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与社会倡导教育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社会倡导教育理论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二者的理论特征、表现形式、存在意义、形成过程与机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其联系则体现为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正确认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社会倡导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社会倡导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教师教育的低效性部分缘于教师教育过程中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忽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视角可以发现教师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因此应该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作为教师教育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改善教师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4.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根据教师在此过程中认识对象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把握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实践操作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以及个人教育风格的形成四个阶段。教师的教育行为在其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有助于在实践中有效地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6.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螺旋式循环过程。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实践行为的实施以及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三个基本环节,各个环节分别有其独特的结构要素与发生机制,同时又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教师在其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及其外显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教师教育实践的基础。教师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外显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信息提取、概念化、组织与系统编码、外化表达四个阶段。对教师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外显化的过程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把握和促进教师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的外显化,进而促进教师主动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诸多有助于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途径中,教师的反思性实践、有效的教育理论的“教”与“学”、教育理念的“制度化”是三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它们在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分别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应该从不同的方面、通过多种方式来促成这三者作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10.
庞丽娟  易凌云 《早期教育》2006,(1):I0003-I0003
1.对教师个人而言,要实现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向外显性个人教育观念的转化,教师必须揭示、分析自己已有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这种揭示和分析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更是一个反思自己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过程,这种反思过程不但可以使教师及时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出调整,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成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诸多有助于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途径中,教师的反思性实践、有效的教育理论的"教"与"学"、教育理念的"制度化"是三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它们在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分别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应该从不同的方面、通过多种方式来促成这三者作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念是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事业的价值和意义的坚信不疑的认识,它伴生着对教育的强烈、真挚、矢志不渝的情感和献身教育的坚定不移的意志,具有凝聚功能、驱动功能和超越功能。它是教师自主持续的专业发展的重要内部动因,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精神和动力支持,可以唤醒教师自我成长的力量,并引领教师追求卓越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基本理论问题:内涵、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教师有关儿童发展和教育过程及其规律的个体性看法;它的结构从各个观念来看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从观念系统来讲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具有个体性、内隐性、情感性、相对稳定性、情境性与开放性、实践性以及非一致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解读教师个人教育知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个人教育知识是一个与公共教育知识相对的概念。教师个人教育知识可以从不同的维度理解为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等。这种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缄默性、整合性、双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重视中小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增强其从教育本质和终极关怀的意义上,理解教师职业、理解教育活动的能力,即以一个实践者的角度去体味教育的基本问题,以此作为中小学教师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开端。只有明晰教育哲学素养对于中小学教师自身发展的意义,才能真正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改革是国家应对时代和国际需求作出的教育公共政策调整。作为参与教育改革、实行教育政策的教师,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重任,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关注教师工作满意和倦怠状况,建设良好教育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This research explor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edagogical orientations of Indonesian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inclusive education. A mixed-method approach was used for an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data from 140 teachers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s from 20 teachers in four inclusive school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 general, the implicit orientation of teachers is social constructivist. This orientation is also reflected in their reported classroom practices. Although less common, more directive pedagogical approaches appear to have an impact upon the flexibility of roles within two teacher inclusive classrooms. Whilst the number of disabled pupils within each class was a significant issue for interviewees, no pupils were deemed unteachable in their classrooms. Furthermore, what is described by the teachers as a “special pedagogy” typically entailed additional teaching time and modified assessments, and consequently could be framed as “good teaching for all”. The questionnaires also contained responses from student and special school teachers and support the view that teachers’ beliefs about inclusive pedagogy are mediated by experience and occupation.  相似文献   

18.
教育思维是一个新教育理论范畴。所谓教育思维,是人类的教育实践理性,是教育理论认识在教育实践面前的凝结,也是教育实践经验在人们认识中的凝结;就其实质来说,是一定的教育观及其支配下的教育操作思路的统一体。教育观和教育操作思路在教育思维中的统一是必然的,其实质是人的意识功能在教育认识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在教育公平中的多重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在重视教育公平的今天,教师既是教育公平程度的体现者,也是教育公平的主要感受者和体会者,还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某些不公平现象的引发者,同时又是实现教育公平理想最直接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