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纲要求〕了解散文和诗歌的一些常识.了解戏剧的一些常识.了解课本中有关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一些常识.〔教材依据〕《谈谈诗歌》(初中第3册),《谈谈散文》(初中第4册),《谈谈小说》(初中第5册),《谈谈戏剧》(初中第6册).  相似文献   

2.
最近,教高中语文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学生遵照作者的指点,对语言用“心的锤来锤炼它们”.不料,经过一番“锤炼”后,竟发现课文中“工夫”和“功夫”这两个词用得不合规范.经统计,这篇课文中,一共用了三个“工夫”和三个“功夫”,现持有关句子摘录如下:第四自然段:“我想还是那个和尚在言语上有工夫,才能如此引人入胜.”第五自然段:“也是《西游记》的语言工夫好,能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3.
我在河北省中师语文年会上(八五年宣化)曾经提交了拙文《中师(古代汉语)常识识问题探讨》.弹指十年,中师《语文基础知识》由原来的六册书变为现今的三册,而现行第三册中《古代汉语常识》部分也作了不少修改和订正.例如:卻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写成“欲克伤于矢”(《左传·威公二年》)一句出两错的情况没有了.(原错见第六册第七十八页)然而,既然要讲古代汉语的常识,理应概念准确,引例精当且内容尽可能地完备些,依此标准衡量.仍觉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与辩明.今依教材顺序,探讨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然》第十册的《消化器官》一课中“检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这一实验如果按教材上的步骤进行,因为有许多实验条件讲得很含糊,实验操作起来不易成功。我经过反复实践,对一些实验条件进行控制,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一)初中语文第六册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对“反复”一词,注释说是“指书信来往”,似不确切。反,一义为回,归。《国策·卫策》,“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孟子·梁惠王下》:“比其反也,则冻馁妻子。”意思还是回或归。初中第三册《愚公移山》:“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高中第一册《国殇》:“出不  相似文献   

6.
《自然常识》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课程,如何在自然课的教学中运用浅显的语言正确地阐述有关科学概念是很值得得探讨的。本文就市编自然教材的第二册第6课《种子》,第四册第13课《种子的传播》,第14课《种子发芽》等章节对“种子和果”实谈一些个人看法。市编自然教材第二、四册重复出现三次有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孔雀东南飞》一诗在对“六合”进行注释时:说古时候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是不妥的。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说:“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纪,如一月二月三月等”,“至于以天干配合地支来纪月,则是后起的事”。其实,在1987年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第四册单元知识《学点古代文化常识》中也曾提到过:“古代纪月,常用序数”,只是编者在这次修订时忽略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说课例谈     
时下,大江南北都开展说课活动。的确,说课是一种在较短的时间里,较经济、较迅速地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教研活动。 为了使说课活动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研究,今年以来,我们开展了“说课——评说课”系列活动,发现了不少有参考价值的材料,举浙教版常识《怎样认识岩石》“说——评”的例子: 说:今天我要说的内容是浙教版常识第八册第七课《怎样认识岩石》。  相似文献   

9.
<正> 中学生物学教材经过长期锤炼和多次修订,已臻完善,但少数插图仍欠佳,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或错误。笔者在使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2003年6月第1版)过程中发现“神经调节”一节中,有3个插图在人类大脑皮层中枢定位上欠准确,对学生会有一定的误导。笔者经过查阅相关的人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图文并茂、趣味性很强的自然常识方面的科学童话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叙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重点说明了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教学时可作如下构想: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宋词二首”后有一道关于“领字”的题目(见高语第六册第151页),题目要求从柳永的《雨霖铃》、姜夔的《扬州慢》中找出一些“一字逗”的句式。部编《教学参考书》给出的答案是:  相似文献   

12.
问: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自然常识》第一册第十二节《风》,介绍了风的起因.但有一个问题课本上未作解释.有时夜晚,月亮周围可见一光环,人们称之为“风圈”,有经验者言:“今日风圈,明日风天”,可见“风圈”与风天是有联系的.怎样解释这种联系呢?  相似文献   

13.
课本第四册《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里有这样一句话:“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在课文后面“思考和练习”的第三道题中,问“用纸的砧,  相似文献   

14.
一、从常识中发现问题《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视野”、“丰富底蕴”,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因此编者在选编《读本》时,力求内容极尽丰富,而且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经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可能会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名家的文章经过专家的选择应该是完美无缺的。而事实并非如此。经典文章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遣词造句、语法或逻辑上的错误。因此,在学生阅读《读本》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他们敢于向名家发难,培养他们善于怀疑、批判和创新的精神。如《读本》第二册中《谈金钱》一文就存在着许多语法方…  相似文献   

15.
《千锤百炼为一“绿”》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韵味”单元的一篇阅读文章。短文讲述了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泊船瓜洲》的时代背景及作者为换一个“绿”字所经历十几次的反复修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仅就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作些考源,以求对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和毕业复习有所启迪。第一大题的第(一)题,“哄”字三个不同的读音组词,不仅见之于初中语文第二册附录《多音多义字表》,还可从第六册的《普通劳动者》、第二册的《夜走灵官峡》、《社戏》中找到。第(二)题文学常识填空中十二个小题全部出自初中、高中教材。因较简单,恕不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五人墓碑记》中“加其土封”的注释是:“修建一座大坟。土封,指坟墓。”这条注释不明我国古代文化常识。  相似文献   

18.
1996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30题第①小题是有关《四书》构成的填空。这确是高中学生应该熟知的概念 ,因为除去中国历史教材不论 ,单是在高中语文课本内它就至少出现了三次 :①第三册第十课《祝福》 ;②第四册第十五课《林黛玉进贾府》 ;③第五册第六单元知识《学点古代文化常识》。但是 ,高中语文课本编者为此所给的注释却是———“四书” ,宋朝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 ,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 ,称为《四书》。(第三册第138页注释③)事实上 ,无论是《鲁迅全集》的注释还是《辞海》或其他工具书的条目 ,…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作文·汉语》第四册现代汉语常识《句子的用途》一课,讲了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句型。在讲“由叹词非主谓句构成的感叹句”时,编者举了三个例句.其中有一例为:“哦,(我记得了。)”(括号内的“我记得了”不作考虑)笔者以为,“哦,(我记得了。)”是句子的独立成分,而不是叹词非主谓句。  相似文献   

20.
最近,教高中语文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学生遵照作者的指点,对语言用“心的锤来锤炼它们”.不料,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