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英语中拟人手法的修辞效果叶学融关键词英语,拟人手法,修辞英语写作中,为了使描写的事物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故意把物或抽象概念当作人来描写。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拟人或人格化(personification)。下面我们将探讨拟人化的使用、类型和修辞效果。例...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指物的名词后面加“们”的拟人用法,“们”具有使事物拟人化的作用(黄伯荣、廖序东1997)。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什么是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而所谓当作,是使一类事物具有只有另一类事物才能具有的情态动作”(张炼强1994)。这就是说,拟人是写说时让所涉事物具有人的情态动作。用这个观点来考察“指物名词十们”的用例,我们发现“们”并不能使事物拟人化。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其一,在拟人的句子里,去掉指物名词后的“们”并不影响事物的拟人化。按理说,如果“们”具有使事物拟人化的作用,那么在…  相似文献   

3.
拟人,就是将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妙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达作者对所描写事物的感情,让文章充满人情之美。拟人手法通常分三种情况:1.把非生物拟人化。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相似文献   

4.
实物拟人讲述是一种将实物拟人化,以实物为角色,引导幼儿编出备种情节的讲述形式。例如“桌子和椅子吵架”、“玩具们开联欢会”、“苹果娃蛙上幼儿园”等等。这些实物有的是日常用品,如玩具、家具、文县、餐具等;有的是食物,如水果、蔬菜等;还有的是自然物,如石子、树叶等。虽然这些实物并非人类,然而在讲述时它们被拟人化了,如大瓶子是爸爸,细瓶子是妈妈,小瓶子是儿子,它们像人一样地生活,有生命,有言谈举止,有喜怒哀乐,它们相互交往,展开各种戏剧性的情节。当然,这一切并非真的,而是讲述者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虚构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拟人法例谈     
[简介]拟人法,就是作者借助想象力,把物写成人,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性格、语言、动作的一种写作技法。运用拟人法描写事物,便于把客观事物写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便于驰骋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抒发强烈的感情,给读者以亲切、形象的感觉。童话、寓言、科学小品常常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运用拟人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6.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要在测览器上查找一些国家的资料,首页上总会先跳出来几位美少年。稍加了解才发现,原来这些美少年都出自动画《黑塔利亚》,是各个国家的拟人形象。他们在少女中拥有极高的人气,也是拟人化作口叩的第一部巅峰之作。或许现在你已经开始怀疑了:为什么现在这么多本身『不是人』的拟人角色,会如此受女孩子的喜欢?这股拟人风又是从哪里刮起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相似文献   

7.
一、"物我互变"拟人化 狗咬人不稀奇,人咬狗才新奇.写文章也一样,把物当人写,把人当物写,才会有新意. 1.物当人写 拟人化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宋代女诗人朱淑真巧用"拟人"写了一首意趣盎然的七言谜语诗,请你猜一生活用品: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英汉文学作品中拟人修辞格的三种类别,即把物体、无形的自然现象等当作人来描写,把动物、植物当作人来描写和把抽象概念当作人来描写的介绍,对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修辞效果进行探讨,旨在体会拟人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无论用于英语还是汉语中,都能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的活力,唤起人的想象,寓情于物,使读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9.
把物拟作人来写,有利于放飞思想,展示睿智,张扬个性.常用的笔法有: 一、自拟题目运用拟人.点击2003年的中考佳作,《枯叶,请接受我的赞歌》(江苏泰州考生)、《一棵老槐树的自白》(辽宁大连考生)、《"鼓励"自传》(江苏淮安考生)、《给非典先生的一封信》(湖北荆州考生)等拟人化题目不时跳入眼帘,使人眼睛一亮.从这些题目中,我们就可以触摸到作者灵动的思维和活泼的情趣.  相似文献   

10.
拟人,顾名思义就是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其做法就是把原本属于人的特性、品质、行为、情感等赋于物(包括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抽象的或具体的)。恰当地使用拟人手法,可使被描写对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1.
聪聪博士想,没有孩子不喜欢看童话故事的吧?童话里的小猪、小熊、小树……甚至小板凳、小茶杯都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还活蹦乱跳呢!这种将物当人来描述的方式就是拟人。拟人不但可以用在童话写作中,在普通的作文中也可以运用。如果运用得当,不但能使你描写  相似文献   

12.
拟人植物     
本文从多种植物所表现出的不同拟人现象以及产生拟人现象的原因来阐述拟人植物。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大体上是相同的,这一点也反映在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上。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拟人修辞格的比较分析,阐述了此种修辞格是如何加强、修饰和美化语言,增强其艺术感染力及表达效果,同时也指出加强对拟人修辞格的理解能够为跨文化研究和文学作品的美学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是小液泡     
在儿童眼里,小狗和他一样会思考,小树也和他一样知冷暖。他会与小板凳聊天,向布娃娃说心里话。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这样一个“泛灵化”阶段,即把一切无生命的事物看成是有生命的,把动植物看成与人一样具有意识。儿童喜欢将别的事物与人类比,拟人化思考对他们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拟人类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赋予没有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点,叫拟人化;一种是把自己想象成那个无生命的事物,又叫亲身类比。  相似文献   

15.
拟人修辞(personifcation)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它是把除人类以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各种事物或抽象概念,在人的神奇想象中,都加以人格化,赋予人类独有的言谈举止和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入们对于事物的印象,感受和体会。同时,它使语言变得更生动、更形象、更深刻。现在笔者就英语拟人修辞在句中的体现及其翻译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16.
比喻和拟人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不论是在日常谈话中还是在书面写作中都得到广泛的运用。然而人们有时却将两者混淆,甚至出现错位现象,因此很有辨析的必要。比喻和拟人的相同点一是两者的思维方式相同。它们都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都是通过对事物形象生动的描写来达到异中求同的目的。二是两者的使用要求基本相同。运用比喻要常见易懂,因为比喻是用喻体说明本体,如果喻体不是读者熟知的,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运用比喻要贴切生动,必须对喻体和本体的相似点作认真的概括,如果信手拈来,喻而不当,就会适得其反;运用比喻要注意思想感…  相似文献   

17.
拟人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训练专门设计了拟人修辞的练习。我认为拟人句改写有两个要点:一、拟人句无非是将植物、动物的形象赋予人的思想和行动,这个赋予需要一个转换的“点”。比如“青蛙从洞里爬出来”这句话,“爬”字本是动物行为,要找准这个“点”将它换成人的行为和思想。二、给这个转换点赋予人的思想和行为时,发挥想象非常重要,这是避免转换的拟人句落入俗套的关键。再用上述“青蛙从洞里爬出来”这句话为例,如果只是将“爬”简单地转换成“走”或“跑”,虽然这也是拟人,但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童话拟人有别于修辞学的拟人。童话拟人源于人类先民为征服自然而采用的“人格化”手段。童话拟人不仅伴随人类“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而产生,同时伴随原始人和儿童“物我不分”的观念而产生。童话拟人是把童话描写的自然物转化为作品形象的必备媒介。童话拟人应遵循人性与物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正>《昆虫记》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科普类名著导读教学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这本科普著作的特点,以书中的“拟人修辞”作为一个突破点,做如下几方面的解读。拟人标题的作用在《昆虫记》各章节里,有许多拟人修辞构成的标题,这些标题在文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昆虫记》是一部以昆虫为观察对象的著作。在写作中,作者法布尔往往运用拟人修辞的标题暗示文中有趣味性的观察内容。  相似文献   

20.
情绪是整体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从拟人化程度、表情丰富程度两类情绪设计元素出发,探究教学动画情绪设计对学习者认知加工过程与学习效果的影响,并借助眼动追踪技术,记录和揭示学习者整个学习过程的潜在认知方式。通过眼动追踪与实验分析发现:诱发学习者较高积极情绪的是拟人化且表情丰富设计,而拟人化不能单独诱发积极情绪,只有与表情丰富度相结合才能诱发积极情绪;促使学习者认知加工投入最高的是高拟人表情丰富设计,其次分别是低拟人表情丰富设计、高拟人表情单一设计和低拟人表情单一设计;促进学习者认知迁移的是表情丰富度设计、拟人化设计。研究结论对教学动画设计开发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