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科层制组织的学校,管理者权威是不可或缺的。以工具理性而言,管理者权威可以通过指令和物质诱因为主的管理方式,依赖规章制度、物质刺激等"显性模式"获得;但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作为社会专业性组织的学校管理者权威,应当以促成教职工认同管理者秉承的办学理念为目标,建立双方合作—激励关系为指向,通过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和工作方式等认同的"隐性模式"来构建。  相似文献   

2.
高校管理者权威对提高高校管理效能具有重要作用.鉴于目前高校管理者权威在学校师生和社会中有所缺失,本文针对种种缺失现象,分析了管理者权威缺失的成因,并从行政权威、学术权威和道德权威三个方面着手,提出高校管理者权威的重建对策.  相似文献   

3.
积极的学校文化重在建设,而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校长是学校的领导和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而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物质文化的创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学校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积极的学校文化重在建设,而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校长是学校的领导和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而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物质文化的创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学校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6.
学校道德教育权威指的是,学校道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使受教育者接受这种教育的威望和力量.从道德的信仰化倾向、学校道德教育过程的矛盾以及道德学习的心理规律等方面分析,理性的学校道德教育权威是必要的.现代社会的权威认同方式以及人们对道德权威的认同程度是影响学校道德教育权威的现实因素.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理性权威要从道德教育主体权威、知识权威和环境权威等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7.
8.
9.
学校自其产生之日起一直被人们推崇为知识的殿堂、培育人才的场所,并因此而享有"至高无上"的教育权威地位。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学校的教育权威却受到了来自理论领域和社会实践领域等多方面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学校教育要从理念和操作这两个方面努力增强自身的感召权威,谋求制度性权威与感召权威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管理中,人文性管理是与理性管理对立的。理性管理强调制定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和量化标准,约束、规范和评价教师工作,注重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教师,即“以制治校”;而人文性管理则表现为主观精神世界中与理性因素相对的方面,包括意志、直觉、无意识、态度等情感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权威的合法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权威是教师所拥有的一种合法性权利,其合法性的基础在于国家、俗民社会以及学生的认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以及公共舆论表达其意志,形成教师的制度权威;俗民社会经由文化传达“尊师”思想,使教师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权威;学生的向师心理以及对知识的推崇,使教师的个人权威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发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诉求以及教学模式的"程序化"使用等,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角色权威和感召权威呈现出退隐形态。但在学校生活实践场域,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熟度呼唤教师的智慧权威;师生关系民主化要求重新解读教师的角色权威;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需要教师继续发挥感召权威。这些赋予了教师权威存在的合理性价值。鉴于此,拟尝试通过"外发型"法理性权威与"内生型"专业性权威这两种路径来实现教师合理性权威的重塑。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系统子系统的教育,因其对人和社会的特殊作用而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外迫的社会转型使中国的学校系统发展呈现出独特的嬗变路径。探讨其独特路径对于我们目前探求教育的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教育功利化现象审视:工具理性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社会学理论分析发现,由于教育功利化现象的存在,人们依据功利的原则来评价、衡量教育行为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并日渐忽视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进而背离了教育的本真意义.纠正这一偏向的最佳途径,是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进行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权威是学生对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发自内心的敬重而生成的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但当前学校德育只注重对学生外在的纲常礼仪和行为规范的机械操练与背诵,忽略了对其内在心灵品质的培养,使得道德本身所固有的权威被遮蔽或消解。究其原因在于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性和道德意义的异化。因此,学校德育只有回归对学生个体生命意义的关照和德性的养成,才能让道德本身所固有的力量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课堂教师文化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教师运用权威支配和控制学生。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重新检视课堂中的师生活动,反思课堂的观念与认识,为课堂提供新的定向,这些都是课堂教师文化变革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7.
近十多年来,入学准备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领域,但人们的视角和观点不同。文章试从入学准备的价值、内容、途径入手对其进行探析,以更科学地认识入学准备问题。认为入学准备具有促进儿童适应和发展的本体价值,并具有衍生的社会政治经济价值;入学准备要从儿童的身体、社会性、学习态度、语言、认知与知识学习几方面进行;通过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使儿童成为"准备好的儿童"。  相似文献   

18.
被奉为民主主义先驱的卢梭其政治哲学却蕴含民粹主义倾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本是政治哲学中不可或缺的逻辑支点,卢梭却彻底排斥工具理性,以价值世界颠覆事实世界,建立起应然的理想国。他以独特的联合契约形成了抽象的公意,成为民主主义的理念基础。但公意支配一切,个体自由在公意中沦落,制度在公意中缺失,使民主主义有从理性走向非理性的可能与倾向。  相似文献   

19.
权威是植根于人类社会的一种使人信从或服从的力量和威望,其实质是社会生产状况、社会关系状况以及人自身全面发展状况的反映。中国权威观的历史形态是多元的和流变的,大致可以将其概括为德治权威观、法制权威观和变法改制权威观。中国权威观的发展演变,呈现出由内在道德的自修性权威向外在的制度强制性权威转化的发展脉络。社会权威的发展呈现出以制度权威为主辅之以非制度权威的趋势,并将形成为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转型时期我国的政府权威重塑关键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政府也需要通过非制度性权威形塑来完善执政方式、转变管理方式,增强感召力和影响力,引领人民群众共同完成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发展轨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公共行政发展中交替成为关注的焦点。以效率主义为核心的工具理性,在行政学建立之初就被确定为行政业务追求的主要价值。从公共行政剖析到效率主义的弊端,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主张行政学应更多的关注公平、公正、民主等价值。以市场化和工商管理手段为主要特征的新公共管理似乎又回到了"效率中心主义"。如何找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公共行政发展中的平衡点,规范行政学科学地发展,是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