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以宗法家族制度为基础,中国传统幼儿德育主要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同时,由于强调家庭伦理对个人的辐射规范和对社会的维系,及早进行幼儿德育受到推崇,其特色主要是以扩展和深化幼儿道德情感为切入点,注重日常生活中“养成教育”,以逐步培养幼儿形成“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
蒋月桂 《文教资料》2007,(2):134-135
道德教育与社会远离、与实践远离已成不争的事实,要从根本上消除幼儿道德教育的弊端,必须让德育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挖掘根植于幼儿生活的德育内容,探索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德育方法,使幼儿德育从“书本”走向“生活”;必须让幼儿走向生活,体验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温暖的家庭生活,体验多彩的社会生活,使幼儿德育从“说教”走向“体验”。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正确认识幼儿德育的价值,科学定位幼儿德育的目标,是幼儿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德育的价值,对于个体来说,在于帮助幼儿实现做“人”的本质规定性,引领幼儿走上最初的成“人”之道;对于社会来说,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成员和国家公民。为了实现幼儿德育的价值,可从个体、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三个维度确立德育目标,以培养幼儿做完善的人、做好同伴和好成员、做好品行的人、做好公民。幼儿德育目标的实现路径为:以人生为目的的个性养成教育;以互利互惠为起点的亲社会行为教育;以行为规范、习惯养成为重点的品德启蒙教育;以集体观念、家国意识为基础的公民道德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4.
幼儿德育,通俗的理解就是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在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幼儿德育行为的发生有其不以成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国外皮亚杰的认知学说、布鲁纳的发现原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幼儿德育进行了研究和论证,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学前期是一个人最早产生道德规范、形成道德准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建立对世界、对社会、对自己乃至身边一切事情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5.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涵幼儿社会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幼儿社会教育也是做人的教育,是形成和完善幼儿人格的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同的社会关注的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不同,但注重社会教育是中华民族幼儿教育的历史传统。中国最早的幼儿园——湖北武昌蒙养院(1903年)就强调幼儿教育“开导事理、涵养德性”的功能,把培养“习惯善良之盲行,德育发达基此”作为开设蒙养院的三大旨趣之一。在确定的七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困幼儿教育界关于幼儿德育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认为“幼儿德育是向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这种定义揭示了受教育者(幼儿)和幼儿德育的内容(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另一种认为幼儿德育“主要是指对幼儿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它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教育者依据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后期,处于开放改革前沿的广州,幼儿德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市广大幼教工作者坚持改革,勇于实践,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在力求开创一条适合新时期幼儿德育新路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和一些经验.一、对幼儿德育的再认识教育与经济发展等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门户的开放,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使意识形态方面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元价值取向的选择,法制、民主、竞争等意识的增强……对幼儿的心态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使他们性格开朗、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自主性增强.然而,由于社会信息良莠不齐,教育滞后,幼儿识别能力弱,使幼儿德育工作面临新的课题.如生活水平提高了,幼儿娇气了,性格脆弱了,物质欲大了,好与人攀比;盲目模仿社会时尚甚至陋俗;认为外国的东西一定比中国的好,朦胧意识中“长大要出国”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幼教工作者新的压力与动力.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所说:“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如何面向21世纪,为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1984年以来,桃源幼儿园紧紧抓住品德教育这个育人的根本,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导,在幼儿园实施以《广州市幼儿园德育系统设计方案》为主要内容的品德教育。 一、构建整体化、制度化的幼儿德育管理体系 (一)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机制 幼儿园的德育工作,离不开教职工,他们既是幼儿德育的主要力量,又是幼儿的榜样。教职工的思想以及言行都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效果。为此,桃源幼儿园紧紧围绕“以人为中心”这一管理原则,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管理核心,努力建立和完善幼儿园的管理机制。 一是实施民主管理。形成幼儿园工作的民主氛围,对幼儿德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园注意为教职工创设参与决策和公平竞争的机会,把发挥潜能和创造性融进园的管理之中。如园的目标、计划、规章制度交由教职工讨论制定,通过定期开展检查、评议等,让教职工在自评和他评中反馈工作成绩,落实措施情况进行自我调控,进一步对园的目标实施产生心理认同感。尤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教职工记取幼儿园的光荣历史和在社会中的地位、声誉,使教职工振奋精神,更明确自己肩上的重担,继承和发扬幼儿园优良传统,使幼儿德育象其他工作一样,变奉命实施为个体需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善于观察、倾听幼儿的言和行,以获得具有针对性的德育素材,并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日生活中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直观、具体的德育。也只有这种植根于幼儿生活,且生动形象的德育,才能在幼儿稚嫩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应是老师们读完本文后所得到的启示。幼儿德育的方法是灵活多样、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的,本栏欢迎老师们拿起笔,将您对幼儿进行德育的一个个事例以“教育故事”的形式写出来,介绍给广大的幼教同行。  相似文献   

10.
李锐 《教师》2013,(16):8-8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身处的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各种不同的思想以及行为习惯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由于幼儿缺乏知识和经验,对事物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说要进行有效的德育,培养他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以下是笔者通过对幼儿德育的认识,探究幼儿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对幼儿  相似文献   

11.
庄婉玲 《文教资料》2011,(31):161-162
对幼儿进行爱国启蒙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是幼儿园德育的主要内容。但对幼儿来说,“爱国”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再加上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德育低效现象普遍,爱国主义教育更容易表现得空洞、不切实际,所以幼儿园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往往不理想。针对这个现象,本园结合孩子喜欢看“奥特曼”的兴趣,导入了一系列的爱国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激发了人们的进取和奋斗精神,萌发了人们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创新精神等,使社会呈现出一派生机.但是由于我国社会正进入了全面转型期,急剧的社会变迁与东西方文化的剧烈碰撞,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使意识形态结构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幼儿德育同样遇到前所未的机遇与挑战.在此,本人就社会转型期如何深化幼儿德育改革提出几点意见.(一)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幼儿德育再认识.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加强学校幼儿园的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份同志没有很好解决认识问题,没有把研究德育工作摆在议事日程上,有的甚至说,“本学期我们不抓德育”;有的名为体、智、德、美全面抓,实际上对德育既没有督更没有导;有的则把坐、立、行、走、睡、吃、穿等方面的常规教育与幼儿德育等量齐观.诚然,常规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在幼儿德育中是基础,但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我们绝不能把幼儿德育局限于这狭窄的范围,其实它的内涵还应包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的启蒙教育.同  相似文献   

13.
生活德育论——幼儿道德教育的科学实践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德育”是“生活教育”之题中的应有之意,生活德育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灵魂,生活内涵、实验思想及改造的心理学基础决定了生活德育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解读生活德育论,对正确把握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幼儿道德发展的主要特性,深入理解幼儿道德教育的心理学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孩子进行“双爱”教育的启蒙,从小培养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是幼儿园德育的主要内容,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教育效果不太理想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认为搞好“双爱”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是前提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对“双爱”教育的认识,对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知识的掌握和爱国的情感,将直接关系到幼儿园“双爱”教育的成效。而现在有些教师认为在幼儿中进行“双爱”教育,离幼儿生活远,幼儿很难理解和接受;有的则认为只要贯彻德育大纲的内容就足够了,这…  相似文献   

15.
杨秀坤 《学周刊C版》2014,(9):211-211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德育工作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提升今后国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的基础,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紧迫要求。做好幼儿德育工作,不仅对幼儿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幼儿德育工作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下,着力构建社家园联动“三位一体”幼儿德育体系,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强化幼儿品德教育基础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几点尝试王秀萍人的品德主要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所以对幼儿进行早期品德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必须严格按照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养成教育.以“大带小”开展德育活动当前幼儿多数无兄弟姐妹,在家庭生活中...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幼儿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最好途径。一、育人以情,育人以德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幼儿获取  相似文献   

18.
体谅模式是以道德情感为主线,以“教学生关心”为主要特征,以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为中心的德育模式,在西方德育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欧美的中小学德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缺失关心的情况,因此,体谅模式对改善我国高校德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体谅模式的特点及其优势,结合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对体谅模式在我国高校德育应用的策略进行了简单探析。  相似文献   

19.
民间故事对于培养儿童健康的心性认知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接受德育具有尊重权威、观察学习、经验认知等特点,因此,适用于幼儿德育活动的民间故事应具备叙事形式特征、内容情节特征、教化功能特征。应从“讲授民间故事,培养道德信仰,激发道德情感”“表演民间故事,获得道德体验,陶冶道德感悟”“创设德育情境,深化道德理解,培养道德人格”三个方面构建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德育活动教学路径,使民间故事与幼儿德育相结合,利用传统美德更好地实施德育,提升幼儿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孙春荣 《文教资料》2008,(17):153-155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幼儿德育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幼儿德育发展中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中国幼儿德育今后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