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西安,古称长安,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建都于此,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笔者从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朝代把都城建在西安的原因,中国历史上在西安建都的朝代及其城址变迁与历史遗存、周秦汉唐帝王陵墓、汉唐长安与丝绸之路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这座帝王之都的独特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古都西安是一座无与伦比的文物宝库,是一幅内涵丰富、千姿百态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发展时期,朝代更替频繁、内容丰富、错综复杂.为了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学习过的知识.复习课主要应指导学生理清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掌握重点、要点.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关于朝代更替.要求学生按时间顺序掌握主要朝代的名称、建立时间、开国国王、末代国王、都城名称(包括古今地名).方法上可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整理.二、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这方面应让学生注意掌握以下内容:(一)封建社会的五个时期.如:战国、秦、汉(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五代、辽、宋、夏、金、元(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高考历史试卷中,不论是自主命题卷,还是全国统一的命题卷,历史的大跨度或大专题的试题越来越少了。因此进行小专题的复习就显得很有意义,而要做好小专题的复习,就应理顺高中历史知识中的“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即: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政治经济举措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每一个王朝统治初期,帝王大多是开明的,他们往往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恢复业已被破坏的社会生产力,使得王朝在开国后的几十年里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里,生…  相似文献   

4.
一、七大古都 (一)七大古建都王朝及当时的名称我国历史上经历过许多朝代,每个朝代都有都城。都城也叫国都或首都,是每个朝代最高政权所在地,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我国最著名的古代都城有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  相似文献   

5.
我读无字碑     
“四川才子山东将,陕西黄土埋帝王。”陕西埋的皇帝之多,当数全国之冠,黄帝、炎帝、周武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中国封建帝王达230多位,陕西就埋了48位之多。在这40多座帝陵之中,有一座陵墓最引世人注目,它就是乾陵。这座位于乾县北部梁山上的合葬墓竞然埋着不同朝代两个皇帝,一个是大唐第三代皇帝唐高宗,另一个则是大周开国皇帝武则天,而  相似文献   

6.
朝代经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演变频仍。同时,中国历史还因有着好几个大的分裂时期,如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期、五代十国等,这样,朝代的演变有时显得相当纷乱和复杂。因此,好多学生常常不能自始至终地正确讲出我国历史上各朝代(包括各分裂时期名称)的演变来。至于各分裂时期中出现的好些个政权以及这些政权或前后更迭或同时并存等种种关系,那就更不甚了然了。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而迅速地掌握我国历史朝代的演变情况,我在历史教学中专门作了一次试验:把包括各分裂时期诸政权在内的,上起“五帝”下至明清的朝代演变经过,编成了一首二十八行的朝代经。编时,注意了两点:  相似文献   

7.
问:《小学课本历史》上册由试用本改为正式本以后,在课题内容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动和增删? 答:首先是把试用本上原附在课文之后的《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移到了课文的最前边。《小学课本历史》上册,大部分是中匡古代历史的内容。中国古代历史从奴隶社会开始,建立了一个个王朝,每个王朝的名称大都不同。为了让学生记住朝代的先后顺序,在前一次修改试用本时,增加了这首朝代歌。这次修改为正式本时,考虑到小学历史课本的内容,一般只讲一人一事,学生缺乏时间概念,容易把人和事的时代混淆,就把朝代歌移到了课文的最前边。学生学了朝代歌,弄清了朝代的先后顺序,有助于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内容。教师讲解夏朝以后的课文时,可在讲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复习历史朝代歌,然后向学生指明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汉唐”并称,与中国有关的东西往往冠以“汉”“唐”,如汉语、汉民族、唐装、唐人街……确实相比其他朝代,这两个朝代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出现过所谓的“盛世”。后来的宋朝虽然文化发达,但国家力量薄弱,总是受外族欺负。汉朝的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同国家推行的政策是分不开的,总的来说汉朝比较重视文化、重用读书人。但是,汉朝刚开国时并不是如此的。汉高祖刘邦是个无赖泼皮出身,但他懂得用人,他手下人才济济,如张良、萧何、韩信、陈平无一不是将相之才,但是他从心底里轻视读书人,尤其讨厌儒生。据说有位郦食其的人去见他,他…  相似文献   

9.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笔者的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古代朝代名号的由来;一是史书中帝王的称谓有什么讲究。这恐怕也是许多学生会普遍产生的疑问。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整理出如下文字供同学们参考。一、朝代名号的由来朝代名号也称国号,即政权之号。这很早就有了。《史记·五帝  相似文献   

10.
小说刘邦     
汉代,这是一个遥远的朝代,中华民族的精华在其中熠熠闪光,它就如同一条璀璨的河流照亮了中国的历史。而这样一个久负盛名的朝代,出奇的是它的开朝皇帝竟是个不折不扣的地痞无赖——他就是汉高祖刘邦。司马迁在《史记》中本着“不虚美,不掩恶”的原则,让将刘邦这个人物的优点及弱点、丑陋和机智灵动又丰富地跃然于纸上。刘邦的胸无谋略被作者真实地描写出来。鸿门宴之前,刘邦听信小人的谗言,欲称王于关中。项羽闻后大怒,准备起兵进攻时,刘邦竟至于大惊失措,慌慌地连问谋臣“为之奈何?”“为之奈何?”这样一位开国帝王,竟是如村妇氓夫一样没了…  相似文献   

11.
北京北京,历史上曾经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从高空俯瞰,规模宏大的帝王宫殿、因林、庙坛、陵墓及其它古代建筑井然有序、错落有致,俨然可见昔日皇城的威严。北京的宫殿建筑首推故宫(又称紫禁城),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原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其建筑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风格,是中国最珍贵的文化和艺术宝库;颐和园兼有江南水乡的玲珑精致和北方园林的豪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以下简称《顺序歌》)是用五言诗的形式出现的。怎样教给刚学历史的小学生呢?(一)初读。先疏通文字。讲清什么是“朝代”后,接着告诉学生:我国从夏朝起建立朝代,然后是商朝,周朝。周朝又分两个时期,西周在前,东周在后,所以说“分两段”……讲了,并要求学生背诵。(二)“反刍”。学生虽然能背诵《顺序歌》,但没有能很好地消化,必须象老牛吃草一样进行反刍。在讲各课课文时,我以历史朝代为线,把各课课文贯串起来。小学历史课文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历史故事是按历史顺序排列的。但由于小学历史课本的份量轻,内容少,有时课与课之间的历史跨度很大。因此,我在教各课课文时,补充讲述了各个朝代的过渡,并和《顺序歌》联系起来。如讲《大教育家孔子》,即点明是春秋时期。讲《商秧变法》,点明是战  相似文献   

13.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开国皇帝赵光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祭。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贬褒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历史文化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综观中国几千年的管理史,我们会发现,自汉、唐开始至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鼎盛时期,在管理中都是“内用黄老,外用儒求”,即儒术成为招牌,而道家的管理思想成为实际使用的领导原则。并且在历史上国家发生重大变化时出来拨乱反正的;也都是道家人物。如周朝的姜尚,春秋时期的范蠢,汉朝开国时的张良,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明时的刘伯温等。在帝王中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千古一帝”的清康熙,都使道家的管理谋略放出了灿烂的光辉。在改革开放、寻求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较为精确历法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就开始有了确切的纪年,历史上,主要有三种传统的纪年法:以王公即位年次纪年,以帝王年号纪年,以天干地支相配纪年。以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是以国号或朝代名称、帝王公侯名号配以其在位年次用来纪年的一种方法,而用于年次纪年的帝王公侯名号主要是谥号和庙号。谥号起于周武王时代,曾“追尊古公为太王”,西伯“后十年而崩”,被“谥为文王”。谥号一般是王公死后由礼官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议定的一种带有褒贬色彩的称号,如文、武、景、庄、惠、桓、灵、僖,便是常用的谥字,谥字根据谥法而定,如经纬天地曰文,布  相似文献   

16.
汉房中乐、房中歌是在周秦房中乐及房中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既用于祭祀,又用于燕享。作为汉朝“庙乐”一类的“房中乐”、“房中歌”,汉初时,其“乐”、“歌”作者均为唐山夫人,创作时间当在高祖六年或之前;在当时及其以后,名称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是由于“乐曲作者”变更所致。作为一种独立的乐种曲目,它与汉朝其他的宗庙乐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内容上虽有传承“教化”的一面,但更多地体现了其作为“祠乐”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的“国号”,实际上是朝代的名称。在王位世袭制度下,某一姓帝王家族的延续统治,就称为一朝或一代,就有同一的“国号”;而“国号”的变动,就意味着统治权随着某一姓帝王家族的兴亡而更迭,也就是“改朝换代”。中国历史上的王位世袭制度是伴随着私有财产制度和阶级剥削制度的发展而建立的,所谓“国号”也是伴随着阶级统治机器——国家的形成而产生的。大约在距今四千年以前,传说中治理洪水的禹开始把王位传给儿子,并定“国号”为“夏”。  相似文献   

18.
先秦宋国史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宋国在西周至战国是占据中原腹地的诸侯大国,具有封国时间早、延续时间长等特点。以往因史料的不足,尚存在着何时封国,开国始祖微子启的经历,都城的名称沿革,疆域的变迁,城墙、城门、宫殿建筑不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位教我历史的老师,他学识较深,说话幽默,讲课语言生动。我们有些同学对历史朝代总是记不住,常常把历史朝代顺序记颠倒了。这位历史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容易记就编了历史朝代顺序歌。这只歌子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句话,就把从夏朝到南北朝十几个朝代的顺序记下来了。这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适合的。因为它不仅顺口、合辙押韵,而且又通俗易懂,很容易记。这种方法即使对现在学历史的学生也是有帮助的。这位老师还经常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时间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给同学们讲一个历史小故事。如讲春秋战国时期,他讲“卧薪尝胆”,讲“围魏救赵”。讲三国时期,他讲“孔明借箭”等。有时他还讲些不属于历史课范围的民间传说。如在讲秦始皇时,他就讲  相似文献   

20.
张德全 《考试周刊》2014,(90):118-118
<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必须采取如下措施。一、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教师告诉学生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识记技巧,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区别、对比,使知识点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如将各朝代的开国皇帝、称帝时间、建都地点、主要的改革措施等归纳起来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