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前,傣族的教育受封建领主制以及宗教的影响制约,处于较为落后的状况,为解放后的发展埋下种种障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针的指引下,进行了学制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的长足发展更大大影响了傣族的文化 ,出现繁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清政府文教政策与海南书院兴衰的关系。首先阐明书院教育与官学教育本质区别;然后按朝代顺序具体论证清朝海南书院在顺治与康熙年间的起步、复兴;在雍正与乾隆年间的发展;在清末的衰落与清政府文教政策的关系;最后指出清朝海南书院兴衰的历史教训:政府及其官员的倡导与支持,尤其是政府及其官员的先进教育理念,是教育得以持续发展与繁荣的基石。反之,政府的压制排斥、严格控制及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封建社会,多数的统治者在其建立政权之初,都会精心制定相应的文教政策,并使其充分发挥巩固、服务统治的作用。作为统治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为缓和、化解与汉民族的矛盾,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制定了以推崇儒教,提倡程朱理学;笼络士子,实行怀柔与威慑并用;重视科举,以科举调控学校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教政策。通过对清朝实施的文教政策来解读康雍乾三世,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更好地认识、理解、评价"康乾盛世",总结康雍乾三世的经验、得失,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
傣族地区具有优美的自然风景,丰富的民族、宗教文化资源,是云南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要打造有特色,高品质的旅游业,南传上座部佛教旅游文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策划的内容。立足于建设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大背景下,从宗教学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在转型中,傣族地区佛教旅游的现状,并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和如何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学是元、明、清三代在府州县外的郊区、乡镇村舍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基层教育机构。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学继承和发展了元代的社学制度,在设立和办学过程中颁布了相关的法令,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社会教化,为清代少数民族地区社学和义学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分析清朝积极文教政策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政策本身,而应更多在微观层次上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民族特色.在教育活动史视野下,探析其形成与实施的过程,展示一个具体形象的文教政策.  相似文献   

7.
傣族地区的教育与文化变迁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前,傣族的教育受封建领主制以及宗教的影响制约,处于较为落后的状况,为解放后的发展埋下种种障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针的指引下,进行了学制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的长足发展更大大影响了傣族的文化,出现繁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8.
清代傣族地区的移民开发及对傣族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傣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汉族等民族的移居密切相关.清代是内地人民大量移民云南沿边傣族地区最多的朝代之一,其原因主要是由李定国抗清所形成的向傣族地区的移民、由矿业开发所形成的移民以及由改土归流所带来的各民族交往的增加.内地汉族等民族的大量移居,促进了傣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演变,引起了傣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构建包含五个方面的基本理念,即:傣族课程的目标整合、傣族课程的文化交融、傣族课程的文化创新、傣族课程的生活回归与傣族课程的隐喻表达.  相似文献   

10.
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德宏盈江地区傣族称鸡蛋为"嘿给"。傣族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普遍运用"嘿给"的现象,比如丧葬、结婚、祭祀、落新居时都需要它。"嘿给"不仅仅只是一种食物,背后还富有着许多特殊的涵义,比如人类起源、鬼魂附体、巫术意义等。论文拟从"嘿给"的神话,结合着"嘿给"的实用功能来谈"嘿给"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王朝,清朝的文教政策,是其政治制度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体现了压制与笼络兼施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元清两代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国家政权,对汉族都采取了压迫和怀柔相交织的民族政策。但是元代的民族政策始终带有不平等性,而清代的民族政策虽然也存在压迫的意味,但总的来说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向着民族和文化多元性方向发展。由于两个王朝对被统治民族所采取的不同政策,使得两个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都因此而产生了极为重要且不同的影响。文章在对比分析元清两代对汉族政策的基础上,得出其相同及不同之处,并试图探讨其产生的影响和对现今民族融合和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金平傣族女性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平傣族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影响其生产能力,婚姻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究其原因,除经济上的贫困外,观念陈旧及应试教育与当地社会脱节是两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对女童教育意义应提高到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平等及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多个角度来理解。  相似文献   

14.
清代是侗族地区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书院的发展对汉文化在侗族地区的传播,对培养人才、促进侗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清代侗族地区的书院教育独具特色,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清朝与哈萨克族的政治交往和贸易往来两个方面入手,史实性地记述了双方自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关系的确立与发展。进而从中剖析清代边疆政策的特质,重点解读了清朝对哈萨克族实行的特殊的边疆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历史上,边疆问题一直是历代王朝实现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对边疆民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历代统治者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边疆民族政策。清代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其采取的边疆民族政策呈现独特的历史特点,“满蒙联姻”“因俗而治”“分而治之”、利用宗教等都成为了清代边疆民族政策制定的依据和内容。对清代边疆民族政策度依据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当今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处理可供历史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在面临西方列强侵略挑战的压力下,围绕着近代教育的改革走向而不断制定、推行并加以督导与评估。就其内容而言,既有对传统选士教育政策的吸纳而具有保守性,更具有受西方教育的冲击而带有开放性,废科举、兴学校、厘定教育宗旨、改革教育行政机构等教育政策的建立及实施,成为清末教育的一种导向与早期现代化的努力。李占萍博士的著作具有教育史专业学术方法新视野及内容结构突破、超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回族经堂教育发端于明代晚期,勃兴于清代。明清时期的回族经堂教育具有拜师入寺程序严格、教育管理活动刚柔相济、习经生活节奏单一等特点。该时期的经堂教育活动培养出了大批经师学者、提高了回族人民的文化道德水平、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增强了回族群体意识,但也带有与时代文化、科技等相脱节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有关情况及其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指导思想,指出了戴钧衡对书院教育的认识和全新的办学理念以及在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他撰写的《桐乡书院四议》对书院教育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桐乡书院也因此成为晚清书院发展史上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0.
沙虹 《教育教学论坛》2019,(23):251-252
塑造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是中国古代小说惯用的创作手法。清代“绍兴师爷”的形象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却现实因素,与小说家们对原本存在于绍兴师爷群体的职业性格、区域文化进行渲染刻画使之成为典型性有密切关系。而这种典型也成为后世评价“绍兴师爷”时的“标签”,是师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