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课题,抓住了留学生与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问题,极有意义。“在方法上,先从史料做起,也切实可行”,《辞典》是留学生问题研究领域起步最早的史料性作品,是一部留学生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关系的工具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姜岩 《神州学人》2000,(12):12-12
●“纵然是凄风苦雨,我也不会离你而去……即使我扑倒在 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晨曦中拔地而起, 我就在你的形 象里。”这几句歌词反映了几代留学生的心声。●我认识的留学生几乎都在留学初期吃了很大苦,“一个留 学生,一部血泪史”。 最近,国内的一家电视台放映了一部反映建国初期一大批留学生回国奉献青春的电视连续剧,该剧深深地打动了观众。这部名为《我亲爱的祖国》的连续剧的主题歌中有这么几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纵然是凄风苦雨,我也不会离你而去……即使我扑倒在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晨曦中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一词系外来词,由日本人发明。早在我国唐代,由于国力强盛,文化、科技发展很快,东边的日本政府就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由于遣唐使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呆很久,所以日本政府第二次派遣唐使来中国时,还派遣了“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以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而“还学生”则是指在遣唐使回国时随之一起回国的学生。后来,“留学生”这个词就一直沿用下来,现在凡留居外国学习的学生,都称作“留学生”。何为“留学生”?@张胜年  相似文献   

4.
“牺牲”一解●肖杨早先回国的陈章良说过:“中国的强大需要许多人做出牺牲,我们也许注定是牺牲的一代。”新近带动一个群体回国的颜光美又说:“中国的强盛,还需要一代人的奋斗和牺牲。”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已是尽人皆知。要强大也要有牺牲,则是这一代留学生的独特认...  相似文献   

5.
从1979年至1997年的近二十年间,我国大陆去外国的留学生总数在三十万人左右。去外国“留学”是好事还是坏事?从整体上看,留学生对中国起了何种作用?今后应对留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徐州师范大学的周棉先生,积十年之功,“以留学生与中国的现代化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洛●城●教●苑●奇●葩●香——洛阳一高素质教育见成效●赵艳丽陈如陵洛阳,九朝古都,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驰名中外。这里不仅是“河图”、“洛书”的发祥地,而且早在数千年前的夏代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学校。从那时起,洛阳重教兴学,人才辈出……在古城...  相似文献   

7.
开辟新渠道欢迎留学生●易方出国留学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总政策的一个部分。自1978年以来,中国有近二十七万人出国留学,其中已有约九万名留学人员响应邓小平关于“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的号召,胸怀报国志向,立足国内实际,学以致用,创业成才,在各自的工作岗...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速,成为全球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国,但与此同时却面临着严峻的来华留学生质量问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低潮期,来华留学生教育面临着留学生规模下降、留学生质量问题突出、规模与质量矛盾凸显等多重挑战,但也为中国迎来留学生教育从规模扩大到质量调整的关键窗口期。“十四五”时期,在中国教育财政“过苦日子、紧日子”的总体预期下,来华留学生教育最重要的方向是“保规模”和“提质量”。“保规模”的核心在于稳定留学生规模,优化留学生结构;“提质量”的关键在于全方位提高招生质量、全过程提高培养质量。文章结合深度访谈研究成果,围绕留学生招生质量、培养质量问题本身提出了系统建议。  相似文献   

9.
“留学生”的由来“留学生”这个词是由日本创造的。唐王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久留,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后,仍...  相似文献   

10.
“最后的理想主义者”——叶冠男《留美手记》读后●李建茹许多留学生的作品和写留学生的作品,都在尽量描绘“洋插队”的苦楚,这种努力确实卓有成效,现在的国人在谈到“×××出国了”时,早几年那种羡慕的口吻已变成怜惜的口吻,把原来必会出现的下一句“哎,他怎么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留学溯源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巍 《神州学人》2001,(7):41-42
“留学”一词的来历汉语中的“留学”,据考证,应是从“留学生”一词演变而来。“留学生”一词源于唐代,为日本人所创造,沿用至今。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日本政府多次派“遣唐使”研究和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但“遣唐使”是外交使节,停留时间有限,影响了对中国文化系统而深入的学习。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起,同时派来了“留学生”或“还学生”。“留学生”在“遣唐使”返国时继续留在中国学习,“还学生”则和“遣唐使”同来同归,但以学习为主。由此可见,“留学生”的原义其实专指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  相似文献   

12.
硬币的尊严     
大学的校园里,并肩走着两个人:一个中国大学生,一个外国留学生。中国学生已经大四了,学国际经贸的,他很想走出国门看一看;外国留学生热爱中国悠久的文化,他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两人经常一起聊天,一个为了练习口语,一个为了多打听国外留学的消息。一天,两人又在校园的大道上边走边谈,中国学生又问了许多关于出国留学的事,外国留学生也仍旧细心地回答,最后,外国留学生问道:“你出国之后还想回来吗?”“你觉得呢?”中国学生反问道。“多数留学生出去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们都是不愿意回来的。除非他们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外国…  相似文献   

13.
浙江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不少, 但我们彼此间却好像生活在两个 隔离的世界里。这里是我们中国 学生的“浙大”,同样也是留学生 的“浙大”,而这两个“浙大”却 好像是同一对象的两个不同概念, 共存却无太多实质意义上的交集。 我们之间似乎隔着无法跨越的距 离,彼此保持着疏远和观望。 浙大学生眼中的留学生是什 么样的?我们了解留学生吗?我  相似文献   

14.
早点     
付金如 《小读者》2011,(10):66-66
外国留学生说:“你们中国人真勤劳!”中国学生问:“何以见得?”留学生说:“我观察过了,大街上五六点钟就有很多人了.可你们还嫌不够早,到处立了牌子,倡议‘早点’.”  相似文献   

15.
不务正业     
77名中国留学生被加拿大驱逐,只因“不务正业”:中国留学生“不务正业”的问题已引起移民部高度关注,陆续有中国留学生被移民部发现已不在学校就读而遭取消学生签证。根据移民部统计,去年总共有77名中国留学生签证被取消,全年各国留学生签证被取消人数达到492人,中国留学生列在“榜首”。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2010,(2):61-61
“留学生”这个词是日本人创造的。 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团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因而难以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起,就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就是当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在遣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  相似文献   

17.
挑战     
一位中国留学生赴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就读。当他上第一堂对话课时,教授就毫不客气地向他发出了“挑战”:“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你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显然,教授已经知道他是记者。中国留学生面对对方先发制人的凌厉攻势,采取了画地为牢的基本方法,抓住教授问话中的“概括”一词,用真正“概括”的语言回答了教授并不想知道的问题:“概括地来讲,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三言两语     
《神州学人》2003,(5):28-28
关于“留学”,关于“留学生”,关于“中国留学”,关于“中国留学生”,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依然是人们热衷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之友》2006,(7):62-62
据联合国官方网站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在国外读大学的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大学留学生占全球总数的14%。公布这个统计资料的是教科文组织位于蒙特利尔的统计所,这一机构发布的《2006全球教育摘要》报告了全球100多个国家高等教育中“流动学生”的状况。教科文组织对“流动学生”的定义是:“在一个外国学习且没有取得该国永久居留身份的学生”。这份报告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中国留学生的去向大都集中在美国、日本和英国。这一趋势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留学生来源的分布状况。1999年,东亚与西欧的留…  相似文献   

20.
三言两语     
《神州学人》2003,(7):28-28
关于“留学”,关于“留学生”,关于“中国留学”,关于“中国留学生”,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依然是人们热衷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