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谋反大逆"罪、"妖书妖言"罪、"巫术邪术"罪以及使用酷刑、自首从宽的刑罚政策几个方面考证明代《大明律》中有关惩治邪教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有清一代,枷号已然从明朝时期的酷刑演变成为一种具有优待性质的替代刑及附加刑,对清代枷号的法律实践进行研究,我们可以从微观角度去探究清朝的法律制度,全面了解具有少数民族统治特点的清朝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3.
陈阳 《新闻大学》2021,(3):99-109
晚清酷刑图像经西人东土传教、游历、商贸、武力引进西方,成为中西交流的特殊载体.东西方以差异化的刑罚观、身体观和文化观生产酷刑图像,或为记录、教化,或为猎奇、怀旧、炫示.媒介和印刷技术革新加快了酷刑图像的模式化生产和西方主导的传播模式.作为西方政治话语的酷刑图像建构起生命主权与国家主权的同构性,这种观念在中西交流中逐渐内...  相似文献   

4.
说“凌迟”     
凌迟,又称脔割、剐、寸碟,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的字眼,意味着封建时代一种最残酷的刑罚,就是用刀把人肉一块一块从骨头割光。封建时代固然不乏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但我所以特别提到凌迟,是因为它还是作为正式刑罚列入法典刑律的。粗略翻阅了一下史料。隋唐时代,刑律中死刑只有绞斩二种。清代史学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文集》中,  相似文献   

5.
秦代的法律以残酷著称,但同时也是封建法制的基础和开端。从刑罚制度的发展上看,奴隶制五刑是奴隶社会时期的刑罚制度,这一时期的刑罚制度尽管相对残酷与野蛮,但作为文明社会的发展,避免了刑罚的过度滥用,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慧聪 《兰台世界》2012,(36):33-34
明清时期的刑罚仍以隋唐时期的五刑制度作为其刑罚制度的基础,但是,随着明清时期皇帝权力的不断集中与加强,当时的刑罚制度在维护皇权及统治阶级专制地位上的作用凸显。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酷刑会引起精神生活的巨大断裂,但是我们很少会将酷刑看做是一种文化断裂。这很可能是因为酷刑主要发生在隐蔽的空间,施加在个体身上。但是酷刑实施国的文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例如,20世纪出现了“使人失踪”这样一种新的酷刑形式,这种酷刑的新形式既对个体造成影响,又广泛地对文化进行恐怖统治。  相似文献   

8.
清代是中国封建专制发展到顶峰的历史时期,其刑罚制度已经发展到极致,并开始向近代刑罚制度特征转变,其刑罚形式已经由以前的体罚向自由罚方式转变,并有着"参汉酌金"特色。  相似文献   

9.
高鹏 《大观周刊》2011,(42):20-20
犯罪后因自首而减免刑罚,是我国自古就有的刑罚裁量制度,也是中国古代刑律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自首制度从其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作为古代法代表的唐律,对自首制度作了详细而全面的规定,形成了完备的自首制度。唐代以后各朝律典几乎完全沿袭唐律自首制度,基本上没有大的发展与突破。  相似文献   

10.
清代流放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流放制度,是清朝刑罚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刑罚种类的设置、犯人的定罪、流遣地方的指定、犯人解配、到配后的安置等内容。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将犯人押解到荒僻或远离乡土的地方,以惩治犯人和维护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明代以残酷的刑罚而闻名于世,在我国法制历史上,明代刑罚制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冤烂满狱和严刑酷罚都没有将明朝的政权保住,相反,却加速了明朝灭亡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关文静 《大观周刊》2011,(15):42-42,25
社区矫正是兼有刑罚执行和社会工作属性,致力于追求促使犯罪人顺利再社会化并过上守法生活的个别预防目的且兼顾一般预防的刑罚执行制度。其再犯罪学上的理论依据主要有标签理论、社会习得理论及复归理论等。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社区矫正的入刑,体现了我国越来越重视社区矫正在刑罚执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明代建国伊始就确立了"重典治国"的刑罚理念。明代刑具沿承历史形制,在制度建设和管理上日益严密。文章从刑罚观念、法律文化角度,对明代刑具产生的土壤及其在司法活动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许国强 《兰台世界》2013,(11):74-75
我国明代以残酷的刑罚而闻名于世,在我国法制历史上,明代刑罚制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冤烂满狱和严刑酷罚都没有将明朝的政权保住,相反,却加速了明朝灭亡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刑法修正案(八)涉及死刑罪名削减、定罪量刑制度改革和民生保护等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使刑罚制度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6.
"德主刑辅"是汉代思想家董仲舒以阴阳五行学说和儒家的纲常伦理体系为基础提出来的法律思想。作为汉朝的立法思想",德主刑辅"思想对于汉朝的刑罚执行制度、刑罚原则以及刑事政策制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明朝立法思想是重刑主义,它的许多刑罚设置都体现了这一思想,明朝法律制度作为封建社会后期法律制度的代表形态,其在量刑制度上作了进一步完善。虽然明朝没有具体的量刑制度,但在明朝制定的《大明律》中量刑制度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8.
刘颖  唐麦 《兰台世界》2015,(3):99-100
法律是国家制度建立的基础,刑法则是法律制度中的精髓部分。在中国古代,刑法是对"罪名"和"刑罚"的成文规定,但是辽金时期的刑法和中国古代其他朝代的刑法制度又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徐映雪 《新闻世界》2011,(7):247-249
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体现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准确把握时代特点,扎实做好新时期监狱工作的宣传,有利于充分展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行刑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王越 《大观周刊》2011,(37):62-62
所谓刑事执行学,即围绕着刑罚执行积刑罚执行制度的内容展开,突出法的规范性。我国刑事执行程序只是作为《刑事诉讼法》的一部分,并没有单独的法典。因此,刑事执行面临着艰难尴尬的局面,单独制定一部执行法典已是众望所归。本文从刑事执行的特点入手,具体讨论了刑事执行法典建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