]某小学教师,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年都将自己写的教案上交给学校,十余年来共计48本。该教师临近退休之际,想把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体会撰写成书,便向学校提出要求返还教案,但学校认为,教师的教案是教师履行教学职务行为期间的产品,所有权应当属于学校。后来在这位教师再三要求下,学校只返还了4本,其余的或者被销毁或者被卖给了废品回收站。  相似文献   

14.
章亚玲 《教育文汇》2012,(10):47-47
2007年,我由小学调入初中,学校教导处安排我上一节公开课。我选择了八年级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由于接触的是新教材,内容不是很熟,加上孩子尚在哺乳期,我便按照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教案示例”的套路上了这节课。  相似文献   

15.
时下,不少中小学校,每到学期结束,都把教师的教案集中起来,收归为学校所有,旨在避免在新的学期,教师会重操老教案上讲台.殊不知,这是一种侵犯教案作品著作权,属违法行为,应予以遏止.……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神吗     
一所学校的大牌子上面刻着这样一行镏金大字:“如果爱自己的孩子,你是人:如果爱别人的孩子,你是神。”读着这句话,心中油然升起一股酸酸的感觉:教师,你为什么总是和“神”联系在一起呢?教师是神吗?  相似文献   

17.
《广西教育》2015,(8):30
教案是证明教师备课“足迹”的文字材料。一名老师说,许多地方中小学教师每年都要准备一本有别于往年的教案,由学校教导处检查教师教案的完成情况。很多学校硬性要求老师手抄教案,记入年终考核并与奖金挂钩。于是,临近期末,一些帮老师“代抄教案”的广告开始频现网络,8000字的教案要价至少600元。(2014年12月12日《贵阳晚报》)  相似文献   

1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话每位教师都清楚;“教师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这话每位家长都能理解。这两句话折射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而在现实中,家长与教师之间却往往存在隔膜,甚至出现两者都认为自己在承受着不被对方尊重乃至受伤害的情况。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请老师与家长都多一分平和,怀一份感恩吧!  相似文献   

19.
一个“假”字,已向教育这一“塑造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的方方面面渗透,正在污染学校这块净土。像嘉禾高考舞弊事件,是个别领导渎职,学校和师生联合造假的典型个案。考场打假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保证了莘莘学子竞争的公正、公平性。在各乡镇中小学校,学校内部管理、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等方面的造假现象,则十分普遍和严重。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我是一个年轻的学区语文教研员。在教学常规的例行检查中,我发现同年级教师的各学科备课大同小异,几乎千篇一律。原来老师们在不约而同地抄袭同一版本的教案。这样的教案看不出任课教师自己…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时有下列现象:1.教师座谈会上,部分教师自述:没有使用自己写的教案,教案是供检查用的。他们感到自己的教案操作性不强。2.有的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经常是所查的课与所查的教案分离,他们认为教师的课可以反映教师的教案编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