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工作具有“中介性质”,这已是当今人们的共识。不论从大众传播角度讲编辑“过滤与广传”的职能;还是从新闻出版角度定义编辑:“是指新闻出版机构从事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等工作,是定稿付印前的重要环节”或“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究其内涵,都相当明确地肯定了编辑工作的“中介性质”。然而,对编辑工作这一“中介性质”的哲学、社会学基础及其宏观理论意义,则缺少更深入一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编辑作为社会角色其角色位置的“中介性”特征。笔者认为,编辑工作的“中介性质”,主要是由其社会位置的“中介性”决定和带来  相似文献   

2.
编辑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群体行为。在编辑学研究中,可以而且应该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结果,将导致一门新的学科即编辑社会学的诞生。编辑社会学是编辑学科即编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编辑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基本研究内容,进而具体研究编辑组织、编辑规范和编辑角色,以及编辑价值、编辑报酬奖励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编辑劳动的创造性问题,仍是当前编辑学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讨论的不断展开,编辑劳动具有创造性意义的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在具体的认识上,大多数仍停留在这样一个层次上,即认为编辑劳动的创造意义主要表现为创造的参与性和创造的二度性,是一种间接创造,或曰再创造,而对编辑创造的主体性、直接性,尚持有不同程度的保留态度。我以为,对编辑劳动创造性的探讨,不应局限在狭隘的编辑工艺流程的圈子里,而应在人类文化建构的宏观背景上来考察编辑活动的本质意义和它的社会价值、社会作用。唯此,认识才可能深入。人类文化建构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编辑创造和作者创造同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而又密切相联的两个环节。任何文化  相似文献   

4.
自1991年刊出《再论何谓编辑》以后,我有幸得到姚福申等几位先生的批评。去年以来,又见到王耀先先生的《关于编辑、出版的概念和范畴的一点建议》(《出版科学,1993年第2期)、李长声先生的《漫说一个三角锥,出版的》(《读书,1993年第9期),特别是林穗芳先生的《“编辑”和“著作”概念及有关问题》(《编辑学刊,1994年第1期),受益甚多。深感编辑概念这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已日趋深入,不同观点的佳作并起,美不胜收,它或许可望成为出版科学中收获最大的一次学术讨论。而近两年来,为这讨论而询问和关心我的人颇多。于是,想到联系自己的读书心得,写这《三论何谓编辑》。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叶昌林二引言关于编辑劳动创造性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对编辑工作的社会评价,而且关系到编辑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工作价值,对于指导编辑实践,促进编辑理论的发展,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编辑人员付出的艰苦劳动不...  相似文献   

6.
按照社会学的解释,编辑,也应该是一种社会角色。我觉得,在关于编辑工作的规律、编辑业务、编辑职业道德等问题的研究探讨中,有必要从社会和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和研究编辑角色的问题。这是因为,作为编辑人员,如何理解自己的职业和社会职责。或者说,如何理解自己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所担任的角色,对于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从表演艺术上说,一个演员只有深刻地了解、熟悉、直到进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才能创造出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来。社会角色的“扮演”,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一个编辑角色“扮演”得出色与蹩脚,同样取决于我们对自己角色的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是编辑学领域中又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十几年来,理论研究者对其辨析之激烈大概仅次于对“编辑”概念的争议。其原因当然是因为编辑学研究对象如不明确,真正意义上的编辑学就不可能成立,编辑学研究对象框定着编辑学研究内容,关涉到编辑学的任务、目的,一系列重要范畴以及理论体系的构筑,编辑学研究对象更与编辑学学科特征有着内在联系。而目前我国的编辑学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所以探索编辑学研究对象不能不显得特别重要。多年来,编辑学研究者见仁见智,在对象问题上提出了各种有益的看法,但经过多年编辑出版实践活动的检验和不同观点的对撞,我们可以看到,分歧少了,一些观点被淘汰了,另有些见解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认同。 较早的几种观点认为编辑学研究对象是“整个编辑活动”,也就是“编辑活动的全部和整体”,“不仅指著作物转化为出版物的过程,而且包括著作物产生以前及出版物产生以后的全部编辑活动”。或者说是“各种编辑现象”。或者说“包括编辑工作的一切方面。宏观与微观、纵向与横向、历史与现实、全局与局部……”甚至著述活动、阅读活动也被囊括其中。我认为这些看法太浮泛了,姑且称为“泛化论”。这种“泛化论”的观点很难抓住编辑学的特殊矛盾,揭示  相似文献   

8.
编辑是“杂家”,是“无名英雄”,编辑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这能否概括地表述编辑的本质呢?能否集中地反映编辑工作的特征呢? 本文不想论是议否,而试图对编辑创造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探讨编辑的本质特征,着意推动编辑工作理论和编辑学的研究。一、出版创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人们感觉到的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下,许多几十年一贯制的、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正在受到考验,有些新的东西则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以为编辑取消坐班制正是新旧交替时期的问题之一。予生也晚,据说,1957年“反右”时,有人曾因为提出取消坐班制被当作“反党”而划入另册,从此再也没人敢在这个问题上说三道四了。今天政治清明,相信绝不会因为提这样的建议而横遭迫害吧? 编辑可不可以取消坐班制?我以为这主要取决于编辑劳动的性质。众所周知,编辑的工作主要是编书,其主要工作按照时间顺序可  相似文献   

10.
《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的施国光在《编辑之友》1993年5期上撰文认为,编辑加工是最能体观编辑才能的工作环节。文章论述了编辑加工的必要性、重要性、创造性。(一)编辑加工的必要性,缘于编辑劳动的转换性。编辑劳动主要是作用于个别精神产品到社会精神产品的转换,实现这一转换,审稿很重要,编辑加工则是审稿的延续。审稿主要判定稿件的概貌和基调,而加工则是解决稿件的具体面貌问题。在转投中,编辑加工要做好两方面的协调工作,一是协调个别精神产品(稿件)与读者需求的差距;二是协调作者与制作者劳动的差距(技术性加工)。(二)编辑加工的重要性,在于编辑劳动的规范性。编辑劳动有特定的规范要求:政治性规范、政策性规范、语言逻辑规范。通过编辑加工达到规范的要求,这是实现产品转换的基础条件。规范某些潜在的、又貌似正确的失误,则体现了编辑劳动的创造性。(三)编辑加工的创造性,体现在编辑劳动的合成性。编辑处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介地位,编辑劳动必须与作者的劳动、读者的需求合成,才能成为具体的社会价值。编辑劳动的合成性要求编辑加工力求在内容上独创性与科学性统一,在表  相似文献   

11.
编辑审选活动的地位及认识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阎西林 《编辑学报》2003,15(6):395-396
审选活动是编辑工作中最基本、最实质性的活动。编辑审选中的认识活动主要是“价值认识”。与作者在研究问题、进行写作中的“事实认识”相比较,它具有不同的认识特征。通过研究编辑审选活动中的认识特征,以及价值认识在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中介性质,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2.
朱金平同志的《新闻编辑论》,着眼新闻改革趋势,遵循新闻价值规律,立足新闻职业实践,对新闻编辑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和研究,不仅提出了许多新理论、新观点,而且对行业人员尤其是刚刚走上编辑岗位的人员具有很强的向导性、辅导性和指导性。此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编辑工作与编辑人员融为一体,实用价值较高。具体说来,  相似文献   

13.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这也是学术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十年前,对“庸俗社会学”,一统天下的批评和质疑,刺激了理论创造的活力,引发了国内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的“全方位跃动”,随着研究视角的转换和多元化,十年来,关于文学艺术的情感论研究、主体论研究以及心理学和符号学的研究,获得了较为蓬勃的发展。然而,学科发展最为关键的,还在于对学科所面临的基本问题的反复提问和解答。离开学科基本问题的众声喧哗,事实上是理论贫乏的另一种表征。从学术史的角度看,由社会现实向艺术作品转换的机制和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日本出版教育的实施方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大学的出版教育,二是各种专科学校的出版职业技术教育,三是由社会团体举办的出版技术短期培训教育。日本的大学,国立、公立、私立的,共905所,有学生200万人。据了解,有23所大学开设了33门出版方面的课程。其中有“出版论”、“出版文化论”、“出版编辑论”、“出版技术论”、“出版流通论”、“杂志论”、“出版史”,也有“编辑技术”、“校对技术”等课,一般是每周一次,每期半年或一年。这些课程多是基础知识教育性质的,是把出版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者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之一进行探讨的,当然也包含着就业指导性质。在日本的  相似文献   

15.
论编辑主体性创造的本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编辑的主体性创造问题,是编辑学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关于编辑劳动的创造性问题已有较多论述,编辑劳动具有创造性意义的观点,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由于大多论述仍局限于就事论事的经验总结,况且因不同类别编辑工作的差异较大,即便是在同类编辑工作中,总结对象的异彩纷呈,也使其创造意义呈现较多个性化的色彩;虽有一部分具有理论意义的对编辑劳动创造性的抽象总结,也因仅在编辑劳动的具体过程或曰编辑流程中总结编辑劳动的创造意义,而难以达到理论的一般.  相似文献   

16.
论编辑创造的特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几年展开的关于编辑劳动创造性问题的讨论,不仅关系到编辑劳动的社会评价,而且关系到编辑劳动的特点分析,对编辑实践和编辑理论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可惜讨论还不够充分和深入,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影响。现在有必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讨论编辑劳动的创造性与其他创造性劳动的异同问题,尤其是两者的不同之处,即编辑创造的特殊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编辑创造的实绩和编辑创造的具体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任务的繁重与艰巨显而易见。本文只想提出问题并作一点抛砖引玉的尝试,以期推进讨论的继续。  相似文献   

17.
历史的、发展的“编辑”概念——兼论编辑与著述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编辑学刊》组织的“编辑”概念讨论,历时近两年,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影响到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方向、发展与编辑史学的确立、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在讨论中,两位王先生(王华良、王振铎)的观点是矛盾对立的,但也并非没有共同之处。双方的论述都有不少合理的、启人思维的地方,然而在我看来亦各有偏颇:在某些问题上,或忽视了“编辑”概念的历史性,或忽视了“编辑”概念的发展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或“泛化”、或“狭化”了“编辑”概念。笔者在本文中阐述的是不同于二王的一些看法,算是第三种意见吧。至于拙论的正确与否,还请包括两位王先生在内的诸专家学者与广大读者坦率批评。  相似文献   

18.
一、编辑工作的基本特征编辑工作的性质,从不同角度考察,可作出多种表述,这里着重描述一下它的最基本的性质、最基本的特征,即编辑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其所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依据。从我国图书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考察,可以认为自有成形的图书出现,便有编辑工作的存在。换言之,编辑是随着书籍的形成和传布而必然产生的,它的出现有其客观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早期的编辑工作常常是由作家兼而为之,编辑性的活动为撰著性的活动所掩盖,因而不为人们所重视。随着历史的推移,出  相似文献   

19.
“两种编辑”的观点,是在近些年的编辑学研究中提出来的。它认为的“两种编辑”,一种是《辞源》修订本所说的“收集材料,整理成书”的编辑。这是“第一种编辑”。另一种编辑,论者对其基本内容的表述是:“依照一定的方针开发选题,选择和加工稿件以供复制向公众传播。”这是“第二种编辑”。论者以此为前提,进一步展开论述了编辑活动和著述活动、古代编辑和现代编辑、出版专业编辑和非出版专业编辑等的区别,提出了编辑学中的“编辑”,不应当是“第一种编辑”,而应当是“第二种编辑”,等等。“两种编辑”论的提出,深化了编辑学的研究,这是很  相似文献   

20.
“有出版才有编辑”——谈编辑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八年前,我写过这样一段话:“从历史上看,编辑是随着出版业的兴起而逐渐产生的。……有出版才有编辑,书籍编辑存在于并发展于出版业中,所有编辑都存在于并发展于传播业中。”(《中国编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见《编辑学理论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08—409页),此话我至今不以为非。不过,当今学术界持有不同见解的一些人认为,不承认历史上有书籍就有编辑,或者不承认孔子、司马迁等人是最早的编辑家,就是否认编辑的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过程。这种观点之所以不可取,在于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编辑概念。记得几年前,有人讥之为“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参见《读书》1993年第9期:《漫说一个三角锥,出版的》)把“鸭头”与“丫头”混淆在一起去讲“历史发展”,才是真正的缺乏历史观点和科学态度。有关这方面的种种混淆,除了令人感到困惑,也引发深入研究问题的兴趣。本文将结合古代出版业中的情况考察编辑的产生和发展,重点是谈古代编辑和现代编辑的特征。其中,当然不能不讲区分两种编辑这个老问题,因为不讲这个区分就意味着甘脆放弃历史研究中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