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评是一剂良药,但是否良药都得苦口?批评是老师的苦心,但苦心是否能熬出不苦的药来?  相似文献   

2.
宁安连 《湖南教育》2002,(21):53-53
批评,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式,但并非所有的教师都会运用它。古人虽有“忠言逆耳利于行”之说,但笔者认为,既是忠言何必逆耳,批评也要讲究艺术。那么,在教育实践中,怎样体现批评的艺术呢?一、从优点入手,间接地提醒学生的错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教师批评学生时,若首先对学生的优点、长处加以肯定,然后再用提示、暗示、对比等方式自然委婉地把话题转到学生的问题上,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二、要注意批评的场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一般来说,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如果教师的批评不分时间场合,不仅不会被…  相似文献   

3.
刘凯 《四川教育》2001,(1):18-19
学生的操行评定和学生的期末评语,历来被人认为是学校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多年来,由班主任老师操持这两项活动,已是习惯成自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不少教师开始认真思考,应该怎样做才更能适应素质教育?本期,我们刊发了两篇章,一是主张操行评定中也要强调教育的“互动性”,要在这项工作中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二是主张评语由各科教师来写。我们认为,这样的新思路无疑是有益的,评语能不能不写?评语能不能由学生自己写?操行评定的项目和评价标准能不能由各校甚至由师生自己来确定?再想开去,对学生的评价能否由学校、各科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部门和人士共同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能否模糊一些、个性化一些?这些都值得我们再深一层地进行思考。推而广之,不只操行评定和评语拟写,学校教育教学的好多问题,是否都可以对以前、现在“习以为常”的东西进行审视,以便在现在和将来能有更多一些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批评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方式。然而,批评不是感情用事,应是理性的批评、公正的批评、艺术的批评,这样才能达到批评教育之目的。有的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在办公室里大声怒斥学生,声色俱厉,犹如暴风骤雨,这就极易造成过失批评,这种批评虽然能泄自己一时之怒气,得一时之痛快,但难以达到使学生知错就改的目的。如何避免过失批评呢?笔者认为,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吴金姣 《教师》2012,(33):17-17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更不用说我们的学生了。面对学生犯错误,如果批评得当,就会使问题迎刃而解;否则,不但问题解决不了,还会使师生之间的矛盾激化,甚至使学生产生敌对情绪。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批评技巧,有效地发挥批评的积极效应。怎样的批评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班主任工作积累的几点经验:一、批评要坚持原则,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相似文献   

6.
阳集金 《湖南教育》2006,(11):24-24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批评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方式。然而,批评不是感情用事.应是理性的批评,公正的批评,艺术的批评,这样才能达到批评教育之目的。有的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在办公室里大声怒斥学生,声色俱厉,犹如暴风骤雨,这就极易造成过失批评,这种批评虽然能泄自己一时之怒气.得一时之痛快,但难以达到使学生知错就改的目的。如何避免过失批评呢?笔者认为,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个别谈话是批评教育学生的有效方式,看似人人都会,但要进行一次有实效的成功谈话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常看到有些教师声嘶力竭地批评教育学生,学生却表情木然、无动于衷,结果是教师要么祭出“体罚”这一法宝。要么失望之余、放任自流……显然,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那么,教师究竟要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提高谈话教育的实效呢?笔者以为首先教师要摆正位置,二要讲究技巧,三要把学生看作天使。  相似文献   

8.
时下,由于教师的批评不当,引发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对抗的事例比比皆是;它不仅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恶化了师生关系。因此人们对传统的以“严”字当头的管理模式产生了怀疑,在教育中对学生的批评也越来越不被认可,许多教师感觉这个尺度很难把握,甚至提出了“我们能不能批评学生?”。“该怎样批评学生?”的疑问。其实批评作为教师运用语言手段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方法。只要得当,学生会乐于接受,并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简单谈谈对批评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批评的艺术     
批评学生也要讲艺术?或许有人会觉得很可笑,批评就是批评,还讲什么艺术,更何况对象是学生。其实,批评和表扬一样,都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只是批评容易伤及学生的自尊,引起学生反感。如何把握批评的分寸,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讲究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一味的赏识、表扬、鼓励,只会让学生过分相信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甚至极端化。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批评是一门艺术,每位老师都要悉心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杨源 《现代企业教育》2008,(10):171-17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学生?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必须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有一定的可行性教育,是激励也是规范,表扬、批评、鼓励、惩罚什么都要有。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也得用到批评。  相似文献   

12.
宋炎玲 《河南教育》2005,(11):42-42
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 有人认为教师无权惩罚学生。尤其是在推行赏识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这样才能激励他们进步。所以不能批评芎粤生。更不能惩罚学生,因为批评和惩罚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而有人提出,我们每个人走上社会后都会因为做错事而受到相应的批评和惩罚,为什么学生在学校就不能受到批评和惩罚呢?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如果能,应该注重什么问题?如果不能,怎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请您对此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13.
面对此情此景,教师不妨学着去面对。 面对自己。值得思考的是:这样的批评方式是否有效?显然,如果孩子从心里认同老师的教育方式的话,他也不可能会随便写写,当老师去教室质问和训斥的时候,更不可能理直气壮地拒绝重写;如果老师能了解到学生不仅讨厌“检讨”的这种方式,更厌恶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老师的批评,  相似文献   

14.
钱萍 《考试周刊》2011,(68):215-216
批评教育是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但是在这个教育活动中,很少有教师会去思考,自己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是否会伤害学生.是否达到了教育目的。本文指出,在进行批评教育时.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心灵,即实施绿色批评。  相似文献   

15.
马圆圆 《考试周刊》2012,(56):188-189
只知表扬不知批评,是不是就是同学们眼中的"好老师"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连小孩子都知道:"老师对我严格是对我好。"老师怎能不了解光表扬不批评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做法呢?在班主任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表扬和批评应该占有相同的分量,不能厚此薄彼。那么,什么是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呢?怎样进行批评教育呢?  相似文献   

16.
刘海 《贵州教育》2010,(22):22-23
批评学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之一。当前,受社会上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上不少新问题在不断出现,学生中许多新情况在逐渐发生,素质教育在一些地方仍受到部分教师曲解,不少教师慨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于是,部分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了(尤其是“学困生”)。面对当前的教育,教师要不要批评学生?怎样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17.
曹熠 《宁夏教育》2013,(4):50-50
爱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学生,是衡量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教师要乐于和善于读书学习,不断丰富学识、加强积累,才能通过实践不断锤炼自己的教育艺术,达到“寓乐于教”。我欣赏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否都很爱自己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18.
朱永兰 《青海教育》2014,(9):107-107
时下教育界兴起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那就是赏识教育,即注重发掘学生的优点而忽视其缺点。然而,常言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笔者认为,赏识教育诚然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但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应恩威并施,适当的批评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和反思,从而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然而,批评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极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所以说苦口良药学问深,作为教师,我们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讲求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董义民 《天津教育》2003,(10):21-2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生理和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的学生来说,犯错误更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使学生能心悦诚服地认识和改正自己所犯的错误,并能从自己的错误言行中吸取教训,教师的教育方法是关键。众所周知,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最常用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手段。但是,良药苦口,批评总不像表扬那样容易被学生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要讲求原则。笔者认为,以下几条原则,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格外注意。一、辞达而已矣———数量原则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他们好奇…  相似文献   

20.
批评是一剂良药,但是否良药都得苦口?批评是老师的苦心,但苦心是否能熬出不苦的药来?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