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詹雯 《中国广播》2005,(8):74-75
一、半个世纪以来,对农节目是甘肃台长盛不衰的重点节目甘肃台的对农节目创办于1951年9月。在五十多年的甘肃广播历史上,许多节目不断地被创办,又随着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被调整或取消,而对农节目是各档专题节目中历史最长的一个节目。这期间节目名称用过《农民广播》、《农村广播》、《农村天地》等等,2001年更名为《金色田野》。  相似文献   

2.
对农广播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对农宣传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办好对农广播显得愈加重要。如今,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变富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购买力增强了,对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广播对农节目的现状与我国的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当前,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广播对农节目存在着总量不足和内容单一等问题,广播节目难以满足新时期农民朋友的需求。只有加大资金投入,升级广播节目的硬件设施,通过多种方式扩充稿源,提高广播节目工作人员对农村、农业的专业认识,使对农服务能够"顺民心、暖民心、稳民心、聚民心"。新兴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农广播节目形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广播对农节目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播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播好广播对农节目一定要深入基层,走进农村,贴近农民,多反映农民心声,多帮农民反映、解决实际问题,多展示新时代农民形象,真正将对农节目办出"农味""农色"。一、对农广播节目的不足对农广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有发  相似文献   

5.
陈勇 《声屏世界》2009,(3):62-63
萧山广播电视台的调频广播、有线广播、电视三个对农节目组联合在萧山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27个镇、街、场)、较长时间(为期3个月)的有关“三农”需求和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实效的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农业、农村、农民对广播电视这一精神产品的独特需求,进一步认识了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在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广播对农节目是一个长寿节目,广播70%的听众在农村,广播的优势在农村,广大农民需要广播,更需要实用的农业节目。在全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相似文献   

7.
牛颜 《新闻知识》2013,(7):22-24
广播以其所具有的传播快捷、随意性强、容量大、互动传播、收听成本低等特性,满足了像贵州这样处于西部落后地区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农民们可以在田间地头、山涧水边、家里外出随时收听,以便能接收到最及时、最实用的丰富资讯。目前贵州对农广播没有专业频率,对农广播栏目也屈指可数,应对媒介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贵州对农广播必须充分利用与发展本土文化特色和优势资源,坚持"三贴近"和"三创新"的传播原则,重视农村广播,加强政府职能,壮大县乡广播机构作用;建立长效对农广播机制;积极推进广电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广播"三网融合";加快对农广播频率建设,拓展对农广播合作平台;创建对农栏目品牌,创新对农节目内容,从而促进农村广播在贵州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萧山广播电视台的调频广播、有线广播、电视三个对农节目组联合在萧山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27个镇、街、场)、较长时间(为期3个月)的有关"三农"需求和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实效的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农业、农村、农民对广播电视这一精神产品的独特需求,进一步认识了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在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第六次将目光聚焦“三农”,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给予“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给全国农村广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3年以来,从陕西开办全国第一家农村广播,到现今24家省、市农村广播分布全国东西南北中,6年间全国对农广播蓬勃发展,以新的形象,面对广大的听众群体,以独具特色的节目内容成为广播业界新的生力军,农村广播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月18日-22日,由甘肃农村广播主办的2009年全国农村广播总监论坛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19家专业对农广播频率的44名代表共同寻找农广“蓝海”,寻找乡村“钱景”。本届论坛以“坚持、坚信、创造、联合”为主题,共同探讨了对农广播频率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议还将2006年成立的中国农村广播协作网更名为中国农村广播联盟,研讨农村广播广阔的合作和发展之路,交流打造特色频率、特色节目、特色服务,发挥定位优势和联盟协作的经验,切实把农村广播的发展提升到新的阶段,大力提高农村广播有效覆盖率、覆盖的质量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享受好基本的广播宣传服务,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本期“特别策划”选取了部分代表在论坛上的交流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多数,因此必须把农业、农村、农民和农民工问题作为广播宣传中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农广播以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深刻地表现了农村改革大潮的历史。本文剖析新世纪以来对农广播的创新实践及其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从中可以窥见农村改革的风云际会和历史走向,也可以看到农村广播对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深沉思考和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1.
河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以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实现河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努力适应媒体分众化的形势需要,切实发挥广播对农宣传的引导和服务功能,经过积极筹备,河北省第一家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专业广播——河北农村广播,于2006年8月28日正式与广大听众见面。  相似文献   

12.
孙月 《河北广播》2007,(4):47-4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三农”问题需要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关心,这其中对农广播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广播具有接收简单、便捷,受外界影响较小,信息量大等独特优势。在对农广播的多种节目形态中,新闻类节目无疑是重头戏,那么如何办好对农广播新闻类节目,使之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广播媒体只有努力办好对农村广播节目,才是实实在在地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才能真正地发挥新闻媒体强有力的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本文仅就如何办好对农广播节目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的采访中,由于文化差异,生活条件不同,导致了许多农民朋友不喜欢和城里人交流,对于采访更有一种内心的抵触心理。我们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开始学习采访的。从2007年1月1日甘肃农村广播成立那天起,我和同事们每天都脚踩在黄土地上,奔走在陇原大地的乡村里。甘肃农村广播的立台宗旨就是,说农民的话,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记得当时创台之初总监的一句话是,一群来自城里的姑娘小伙,一起办起了一家对农的电台。然而,刚刚走出校门的我们,在采访中不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尴尬的境遇,回答我们的一般都是"我没有时间""不要问我"。对  相似文献   

15.
在广袤的乡村田野,广播依然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媒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专业的农村广播(或者是广播的对农节目)要及时总结和反思,针对农村听众市场,动脑筋、想办法,常规节目办出新意,不断开发新的节目形式,办出农民喜欢听的节目、对农村有用的节目,使广播在广大农村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6.
回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10年,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有力的提高,同时国家还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公共文化重点工程,加大了对西部农村地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随之,内容的建设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关系到公共服务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成为当前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听众在广播听众群中占有很大比例,对农节目担负着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但也面临听众群日渐萎缩的现实。如何对节目进行创新,把节目办出农味农色,满足广大农村听众的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对农节目创新的必要性探讨对农节目创新的必要性,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对农节目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当今我国新闻界是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三足鼎立的框架结构的话,那么广播在对农宣传中目前仍占有独特的优势。 农村广播宣传如何不辜负党的重托,肩负起历史重任,对农民进行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社会主义教育呢?从广播宣传的特点与效果来讲,多少也得讲究点教育的艺术性。 一要人耳——这是通过广播宣传,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动用广播搞好农民社教的首要一环。广播宣传能否达到上口入耳、喜  相似文献   

19.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的优势在农村,广大农民需要广播,更需要实用的农业节目。目前广播对农节目的数量很少,质量不高,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广大农村听众的信息需求。因此,如何扭转目前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现象,提高广播对农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为农民听众提供更大的帮助,已成为广播媒体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对农节目、对农频道如何在吸引农民、振兴农业、服务农村上下功夫,是新时期广播媒体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