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瑜 《神州学人》2004,(7):27-29
黄劲,跳跃着走来安博信息集团总裁黄劲博士是一位很有些传奇色彩的人,在她身上发生过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着天方夜谭般的故事。谁让我们的时代就是一个令阿拉伯神话都显得很平淡的时代呢!她,初中二年级连跳两级上高二,当年考上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时刚满15岁,1990年赴美国留学,后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一连串令人刮目的经历。发生在黄劲身上的故事,有让人不可思议之处,也有更加引人瞩目之处……从1992年进入硅谷,黄劲一直在一家从事集成电路CAD的软件公司—AVANT工作,从她加入时的十几人…  相似文献   

2.
新书架     
书名:《硅谷之路──一位硅谷华人眼中的创业传奇》作者:刘担(留美美国)出版:长春出版社定价:18.00元不知道“硅谷”的人或许很少,真正了解“硅谷”的人可能也很少。一个中国人,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在拿下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学博士之后,脐身于硅谷高科技行业,他亲手触摸到那块神奇的土地,并把他的发现集成了这本书。他讲述了杨致远、硅谷之父弗雷德·特曼以及惠普、英特尔、苹果等硅谷精英和他们的公司的创业故事,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在硅谷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技术突破、社会发展、环境演化。作为业内人士撰写的…  相似文献   

3.
日前,以印倍乐博士为团长的“中国旅美工程学会环境保护和工程技术考察报告团”一行10人抵达北京。此次活动得到了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和协助。 该报告团汇集了目前在美国工作的华人环保和工程专家。他们是:美国哈迪斯德汉诺威公司高级工程师印倍乐博士、美国环境工程院院士季振刚博士、美国能源部阿岗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王录全博士、纽约市环境保护局官员吕林博士、新泽西罗格斯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郭祺中博士、美国彬宾州理海大学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系张伟贤博士、美国史蒂文森理工学院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孟晓光博士、美国佛…  相似文献   

4.
在硅谷,斯坦福和伯克利是两个关键词,不仅仅因为他们是世界顶尖名校,更因为他们几乎称得上是硅谷的根源与灵魂。走在硅谷,你会分不出哪里是学校,哪里是企业,他们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两所名校就像两棵参天大树,把他们的枝叶伸向硅谷,枝叶上挂满了惠普、苹果电脑、仙童公司、微软、英特尔、太阳、雅虎、谷歌、甲骨文、肖克莱公司等一大批累累硕果。这一段时间我所走访的公司当中,由斯坦福和伯克利师生创办的多达70%。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每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迎来社会转型。经济转型及社会转型的中坚就是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人。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石油危机的时候,比尔·盖茨那些人在硅谷创办了一系列的公司,微软、谷歌,甚至像联邦快  相似文献   

6.
王钰 《神州学人》2005,(7):20-21
朱荣辉,1979考入清华大学,先后读完本科、硕士、博士。1997年自费留学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与艺术学院学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曾先后就职于德国飞利浦霍尔兹曼公司、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历任总工程师、工程总监、战略规划经理等职务。2000年,创办北京美髯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7.
熊建 《神州学人》2007,(9):46-46
邓锋,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90年到美国后,先后获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脑工程系硕士学位和沃顿商学院MBA学位。毕业后,在英特尔公司担任过多种技术和管理职位,在计算机系统设计和芯片设计领域拥有5项美国专利。1997年他和校友柯严利用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商红杉基金的投资,在硅谷创办NetScreen公司,4年之内公司从4个人发展到1000多人,成为世界上领先的网络安全设备供应商之一。2001年Netscreen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4年4月被JuniperNet- works以40亿美元并购。2005年夏天邓锋回国,开始做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8.
“华人之光”:美国国际科技大学王建成被誉为“华人之光”的国际科技大学创办于1994年4月15日,座落在硅谷腹地,是华裔在美国创建的第一所高水平、高层次大学,现已获得世界高校联合会的正式承认。该校办学目标宏伟,办学模式新颖,精英苦革,良师济济,前途无量...  相似文献   

9.
在加利福尼亚将开设一所向在工业部门工作的研究人员授予科学搏士的大学。这所大学名为“欧洲技术研究大学(Eurotechnical Research UniV.),它由美国和国际上的科学家创办。这些科学家认为:向在大学以外场所从事研究的人员授予博士学位的欧洲方法,对那些在现场工作的人员是一种理想的方法。该大学是美国第一所这种类型的学校。该校校长说:单单在“硅谷”就会有几百人希望获得博士学位,但是他们不可能离开工作岗位一年去  相似文献   

10.
蒙梓 《神州学人》2000,(7):12-14
聚首京城 2000年5月 14日,6位学者风尘仆仆相聚北京首都机场。他们当中,有的前一天才从西南考察归来,有的刚刚结束在北京国际周上的演讲,有的刚从美国抵京尚未走出机场……他们是:中国旅美专家教授联合会首任会长、肿瘤免疫及神经生物学家阮可三教授,中国旅美工程学会会长、信息工程专家沈平宁博士,美国纽约汉诺维工程咨询公司高级工程师兼项目主管、结构及环保工程专家印倍乐博士,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FA)总会副会长、癌症基因治疗学家史跃年博士,美国 MTC天然医药品公司总裁、药物化学家王晓曾博士,美国AT&…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1999年间月,一群旅美学者、青年科学家自费回到国内开展为国服务活动。他们共15人,是美国哈佛。哥伦比亚、耶鲁等大学的临床医生和博士。这些连美国人都敬慕三分的华人学者,放弃了度假和在美国每小时挣上百美元的机会,背负着一些人的不理解,踏上了为祖国服务的充实之旅。他们从北京到福州再到四川,“南征北战”,所到之处,受到了国内方方面面的真诚热情的接待和欢迎。他们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高超技艺和一腔爱国热情博得了祖国亲人的赞扬,赢得了同行们的好评。短短11天,他们共为城乡居民进行义务医疗咨询服务4次,送医下…  相似文献   

12.
斯林 《神州学人》2000,(6):15-18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关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权系留学并获博士学位,现任关国硅谷留学人员企业安博公司总裁兼CEO(安博公司已在国内设立了两家企业)。曾两次作为团长,率硅谷博士企业家回国合作考察团与国内企业进行合作。有良好的技术背景和企业管理经验,与硅谷的信息产业和风险投资业及香港、台湾、新加坡等一些著名企业均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本届国际用除牵头设硅谷留学人员展区外,还在高新技术产业论坛上发表演讲,并参加了北京申政府在国际周期间组织的留学人员创业汇报会。中国软件业应将目光投向海外。在进入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13.
蒙梓 《神州学人》2000,(9):16-17
初夏的南京,山色空,雨润如酥。 6月 22日,“南京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国际研讨会”如期在宁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国家人事部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南京市人事局和经济委员会具体策划。以梅晓丹博士为团长的美国留学人员代表团一行19人专程前来参加,他们是这次研讨会的主角。 此次“美国留学人员代表团”由美国国际高科合作协会成员组成。他们多为在美获得博士学位、有多年工作实践经验、目前在大学、研究所或公司担任高级职务的专家。如哈佛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员夏志南博士,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教授俞良莉博士,B…  相似文献   

14.
《神州学人》2002,(2):50-51
1998年5月,经国家科技部、人事部和国家外专局共同审批,西安留学人员创业园被确定为“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目前,已有300多名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的海外回国学子在西安高新区工作,有132人以独立创办、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等方式创办留学人员企业102家,其中博士67人,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其他高新技术领域。对于国人来说,2001年是特殊的一年,在全球经济普遍走低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基于此状,西安留学人员创业园从宏观环境上面临难得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5.
世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纲要周简叔美国第一个大学通信教育部189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成立,在朱太奎运动中,创办希伯来语通信教育学校的海波博士任第一任校长。1892年海波博士在芝加哥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大学通信教育部(corespondenceDivisio...  相似文献   

16.
由圣他克拉大学前工学院院长陈树柏教授创办的国际科技大学经两年筹划已于1994年在南湾硅谷成立。国际科技大学的基地设在美国,由华人创办,面向亚洲地区培养新型人才,将在东南亚一带开设多所分校。国际科技大学是一所高等研究院。培养电  相似文献   

17.
<正>新闻与传播学学科依托2005年创办的广播电视学、2006年创办的新闻学和2015年创办的网络与新媒体3个本科专业。2018年获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制两年,下设媒介技术与应用、区域文化数字传播两个方向。本学科师资队伍实力较强,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聘请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高科技重镇硅谷可谓举世闻名。在这条几十英里长的狭长地带,不仅集中了8000家高科技公司和世界各地工程技术、程序编制和管理方面的精英,而且汇集着大量的资金。硅谷至少有13个亿万富翁,合计资产约450亿美元;资产2500万美元以上的人更是数以百计。硅谷每天还在产生大约60个新百万富翁。由于对财富的耳濡目染,这里的富翁子弟很难有一颗平常心。硅谷里的孩子谈论的话题总是围绕着钱,他们比的是家中的财富,崇拜的不是影视和体育明星而是20多岁就自创公司的总裁英雄。以前同学之间比谁的爸爸厉害时会说,“我爸爸可以把你爸爸打趴…  相似文献   

19.
蒙梓 《神州学人》2001,(3):32-32
中关村在国内通常被喻为“中国硅谷”,那是因为在美国先有了一个叫“硅谷”的地方。中关村是否将成为“硅谷”的翻版? 年初,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发起,联合硅谷华源科技协会、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主办的论坛,吸引了20多位华人企业家、投资人和工程师专程从美国硅谷赶来,与国内知名IT人士、有关政府部门官员在北京友谊宾馆展开专门讨论。500多名与会者就关心的问题展开热烈探讨。其中,中关村能否像硅谷一样在世界信息领域有大作为成为本次论坛的热门话题。   中关村原…  相似文献   

20.
《河南教育》2014,(3):F0003-F0004
王广亚,男,汉族,1922年6月出生,河南巩义人。毕业于日本亚细亚大学经济系,先后获得美国加州联合大学荣誉教育博士、韩国清州大学名誉经营学博士、韩国南部大学名誉哲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名誉博士。荣获“感动中原60年60人”“全国教育行业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原之子”等殊荣。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海峡两岸创办学校10余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