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养了十几只小蝌蚪,它们的皮肤又黑又亮,在水里像一个个会移动的小逗号。小蝌蚪有大有小,体积各不相同。它们头很大,头下长着一张又宽又大的嘴巴,眼睛又圆又  相似文献   

2.
经过高三一年的复习准备,每个高三学生应该说都已经基本掌握了高考所要求的知识内容。当然不排除因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的计划性不够、自控能力欠佳方面的原因,而造成至今仍感觉心里没底的现象。虽然经过一年的拼搏,高三生的知识水平、学习程度已基本定型,但如果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作一个较为科学、有效的安排,短短的最后一个月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以最佳的知识状况、身体状态、竞技状态迎接高考的最终到来。  相似文献   

3.
美国"高考"的"前哨战" 都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的战场". 从高三开始,矿矿就被数不清的考试折腾得上蹿下跳,他感叹道:"我觉得,美国的高中阶段有点像中国的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一词系外来词,由日本人发明。早在我国唐代,由于国力强盛,文化、科技发展很快,东边的日本政府就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由于遣唐使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呆很久,所以日本政府第二次派遣唐使来中国时,还派遣了“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以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而“还学生”则是指在遣唐使回国时随之一起回国的学生。后来,“留学生”这个词就一直沿用下来,现在凡留居外国学习的学生,都称作“留学生”。何为“留学生”?@张胜年  相似文献   

5.
高曼 《教育》2006,(12):57-58
近年来,随着教育视野的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于是出现了众多小留学生走出国门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暂且不论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否会给孩子带来诸多不适,家长们在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出国门之前,是否作过一番理性、辩证的思考呢?  相似文献   

6.
7.
高曼  杨柳 《教育》2006,(23)
近年来,随着教育视野的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于是出现了众多小留学生走出国门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暂且不论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否会给孩子带来诸多不适,家长们在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出国门之前,是否作过一番理性、辩证的思考呢?缺少压力的留学生活2004年9月,我带着儿子范范在亲人朋友的一片反对声中出国留学了。而2006年7月,在大伙的一片惊讶声中,我和范范又移回到了国内,成了“海归”。范范今年刚刚15岁,在加拿大生活两年后,已经从一个小男孩儿迅速长大成了一个高高大大的小男子汉。不少人对我们的回国想不通,他们说加…  相似文献   

8.
最近,杭州举办了几次小型留学咨询会,结果几乎场场爆满。几乎每次咨询会,笔者都发现拥挤的人群中有很多是中小学生模样的人,陪同来的家长,看起来也都是一般的工薪阶层。据了解,近几年来,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其数量甚至已经占到留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在一些大城市,许多家庭无论有无经济实力,都要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出国。在国外留学的花费是巨大的,一个孩子出去,就意味着家长每年要投资少则十多万,多则几十万人民币。这同时也意味着,全国的民间教育投资每年都将有几十个亿流入“洋学校”。面对一发而不可收的“小留学…  相似文献   

9.
那一年,我还不满7岁,在北京和平街二小刚刚读完小学一年级,就跟随妈妈一起去了加拿大,探望那里读博士的爸爸。在加拿大从二年级开始我一直读到现在的十年级,所以,从中国大陆去加拿大留  相似文献   

10.
那些作为独生子女的同学们,在大人眼里,是够幸福的:可以独享一切,可以无理取闹,可以袖手不干任何家务。可是,同学们却说自己也有好多的不如意:在家里,没有同伴一起做游戏,没有同伴共享快乐,没有同伴分担痛苦。于是,社会看到了同学们的缺点:以自我为中心,只知被人爱,不懂关心他人;自主、自理能力差,自己的事自己不会干;交往能力弱,对别人、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等等。这些本不是同学们的错,如果不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果有同龄人日夜相处,这些缺点还会有吗?也许,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比如找个伙伴。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07,(3S):3-3
3月1日,黑龙江黑河逸夫中学迎来一批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第十四中学的10名同学和两名老师,此举拉开俄罗斯中国年中俄边城两校双语教育交流活动的序幕。据悉,俄罗斯留学生将在该校进行为期15天的学习生活。图为中国教师辅导俄罗斯中学生上微机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由于父母远赴澳大利亚求学,一批稚嫩的“小留学生”也随之来到了这块广阔、富饶但却十分陌生的土地。不同的语言、风俗、人情以及所有陌生的东西,一下子展现在他们的眼前,这对于东方文化还没有深深根植在心中,却又受到西方文明猛烈冲击的孩子们来说,将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7,(7)
3月1日,黑龙江黑河逸夫中学迎来一批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第十四中学的10名同学和两名老师,此举拉开俄罗斯中国年中俄边城两校  相似文献   

14.
从小到大,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但是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记得那是我上四年级的时候,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和几位同学一起跳皮筋。突然,有一个学前班的小朋友跑来捣乱,把皮筋扯来扯去,都快扯断了。我们好言相劝,他就是不听。我忍无可忍了,走上前去推了他一下,没想到他打了一个趔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从不同的媒介听到或看到一些对中国基础教教育现状的评论。这些评论无外乎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多么多么失败,别国的基础教育是多么多么成功。比较得最多的是中国与美国,总是围绕着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国籍展开种种讨论;中国与日本,千篇一律地揪住中日夏令营那件事来大做文章。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总是对这些评论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在长他人志气,灭  相似文献   

16.
所谓“小留学生”,是指那些持有F-1签证,远离父母在国外中、小学校就读的中国学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许多国家认识到了中国教育市场的潜力,不断放宽政策限制,以吸引更多的中国学  相似文献   

17.
很多家长重视孩子品格的培养,想塑造孩子勇敢、坚强面对困难的性格,而不想让孩子学着逃避.这本身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很多时候的确是需要直面困难、障碍,不能逃避.比如学习成绩下滑就放弃了,那怎么能行?比赛还没结束,有点儿顶不住就要退赛,也不可能啊! 但是某些情形下,我提倡不必直面,或者不必着急直面困难、障碍.这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智慧,是顺乎心理的规律,或者是人之常情. 有时避开是一种智慧 案例一:周末,孩子去学跆拳道,那里有一个比他大一岁的孩子喜欢找我儿子玩格斗.我儿子喜欢模仿电视里的武打人物,摆些动作,这就是玩.可那孩子总动真格的,拳打脚踢.一连几天,我儿子都输了,他很气愤.遇到这样的伙伴,让孩子硬碰硬,怕他受伤,让孩子躲避我又不想给孩子传递逃避的观念,该如何引导我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18.
黑色小精灵     
正在我们初学写字的时候,铅笔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种可以反复擦写笔迹的书写工具为我们节约了不少纸张。如今,当我们大多数时间使用钢笔、圆珠笔的时候,不妨再回头看看铅笔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9.
近来在电视中,常常听到人们用“七月流火”来形容七月盛夏炎热似火。在一些节目主持人口中或歌词里,出现了“七月流火、暑气蒸人”、“七月流火,三九严寒”之类的说法(如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等栏目)。然而,时下这种普遍的理解却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七月流火"的解释,学术界存在争议。文章试图从表述方式、古代历法、立论依据、诗的表现力和古代气候等方面论述"大火星说"的不妥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