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年儿童研究》2011,(9):58-58
我朋友的孩子6岁,每天在爸爸的要求下背诵“国学”,已经背完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背了一部分,开始背《道德经》。这个爸爸的做法家人都反对,觉得孩子太累了。这个爸爸向我求助,希望我支持他。而我自己一直不知道给他什么样的答案,应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下面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纽约中文学校的汪老师在黑板上写道“胡霁光大哥哥的中国心”。胡霁光大哥哥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最近,他辞去美国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工作回中国去了。回国前,国内《孩子天地》的海外通讯员采访了他,请他对《孩子  相似文献   

3.
正Preface我们要信任孩子的审美感受力和理解力,相信绘本中那些对心灵成长有帮助的信息,他大都能够得到。这也督促我们,要给孩子出版真正的好绘本。我经常被家长们问一个问题:给孩子讲了很多绘本,可是好像看不到孩子有什么收获。这次,我想根据我自己给孩子们讲《拔萝卜》的经验,谈谈孩子在阅读了这本绘本故事后有什么表现,有什么收获。在众多的《拔萝卜》绘本中,我要推荐的是由俄罗斯的阿·托尔斯  相似文献   

4.
读了《幼儿教育》1994年第5期《科学养育很重要》一文,我觉得写文章的这位母亲很了不起,也很辛苦,她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长,真是什么都想到了。因而使她的小宝宝从小就养成了不挑食、按时起居等好习惯,很值得我们做母亲的仿效。但是,文章中也提到“在孩子一岁时就给他买了一套餐具,每天用他的餐具喂他吃饭,当他会自己进食时,又给他安排了适合他的  相似文献   

5.
于素梅 《中国教师》2013,(19):79-80
去年,儿子临近高考的那段时间,孩子和我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焦虑。无意中与一位好友聊起此事,他给我推荐了一本书——《中国传统文化教你应对考试焦虑:考出最好的自己》(以下简称《考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6.
2000年我在国内的时候曾给一个朋友的孩子翻译过留学资料。当时,他的儿子读初中二年级。这位朋友想把儿子办到加拿大。他说他儿子上的是普通中学,在班上成绩只是中等。现在国内考学竞争激烈,他担忧将来儿子考大学,甚至考高中都是问题。把孩子送出去读几年书,拿个洋学历,英语肯定也比在国内学得好,将来再回国,比国内的大学毕业生有优势。他说他能给孩子提供一年的生活费和学费,以后就靠他自己打工了。他还说,国外的孩子不都这样吗?在加拿大大学里学习工作的五年,我见过无数的小留学生。我曾跟其中一些人很熟悉,但后来他们渐渐都消失在我的生…  相似文献   

7.
《家教博览》杂志每月都象一个老师,一个朋友一样给我带来新的知识,解除我在教子中的困惑。在我的生活周围,和我一样在家做全职妈妈的很多,由于她们本身的知识匮乏,孩子总是放任不管。我自己虽然只是高中毕业,但几年来我不断学习,摸索,现在自己的孩子在他同龄中还是比较出色的。但我常常感到知识的不足,又不知去请教谁。参加了这次刊大学习对我确实是一次提高,让我更加了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前觉得教好孩子是自己家的事,可现在我的动力更大了:孩子是社会的,教好他是对他负责任,更是为社会出一份力。怀孕时我就买了一套教…  相似文献   

8.
记得小时候,儿子是个爱哭爱闹的“野”孩子,整天跟一群小孩子到处胡闹,玩到酣处,连饭都忘记吃。但我们看不出他有什么真正的兴趣爱好。于是,我跟爱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帮孩子培养一种爱好。可是让他爱好些什么呢?我们着实费了一番工夫。一开始,我们想让孩子学习弹钢琴或绘画,可是小家伙怎么也不肯配合,说自己没有艺术细胞。于是,我们又决定让孩子学习文学。我们并不指望孩子能靠这个吃饭,只是想让孩子陶冶一下情操。我们给孩子买了很多书籍,像《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鲁滨逊飘流记》、《少年维特之烦恼》、《巴黎圣母院》等。可是…  相似文献   

9.
说起我家的周末晚会,还是在孩子三岁那年开始的。当时只是出于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谁知一搞就是十几年,给我们三口之家带来了幸福和欢乐,同时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这是周末家庭晚会现场。孩子第一个出场。他不假思索,胸有成竹地开始了自己的节目。他说:“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孩子和羊》。从前有一个孩子在山上放羊,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优化教学就是借《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活动的权利、活动的空间,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情境中获得体验,在具体可操作的活动中感受道德真理,形成道德理念,化为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塑造完整的人,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每个人真正成为他自己。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我是《父母必读》杂志的老作者,也是老读者。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给《父母必读》杂志写文章,也翻译过文章。今年是《父母必读》杂志创刊40周年,我非常高兴地看到《父母必读》杂志在提升中国父母的素养、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帮助父母成长等  相似文献   

12.
上期的“本期关注”《该不该打孩子》中曾经提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发生了一起惨绝人衰的悲剧——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活活打死!据死者的父亲在法庭上供诉:“孩子在认字时不用功,辜负了我们的一片苦心。我打他是为他好!”这出悲剧虽然是个别且极端的,但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除了识字、数数,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  相似文献   

13.
爱园先爱师     
孩子15个月便进了托儿所。虽说是“老兵”了,可他一直怕接触老师,怕上托儿所。为了能让孩子顺利进入幼儿园,首先得树立老师的形象,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亲近感。 我们经常和孩子做角色游戏,我和爱人扮小朋友,让孩子扮老师,启发孩子编故事讲给我们听,教我们唱他自己跟着磁带学的儿歌,如《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等。待孩  相似文献   

14.
吴洁 《父母必读》2011,(3):10-10
我家宝宝已经3岁多了,订阅《父母必读》两年了。2011年第一期杂志到了,我像往常一样,一篇不落地翻看着。一篇名为《养育观念辞旧迎新》进入我的眼帘,仔细读完后我发现,自己以前的好几个养育观念都是不对的,比如孩子拉肚子时不敢给他吃东西,怕他拉得更厉害。  相似文献   

15.
上午和远在美国的一个同学在QQ上聊天。他说他的儿子正上小学二年级,上周他刚收到儿子班主任苏珊小姐的一张便条,是给学生家长留的作业,希望家长们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天分,然后写一篇《我的孩子有什么天分》的短文由孩子带回学校。  相似文献   

16.
我的孩子很爱读书。5岁半的他已能阅读很多文字,理解力也较强。孩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得益于我们从小对他的培养和熏陶。 早在孩子1岁的时候,我们就常给他买书,主要想让他从小就拥有自己的书籍。那时候,他把书当玩具看待,我们就给他买撕不坏的手掌书。这些书画面鲜艳,文字不多,而内容基本都是经典、美好的童话故事,比如《丑小鸭》、《野天鹅》等。孩子的小手托着小小书,像模像样,虽然有时把书都拿倒了,还经常对书进行破坏,但我们认为,这都不要紧,在折腾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对书的感情、感觉呢。  相似文献   

17.
一浪又一浪的留学热潮冲击着我们日常生活。很多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而送孩子出国的愿望中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为了毕业后能找一份好工作,挣大钱。而其他方面的思考,有不少家长则是模糊的、盲目的。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小书——《我是韩国人》。这本小书出自一个韩国小留学生申世庸之手,它给了我们许多启迪。我们从书中选摘了部分内容,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8.
一个小学生渴求知识,喜爱课外读物,可这却恼了他爸爸。一天,爸爸雷霆大作,一边训斥,一边把孩子的读物烧去。孩子伤心极了,捏着纸灰,滚动着泪珠给《孩子周报》写了篇倾诉心曲的稿子:《爸爸,息怒》。——听周报编辑小檀给我聊这件事时,耳边似乎响着孩子的抽泣声……六十多年前鲁迅先生论过怎样做父亲的问题。他说:“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一一爱不周到的如鱼类之外,总是挚爱他的幼子,不但绝无利益心情,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让他  相似文献   

19.
正不久前,我收到了校长特意给每位老师购买的《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拿到此书,我一口气便把它读完了。读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语句、观点在脑海中不断浮现,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罗恩老师说,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地方,"如果让孩子喜欢上你的课堂,那他  相似文献   

20.
爱是相互的     
张淑艳 《山东教育》2005,(16):17-17
今天,我批王晓昊的作业的时候,发现他又给我留作业了,他这是第四次给我留作业了。记得他上次留的作业中有一条歇后语是“赶车不用鞭子”,我一直不知道谜底是什么,当他告诉我谜底是“拍马屁”时,我笑弯了腰。我问他在哪儿弄了这么一条歇后语,他说在书上看的。是的,从他给我留的有关诗的作业中,就足以发现他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他读了《唐诗三百首》《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