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适应新世纪科学技术竞争的挑战,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始注重对学主创造性思维素质的培养,为构建理想的智能结构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创设氛围培养创遣性思维素质,教师首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热爱学生,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内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研究数学时的"心理自由"租"心理安全"。这样,才能较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时,先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自我介绍今年有几岁…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培养中的“猜想”海伦市第五中学于波在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时,特别需要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去创造、去探索的环境,即创设一种科学探讨的氛围。这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十分有利。我体会,在创设科学探讨的氛围时,首先应鼓励学生大...  相似文献   

3.
<正>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在教法与学法指导中实施。下面结合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发扬民主氛围,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必须彻底摒弃以下几种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为创造性而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问题情境,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  相似文献   

5.
贯彻新课程标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通过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思维境界;营造和谐、民主、快乐的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使其“言之有理”;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创造思维是指主动地、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它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每个人身上都具有这种潜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一、创设氛围,培养创造思维的敏锐性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首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性的情境和氛围。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多思考,让学生多提问,允许他们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如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时,题目要求从表里看到一些有趣的排列,看谁发现的规  相似文献   

7.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技术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等几个方面,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激励学生克服对创新的神秘感,树立创新的信心,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创造愿望、创造动机、创造精神。落实到数学教学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创设情景,营造创造的氛围。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尤其是要营造一种创造的氛围。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灵活的学习素材,给学生创设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一个想象的空间,在这个广阔…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讲究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影响等创造性思维的一些主要因素入手。一、营造和谐氛围具体来说,我们可通过如下手段,营造一个和谐、自由,又充满探究热情的学习氛围。激趣。在上课开始时用极短的时间说清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胆。让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调控。灵活把握课堂心理的变化,尤其要善于调控焦虑度。过低的焦虑会使学习个体缺乏兴趣,过高的焦虑则会抑制思维。教师可采取多方设疑调控前者,顺应心理、减…  相似文献   

9.
中学数学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要让学生会学,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师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并引导他们以创新的精神学习知识。在此基础上,再为学生的发现创设探索情境,让他们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这样的“创造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笔者认为,在数学活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心理换位”,展示教师思维的全过程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模仿教师的思…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变学生“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是每个数学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大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四点做法。一、创设情境,启发创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创造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问题情境,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提问,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事、物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运用数…  相似文献   

11.
江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数学,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应该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儿童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已成为当今数学教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已经走向生活,走进课堂。它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还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索多种教学策略,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现代教育工作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具有创造性和创新精神。一、创设“数学思维情境”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能够促使学生多向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开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一策略的使用,对于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教学二年级“6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动手摆小棒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为引导学…  相似文献   

13.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而创造性又是每个儿童普遍具有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能否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教师的博学和教学艺术密切相关。教师如何采用最佳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呢?下面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异“创设情境”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条件,促使学生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而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培养求异思维的重要途径。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练习课,  相似文献   

14.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创造性思维又是创造力的核心,而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环境,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通过放手操作、合作交流、发散思维训练、大胆想象等策略来充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从不同的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了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问题,即数学教学要标新立异;改变教师观念,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环境,完善新评价标准,注重抓学生基础及能力培养;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把学生引人一个多思、多同、多变的广阔思维空间,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感到应从三方面入手。 一、创设氛围,激发创新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扬民主,营造富有创造性的气氛引导学生多思,让学生多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使他们无拘无束,敢想敢说。如在教一册“4的认识”时,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情境。刚上课,我把自己事先剪贴好的动物挂图贴  相似文献   

17.
数学概念索然无味、机械呆板,传统的数学概念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缺乏创造性,师生品尝不到数学带来的精神喜悦,更谈不上创新。那么,怎样克服这一现象,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一、巧妙引入概念激发创新兴趣兴趣是一切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的学习兴趣。就概念课而言,从概念的引入就应做到扣人心弦,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的角色。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针对同学们学过“能被2、5整除…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良好情境,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给学生创设数学课堂活动空间和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赵华兰 《西藏教育》2013,(12):32-33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保持微笑,态度温和,语言亲切诙谐,以充满期待和鼓励的目光望着学生;以充满激情的话语启迪学生;  相似文献   

20.
凸显思维过程 培养思维能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思维活动的情境,通过学生“说”、“动”、“辩”等思维活动,对数学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