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平,法号释智才,艺名一木、阿平、木石斋主人。有"巨书狂"之雅称。1955年出生于安徽巢湖。1989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分校国画专业。  相似文献   

2.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宅园林的代表,写意是它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写意常通过象征、品题等手法来开拓深远隽永的意境。这种手法是中华民族直觉顿悟思维方式的表现,是中国传统诗画的延伸,并与文人园园主的关系密切。苏州园林的写意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追求有若自然、不露斧凿之痕的最高审美境界,它创造出了富有情趣的人化自然。写意手法营造出的含蓄和韵味需要游园者的心领神会,是品赏苏州园林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静 《学周刊C版》2010,(10):205-205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词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从《礼记》中记载的一首祭祀歌谣到《诗经》《楚辞》,从“建安风骨”到“太康诗风”,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钟嵘说“动天地,泣鬼神,莫近乎诗”。  相似文献   

4.
泼墨留白     
(一)篆刻的古城,落款在清明时节。天青色的雾飘游在碧色的风景中,河水的起落招惹了弥漫的烟霭。随波摇晃的木船中,茶汤三沸。我抚袖点茶,铁观音的韵味随微热的水汽氤氲,闭目微酌,唇齿中蔓延开的是淡淡的意蕴。意念中的那卷泼墨画,此刻缓缓展开……  相似文献   

5.
泼墨留白     
邓雨轩 《高中生》2011,(8):58-58
篆刻的古城。落款在清明时节。天青色的雾飘游在碧色的风景中,河水的起落招惹了弥漫的烟霭。 随波摇晃的木船中,茶汤三沸。我抚袖点茶,铁观音的韵味随微热的水汽氤氲,闭目微酌,唇齿中蔓延开的是淡淡的意蕴。意念中的那卷泼墨画,此刻缓缓展开……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会话中会经常出现彼此心照不宣达成某种理解的意会现象。意会实际上就是会话者为理解对方所进行的一种推理活动。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学说”及其四条基本准则,为我们提供了意会推理的理论模式。会话一方在觉察对方有明显的不合作嫌疑时,就要运用四条准则对其语意进行逻辑推理,寻找对方的合作点,领会其深层含意,达到理解之目的。观察对方语外因素的变化,更有利于意会实现  相似文献   

7.
温馨的意会     
沪杭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车祸,一辆面包车与一辆大卡车迎面相撞。面包车当即被撞成麻花状,车上三人,两死一伤。幸运的是,坐在前排司机的妻子只受了轻伤。那个女人后来回忆说,当大卡车直冲过来时,她看到丈夫猛打了一把方向盘,就在卡车触碰到车头的一刹那,丈夫又打了一把方向,她就避开了正面碰撞,只是被扭曲的车架挤伤。许多人都为司机欷歔。因为在生与死的关头,他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妻子。  相似文献   

8.
教了十多年的语文后,我好几次同自己:语文是什么? 从应考角度说(图个吉祥):语文是范文分析,是名作欣赏,是费尽心机收集素材;是文章作法,是故事、情节、人物缺一不可……于是语文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从生活角度说(意在反思):语文是风的絮语,是雨的缠绵,是燕子的呢喃;是光洁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泼墨山水画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语言和表现技法。特别是在现代山水画创作中,表现尤为突出。泼墨山水,顾名思义,是水墨淋漓、泼洒自如、浓淡渗变、酣畅痛快的一种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泼墨山水画创作,可以充  相似文献   

10.
11.
刘同般 《语文知识》2001,(11):17-19
有才能的艺术家往往用极为简练的语言,来发掘生活的本质,揭示生活的奥秘,短短几个字就光彩四溢。使读者不得不惊叹作者驾驭语言的才能。鲁迅用“画眼睛”的手法,传神地发掘了生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李登辉没有想到,自打他下台后,麻烦事闹心事一个接一个.先是台湾作家李敖以三条罪状将其告上法庭;接着又有自称李登辉女儿的妇人拦车认亲,希望他能"认祖归宗".最近一件让李登辉尴尬的事是,他下台后第一次"与民同乐",又被一老翁当众泼了一身红墨水.这一泼,泼掉了李登辉12年建立起来的"威权神话".  相似文献   

1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徜徉于宜昌市伍家岗区中南路小学,一幅幅装帧精美的古今书法名家作品,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师生书法学习园地,使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翰墨香,展现了该校师生弘扬中华书法艺术所留下的一串串足迹.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多种类型的意会知识,且具有情境生成性、文化依存性、审美体验性特征。为此,应当根据意会知识理论,结合古诗词教学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实现古诗词教学中意会知识由“意会”到“言传”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15.
意会是汉语的特征之一。意会实际上是指说话或创作过程中对语义、语义关系进行综合表达,以及听话者、读者进行综合理解时所运用的语言手段,以及这种手段构成的系统。这种手段,以语义为基点,在可理解的前提下进行重心嵌合,或利用语义相悖及零形式去组词、造句、谋篇。意会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层面上均有体现。意会的产生与汉语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与运用汉语表达和理解时的具体语境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惩罚教育是对违纪学生心理或生理实施不愉快的刺激,从而减少或遏制不良思想行为的再次出现,是一种强制性的纠正和规范行为的措施.惩罚作为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其否定的是学生的不良行为,而非其本人,因此惩罚应讲求对事不对人,只宜就事论事,切不可借机搞"错误扩大化",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默化知识,通常表述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是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知感悟,它通过隐性的方式对学生语文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活动正是要努力搭建意会和言传的桥梁,促进学生意会和言传的不断转化。一、语文教学的意会和言传语文教学的意会和言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通过作者的言传还原于作者的意会  相似文献   

18.
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会阅读的发生生活与艺术的经验已使我们意识到语言对于人类表达的局限。古之所谓"言近旨远"、"言外之意"、"废言尚意"都是"言"作为表"意"工具,但往往无法尽"意"的形象表述。庄子云:"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  相似文献   

19.
意会是基础,是理解的内在过程;言传让意会显性化,是外在的表达过程.意会是一个寻求言传的过程,是心灵求通而未能的感悟之始.其实,艺术设计中由意会到言传,这是语言表达的需要,也是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设计水平的需要.艺术设计是一种沟通和传达,是一种艺术的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诞生年代已久,所反映的事情,小学生难以感知,体会诗意便成了小学古诗教学的最大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古诗感受力的培养,循序渐进,最终使他们“入乎其内”,品得诗中“三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