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磊同学问:《母亲架设的桥》和《巴黎的桥》两篇文章中“桥”各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两篇文章看起来是写桥,其实都不是写桥。《母亲架设的桥》一文中写桥,是写人记事,以母亲架桥一事为依托,叙述母亲的勤劳和爱子之情,表达出儿子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这是一座凝聚深厚母爱的桥:它是母亲在劳动时能让“我们兄弟”走过峡谷的安全之桥;这是一座伟大精神的“桥”;是一座性命攸关的桥——由此取得一家一年的口粮;这还是一座伟大毅力的桥;不依赖别人,母亲每年要修十几回。它看得见,感觉得到,但摸不着。“桥”在文中是物,“桥”是母亲勤劳一生的见证,“桥”叫我想念母亲,记住  相似文献   

2.
【题目】有河流的地方几乎都有桥 ,无河流的地方如今也有了桥(如人行桥、立交桥等) ,而桥的形状、构造、材料往往各具特色 ,试以“家乡一座桥”为题 ,写一篇说明文 ,介绍这座桥的特点、方位、功用以及桥周围的情况。【要求】1.详细写出“家乡一座桥”的主要特征。2.分清主次 ,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3.运用两种以上说明方法 ,把概括说明和细节说明结合起来写。4.通过写“家乡一座桥”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5.不超过600字。【破题】这个题目写的是桥这种建筑物的说明文。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桥 ,写哪一种都可以 ,但只能是“一座…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汉代流行“折柳相赠”习俗,《三辅黄图·桥》云:“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折柳送别,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 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送别多了,柳条也要折尽了。邵谒《苦别离》:“朝看相送人,暮看相送人,若遣折扬柳,此地无树根。”岂止是柳条折尽了,再折下去,连树根也快折完(枯死)了。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杨柳折尽不要说了,送别人的眼泪也要  相似文献   

4.
散文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写无定法、不拘一格的,应该是情之所至,思之所到的。而初写散文的人还没有那么敏锐的感觉、缺乏成熟的笔法,没有优美的语言,他需要有一些简单的规则入格,就像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一样,此文仅告诉一些基本的走法,给初写散文的人寻一处渡口,架一座桥梁。让文学爱好者能有机会跨入文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5.
神包含情的内容、人格的内容,并借形得以表现,这为明清小说等叙事类文学的以形写神论打下了理论基础。要想使作品传神,就要做到写形、写情、写人格精神融为一体;对社会生活和人物进行长期深入的观察、体验、分析和研究,熟悉人情物理;依据人情物理设计、安排和驱遣作品人物,构思并刻画出符合生活逻辑的人物言行举止。  相似文献   

6.
从七桥问题中品味数学的思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桥问题讲的是 ,1 8世纪欧洲有一条长河 ,河中有两个小岛 ,河岸与岛屿之间一共有七座桥相互连接(图 1 )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产生了这样的问题 :“一个人怎样才能够一次走完这七座桥 ,每座桥只准通过一次 ,而且最后又回到出发点 ?”问题提出后 ,看似简单 ,但是多少年过去了 ,成千上万的人试过了 ,都没有找到答案 .后来著名数学家欧拉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 ,许多人的失败 ,引起了他的深思 ,“也许并不存在这种走法”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 ,他首先考虑到“列举法” ,但检验起来实在太麻烦 ,而且在同样的问题中 ,如果桥更多 ,那么“列举法…  相似文献   

7.
桥,这世间最美丽的“彩虹”,在唐人的诗里,宋人的词里,元人的曲里,明清人的小说里,不知出现过几多回。千古名桥一座座在脑海中闪过,而我却选择了这座普通的桥:假如我是桥,我便作这座姑苏城外的枫桥———在“我”的身下,横着一叶小舟,在旷古寒彻的霜天里,张继半倚着桅杆,独对冷月,一任寒山寺那一百单八响钟声敲进千古的无眠之中。枫叶摇摆,渔火闪烁,大地淹没在黑夜的沉寂之中。他信步走上“我”的身体,猛然,一桌酒席出现在他面前,而桌的另一面则是双手举起酒杯的李白……他二人推杯换盏,吟诗作赋,对酒当歌。他们的欢声笑语响彻天幕。枫叶的…  相似文献   

8.
正如陶渊明对“菊”,陆放翁对“梅”一样,天才诗人李白对月亮情有独钟,他以“人月相得”的诗学意兴,化月为情,借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进行自然与人情的互释、内心与外界的沟通,赋予了月亮以巨大的人格力量和哲理精神,把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的月亮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李白与月物我交融,显示出了独特的意境之美,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李白爱月。你看他,铺盏豪饮,要“举杯邀明月”;送客远行,要明月“与人万里长相随”;遥想好友,“登舟望秋月”;怀旧忆往,“卷帷望月空长叹”;就…  相似文献   

9.
文老,我国古人写离别之苦的诗歌特别多。唐代诗人李白写的《劳劳事》这首诗,我就很喜欢。他写道:“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我觉得这首诗写得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又很感人。那么这“劳劳亭”在什么地方呢?劳劳亭在现在南京市区,它是当时人们送别友人的一座亭子。在我国古代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说法。人们在这些亭子里与友人、亲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比较了《儿女英雄传》和《红楼梦》中所要彰显的“情”的不同含义。同时分析文康与曹雪芹对待“情”的不同态度。文康是将“人情”与“天理”时举,以“天理”规定“人情”,以“人情”彰显“天理”,人为地消弭了“情”与“理”之间的二元对立与矛盾冲突,并在“儿女”与“英雄”的完美结合中,走向喜剧的结局。而曹雪芹的思想则要复杂得多,简单地说,他是在“情”与“理”的对立中凸显了人生的悲剧,这也是造成两书悲喜异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许静雯 《文教资料》2013,(35):86-88
周瘦鹃是民初文坛上一个十分活跃的文人,他集报刊人、翻译家、电影评论家、小说创作家于一身,文学活动十分丰富.其翻译小说有明显的写情化与通俗化特征,反映出民初文坛的写情氛围和翻译小说报刊化的潮流,展现出他“哀情巨子”之外新旧交替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传道、授业、解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应是真善美的化身”……可见,“教师”二字包含了多少崇高而尊贵的内涵。“好教师”的概念,人各有异,我作为教师,当然有对这一职业追求的不断思考。我认为好教师应该是一座宽容的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次,他发现一个男同学拾起一块砖头想砸另一个同  相似文献   

13.
华:你好!谢谢你把《文化苦旅》介绍给我。我刚看到第八篇,便情不自禁地想向你倾诉我的感受了。我惊叹余秋雨的学问和文笔,他把每到一处的迷人、动心之景都描绘得那样淋漓尽致,他把每一处美景的历史、典故、人情风俗、发展变化都掌握得那样清清楚楚,可见他读破万卷书又那么善于思考和运用。那些挂词妙句也令我五体投地,佩服!忽然想起琼瑶书中的一句话:“好的诗词佳句都被前人写尽,我们这一代的悲哀是生得太晚,实在创不出新的佳句了。”原想,这句话是对的,如今想来,不对,文学是无止境的,岂能被前人写尽呢?笑话。佩服的还有作…  相似文献   

14.
“可记性”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的桥梁。这座“桥”,要靠教师来搭。搭得好,学生容易记,记得牢。地理课有许多知识需要记住,但因单一性强,逻辑性差,又不易记住,这座“桥”就更应搭好。如何搭呢?试谈几点意见。一、温故知新。小学地理课本上下两册,四十四课书。有三条主线:第一条是认识地球;第二条是认识祖国;第三条是认识世界。这三条主线不是平行的,也不是交插的,而是重合的。它们的关系是:祖国在世界之中,世界在地球之上。这就是说,有相当  相似文献   

15.
家有股事     
家有股事,这个“事”当指股市的故事,写好不易。要熟悉它,要了如指掌,像“外婆”一样对股事全身心地投八。习作用神态、语言的描写,将“外婆”从上午到下午,直至晚问的对股情的关注,从一人到证交所炒股,直至邀全家一起评议,写得绘声绘色,“外婆”的形象跃然纸上。老人炒股,作为一种消遣,他们乐在其中,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6.
汤飞燕 《考试周刊》2011,(65):20-21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注:南浦,泛指送别之处。)这是宋朝范成大的诗歌《横塘》。诗歌前三句写了送客之地的景物,年年送客的横塘.已经揭示离别之意,但在末句诗人并没有直接抒发离情别绪。只是把眼前看到的开阔的横塘缩小到与离情别绪更直接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上,颇具神韵。细雨像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用景物做结,从而烘托离别之情。  相似文献   

17.
“连接”与“联结”。这两个词同为动词,它们的区别在于“接”和“结”。“接”的含义是衔接、接触;而“结”的含义则是结合、拴结。比如我们说两座山连在一起,就写“连接”;要说有一座桥把两座山联起来,就写“联结”。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以他的深情睿思铸就了<红楼梦>,该作写尽人情百态、冷暖炎凉,是一部挖掘不尽的文学巨著,小说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一个众美夭亡、情爱凋殇、家族毁灭的悲剧世界,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世情悲剧.  相似文献   

19.
比喻三题     
比喻要“长途贩运”诗人流沙河批评有些年轻诗友:“比喻春草总是‘碧绿如茵’(茵是草席),不但陈腐,而且喻体(草席)距离本体(春草)太近,短途贩运,殊少趣味。”他十分欣赏李煜词作设喻的新奇:“李煜懂得比喻需要长途贩运,他用春草比喻乡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春草与离恨相距何远啊。”(《流沙河诗话·喻象》)大凡有创造性的诗人,其取譬设喻总是力避俗见、独辟新径,将语境遥隔,似无关联的两类事物借助想像力巧加融合,妙句一出,既在人意料之外,又入于情理之中,贻人奇趣。例如:①欲知垂岁尽…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水城,它是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故乡,此人曾于中世纪访问过中国,是忽必烈的宠臣,至今,欧洲人还说,制作冰激凌的原始方案,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威尼斯的。威尼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它是建筑在117座岛屿之上,连接这些岛屿的,有数百座形态各异的古老小桥,而包围及分割这些岛屿的,是100多条“市河”。在威尼斯,“重楼深处有舟行”的神秘景观,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那些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楼房,底座都直接插入水中。游人们乘坐的两头尖翘的小船叫“贡多拉”,可以从177条河流中慢慢漂过,一边感受水面的微波荡漾,一边可以瞻仰别致的廊桥和各具特色的景观。“贡多拉”的掌桨人是一位戴宽檐帽的当地小伙,他会告诉你,哪幢房子是马可·波罗的故居,哪座房子是莎士比亚名剧的拍摄点,哪座廊桥通往当年的威尼斯监狱——这座桥叫“叹息桥”,当年,被判有罪的人路过此桥,都禁不住长叹一声。“叹息桥”由此得名,并成为威尼斯的著名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