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的育人功能,并且逐步认识到历史具有发扬民族精神的作用。今天,在积极倡导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之时,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历史教育可以为培育民族精神找到根基,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主体。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精神要素在以华夏为主体的古代民族中已经存在,因此历史学要充分发掘传统民族精神要素,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同时历史学和历史教育还要充分发掘近代以来以革命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要素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民族精神要素,努力培育现代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国家的基础工程、奠基工程,培养有理想、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社会合格公民是国家的永恒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要加强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4.
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当前历史教学中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教师要善于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结合现实的生活实践来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氛围来合力强化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要采取多种措施,重点在加强对国民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正确认识处理中华民族的内在关系 ,增强民族责任感、自信心 ,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并且结合新的实际 ,与时俱进地促进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归根到底就是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华民族精神科学内涵的分析,指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并结合实际,对发展民族精神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十六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民族精神,这是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本文简单回顾了民族精神发展的历程,在分析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基础上,对具体的实施方法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要采取多种措施,重点在加强对国民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创新求变、民族忧患和历史借鉴等等的中华民族精神;而数千年延绵不绝的传统史学,则肩负起了记录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为了完成时代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对传统史学的学习和研究,来汲取、培育和弘扬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此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意志力和生命力,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2.
论述中华民族在创造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的实践中积蕴,经化经典的总结,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伟大民族精神,并经历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率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着、发展着。剖析国内外新形势,阐述在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精神对促进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对当代社会人的发展具有以下意义:有助于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为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施展空间和高级的自我实现;有助于锻造坚韧意志、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为人的发展提供道德价值导航和道德修养方法;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人的品位和情操,缓解人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塑造人的文明礼貌行为。在发扬中华民族精神有促进人的发展作用时,我们还要正确处理其与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西方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炎帝文化与时代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泉,经过历代提炼、重铸,贯穿于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之中。炎帝文化是时代精神形成的渊源和基础。炎帝首创农耕文化的实践,孕育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精神;炎帝历经磨难的实绩,激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炎帝利民思想的升华,形成了中华民族为民奉献精神;炎帝子孙的血脉认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均源于民族文化的自信,源于对民族文化精华的梳理、荡涤和发扬,源于真正文化基因的探求、开掘和发展.以我国民族文化的实情为依托,从民族文化内涵着手,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和民族特色产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以及整合中华民族文化的理念,才能提炼并传播符合时代潮流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精神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意蕴出发探讨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认为昂扬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教育的塑造和弘扬,并就如何实施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承太极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Intemet检索法,对学校中开展太极拳运动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关系做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民族精神,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这种精神。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及其相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精神培育应着力使人们明知国家曾经蒙受过的耻辱,更要深知国家不能产生新的耻辱。国家荣辱现的核心是要知道国耻。中华民族曾有百年国耻,我们应该“知耻近乎勇”;目前社会群体知耻感淡化,知耻教育是“治世之大端”;官吏不廉洁知耻,是“国之大耻”。国耻教育在民族精神培育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功能。举国之人皆知有耻,中华民族才会避免再蒙受耻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