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原大学学报》2017,(2):68-72
方方在其新作《软埋》中延续了她小说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对自为与他者的关系、选择与自由的内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关注和思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与选择、彼此之间相互矛盾的关系与萨特存在主义的相关理论相印证,而作者方方在实现存在主义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超越。  相似文献   

2.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的现实意义、困境及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人格理念及近代培育新人理念的继承与超越。在其理念中,"平民化"与"自由"的概念是极富时代意义而又内涵丰富的。文章强调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把自由个性与历史必然性、社会责任和谐统一起来,这构成了构建和谐社会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一个重要的主体性条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教育思想与卢梭教育思想之间存在着继承又超越的关系,这种关系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目的上,马克思继承了卢梭提出的"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的观点,但在对人的理解上,马克思实现了从卢梭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超越;二是在教育理念上,马克思继承了卢梭所提出的人的自然发展观,但又把卢梭的个人自然发展观发展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大学理念一直是古今中外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不懈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大学和大学理念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地诠释,发表了许多见仁见智的看法。德国"现代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提出了教养、科学、自由、寂寞的大学理念,特别是他独树一帜地阐释了寂寞与自由是大学全部外在组织的依据,对欧美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论证了大学守持寂寞、享受自由的重要性,同时也阐述了大学超越"象牙塔",走出理想国,保持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必要性。既要坚守"大学的寂寞",又要走出"寂寞的大学",大学要实现"坚守寂寞"与"超越寂寞"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自由"、"平等"、"民主"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奉行的基本价值理念,所谓"自由民主制度"便是由这些理念所规范的制度体系和组织机构.由于自由民主对资本逻辑的深层依附关系,自由民主制度在当代世界陷入了普遍的困境.自由民主悖论的实质在于:资本逻辑催生出形式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和民主,但同时又促使它们不断地走向自身的反面,走向实质意义上的不自由、不平等和不民主.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看,自由民主的理念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自由、平等和民主,正是因为它本身就扎根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从而无法超越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和限制."自由民主"本身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资本逻辑催生出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基本理念与制度体系,同时又将它们推入深刻悖论之中.  相似文献   

6.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人格理念及近代培育新人理念的继承与超越.在其"平民化自由人格"理念中,"平民化"与"自由"的概念是极富时代意义而又内涵丰富的.强调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把自由个性与历史必然性、社会责任和谐统一起来,这构成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一个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其理论要想实现还是面临着一系列困境的.其人格理论在它体现出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我们今天要想培育自由人格、建构和谐社会,必须对其人格理念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7.
自由教育的核心理念为"基础性"、 "普适性"与"关心内在价值".自由教育以自由学科为载体, "七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成系统、最有影响的自由学科体系;中国的"六艺"也具有基础性、超越功利、关注内在价值等特征,但缺乏普适性,可看作是"类自由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六艺"、"七艺"作为成规模的课程体系已经从学校淡出,但自由教育的理念一直香火不断,流派纷呈.  相似文献   

8.
上古神话的精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古神话不但是人类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艺术珍品,也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上古神话体现的是人类超越有限的条件和局限,向往着无限境界的一种追求自由的精神。从上古神话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人类超越自然力的制约和压抑,去开创自由生存境界的意志理念和精神品格。在上古神话的内容上,强烈地表现出对人的主宰精神的高扬。在其表现形式上,上古神话往往以怪诞的形象来表现和寄托超越自然力的压制、向往自由的意愿。  相似文献   

9.
大学的学术自由是一个古老而具有实践紧迫性的问题,同时它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对"学术自由"这一概念都作出了诠释。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大多数都偏向于对"学术自由"这一概念笼统的理论定义研究,更多的是关于国别之间学术自由历史发展脉络的描述性研究。对"学术自由"从本质入手去探析其基本属性的研究还较少。就前人研究的结果进行补充论述,抓住"学术自由"本质属性之间的关系,从哲学、生态学和社会学这三个角度来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合理发展学术自由的具体实践途径,为现代大学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和启发创新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决定论与自由意志、道德责任的相容性历来是伦理学领域探讨自由意志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不相容论者认为,如果决定论为真,人就不可能具有自由意志;而相容论者则认为自由意志的存在不需要排除决定论。各种论点的建立都是围绕自由意志的概念进行的。"行为者有可供取舍的多种可能性"与"人是行为的终极源泉",是这个讨论中对于"自由"的两个主要的传统理解。当代相容论试图从人类行为的内在机制或社会性的角度来超越这两种对于自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赛博自由是指主体以现实实践为指导在赛博空间对对象真善美追求的实践过程中生成的一种超越性观念和活动。赛博自由是虚实相生的,赛博空间是人类自由理想实现的可能之境。赛博自由的未来,挑战与机遇同在,问题与希望并存,人类应保持清醒的反思态度,以健全的人类自由意识来参与这场"虚实相生、网人共生"的自由革命。  相似文献   

12.
美在理念的自身显现——理念的存在论美学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念与美的关系问题是存在论美学的重要论题。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理念与美有本然的关联。超越了主客二分的理念表征了一种审美境界,要理解理念就必须沉浸在审美境界中。也正因此,宏观上,理念所表达的价值如真、善、圣、说,都是在这种审美境界中浸润,并都与美有关,都与美和而不同的并存着。美与理念的微观的关联是,美就是理念所表征的一种自由显现的境界,换言之,美在理念的自身显现。  相似文献   

13.
杜威对传统教育哲学的批判是研究杜威与现代教育关系的途径之一。杜威从"个体与国家"关系的维度出发,分析和批判了柏拉图、18世纪"个人主义"和19世纪的教育哲学。指出个体的存在与国家的存在是一致的;个体不能从属于国家,也不能超越国家;国家应该通过设置教育机构为每个人的自由和多方面发展提供条件。杜威的研究为认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国家的关系和现代教育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轩袁祺 《文教资料》2010,(19):18-20
当代新写实女作家方方的创作始终以人的生命和生存为中心。代表作《风景》通过对社会底层狭窄生存空间和传统伦理崩溃的展示,绘制了一幅艰难的生存图景。方方通过作品中人性、亲情的瓦解,呈示了一个令人绝望的荒谬世界。方方致力于从"人"与"他人"、"环境"的复杂关系中,探讨人存在的悲剧性体验。本文通过对方方《风景》的分析,探讨方方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因素。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层面——个体生命的虚无与荒谬,自我选择的可能性及需要承担的后果,人和他人、世界之间的关系,指出方方小说的存在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雅斯贝尔斯关于"生成与超越"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对大学的看法,从其大学理念中大学的灵魂到大学的目的都可以看到这种思想的影子.本文试图从这一哲学视角来对其大学的理念进行述评,这对当今中国大学的现状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方方的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自我体验与自我表达。从对"装卸工"到市民的写作过程中,以冷峻的笔调描摹卑微人生的众生相,剥离了以往文学史赋予市民的种种品格,形成了独特的市民写作。在当代文学史上,是方方发现了市民,导引并造就了"新写实"。  相似文献   

17.
王玮 《教育与职业》2015,(2):143-145
美学精神体现着主体自身对自由与超越境界的追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分析基础课教学特点、存在问题和原因,并提炼美学精神的德育价值,探寻用美学精神的理念来重新审视和指导"基础课"教学,通过淡化教育的功利性,倡导轻松自由愉悦的教学氛围,改变灌输式的理论教育方式,发挥受教育者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实现寓教育于无形,以推动"基础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变革传统教育的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超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界线,超越"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的鸿沟,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的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完整性发展,不断推进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当代高等教育的精髓和灵魂。高等教育的以人为本应该从高等教育理念必须超越功利化,维护社会形象和声誉;高等教育办学必须充分发扬民主管理思想,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高等教育过程必须处理好"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模式必须从标准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四个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20.
学分制既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也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自由基础上的一种教育理念。当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大学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学分制在现代大学已超越其原生态的意义,衍生出许多新的功能。这既为现实改革提供了空间,也带来了一定的盲目性。从教学资源的视角来考察学分制改革,思考学习自由的广度与限度,不仅是学分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学分制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