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家族史     
翻开我家的户口本,在我的籍贯一栏,赫然印着“云南昆明”四个字。为什么不是上海?我生于此,长于此,怎么就成了云南人呢?对此我一直困惑不解,甚至有些耿耿于怀。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问爸爸:“为什么我的籍贯要写云南?我不是上海人吗?”爸爸仿佛一眼就看穿了我的不满,笑着回答道:“怎么,不喜欢云南吗?你不是每年都去云南看爷爷奶奶,还说那里气候宜人、景色漂亮吗?”“那里是不错,可是……我还是喜欢上海多一点。”  相似文献   

2.
吴然 《小学语文》2014,(1):115-116
有一天,我在报上读到这样的诗句:“天上的云,天上的星,天上的马帮一群群……”像儿歌一样,唱的是我们云南。我还知道这样一句谚语:“一日上一丈,云南在天上。”  相似文献   

3.
关于云南的濮人问题,我有一点与一些研究者不同的看法,现提出来请大家指正。一、云南的古人类过去研究云南历史者认为,云南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云南的各民族是从外地迁来的,“氐羌”从北面河湟地区迁来,“百越”从南面沿海地区迁来,“槃瓠”自东面后来进入。 1965年5月1日,我国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西北发现两颗左右上侧门齿  相似文献   

4.
刚刚念初中时,就和妈妈约好,等毕业考上重点中学后,一定要去青岛。因为我想在天之涯海之角找到那“消失的地平线”(书名)。读书的愿望在最近实现了,青岛却无法成行。无奈中,我登上了前往云南的飞机。然而,当我真正地走进了云南,走进了“香格里拉”(意为世外桃源,但多指迪庆),我才发现,我终于找到了那条“消失的地平线”。  相似文献   

5.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国际阅读协会扫盲荣誉奖”授予了中国云南扫除文盲工作协调办公室,“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这句在云南广为流传的口号,让我第一次对云南教育有了近距离的认识.也从此让我在巴黎的工作之余。将目光瞥向这个包容着多民族文化的边疆省份。机缘凑巧,手头获得一本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朱华山院长新近付梓的...  相似文献   

6.
说起《云南教育》对我的帮助,真不知该怎么感谢,多年来,通过闵读该刊,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掌握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得益非浅。 1986年,我参加“教材过关”考试。当时,我在边远特困山区的一所小学教书,正为找不到复习资料发愁时,看到《云南教育》以大篇幅连载了有关知识,经过认真学习,我通过了“过关”考试,  相似文献   

7.
来函照登     
编辑老师: 你好! 我叫李云锋,家住云南。我最喜欢贵刊的“生涯设计”、“奥秘百科”、“形象设计”、“就业大市场”、“周末驿站”、“开眼界”等几个栏目,我觉得这些栏目特别有价值。我认为,贵刊的刊名既然叫《现代技能开发》,就应该突出“技能”和“开发”。“技能”方面如: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如何给自己树立  相似文献   

8.
支教故事多     
来支教之前,就听说云南有抢亲的风俗。来到云南德钦二中以后,我问校长阿瓦琪是否真有这样的风俗,他说:“我抢过人。”我们还来不及惊讶,他就自豪地谈起了他的“抢人”经历:三年前,正当云南进入“两基”攻坚的关键时刻,上海派来了第四批援滇支教老师,原计划给德钦分5人,其中一中3人,二中2人。由于管理和生活不便等原因,  相似文献   

9.
李春华 《上海教育》2007,(6B):32-33
我与先后到云南支教的好几位教师都比较熟悉,无论是已经结束支教工作返沪的,还是正在云南支教的,谈起支教云南的经历,心愿都惊人的相似:“想回云南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10.
那是1980年秋天,我陪《光明日报》资深记者张义德到安宁寻访明朝贬谪到云南的杨升庵遗迹。杨升庵即杨慎,是明朝的状元,贬谪到云南时只有三十多岁。我和张先生到温泉曹溪寺,在那潭不断地冒着水泡的珍珠泉边久久流连。我真想把那些水泡捧起来。此后,“珍珠泉”三个字不断在我的脑  相似文献   

11.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过很多美丽的地方,最让我难忘的是云南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迪庆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它源于唐宋时期建筑的“日光城”和“月光城”,日月两城遥相辉映,千古流传,成为佳话。绕过连绵起伏的玉龙雪山,沿金沙江逆流  相似文献   

12.
我爱马兰     
我曾随爸爸妈妈到过四季如春的云南、烟雾迷蒙的重庆、有“泉城”之称的济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但是我还是觉得马兰最好,我爱马兰。  相似文献   

13.
人生三道茶     
今年暑假,我去了云南大理,见识了白族的一种饮茶风俗——“三道茶”。所谓“三道茶”,就是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要依次饮三杯茶。这三道茶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喝了这“三道茶”,我深切地感到,人生不正像这“三道茶”吗?  相似文献   

14.
为庆祝“五四”青年节并句建党90周年献礼,5月4日晚,由云南商务职业学院主办、乓青团寻甸县委协办的“畅享红色经典,我与祖国共奋进”古筝演奏专场晚会在寻甸县城广场上演。云南商务职业学完的师生为寻甸县数千居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古筝盏宴。  相似文献   

15.
丁贤玉 《教育文汇》2008,(12):52-52
初听“梅里”这地名,觉得很特别,有一种冷艳、脱俗的味道,它让我想起远在云南与西藏交界处的“梅里雪山”来,据说那里终年积雪,群峰峭拔,景象奇异,美到极致。于是,便莫名地爱上了这里——我说的是梅里学校。  相似文献   

16.
大笑八声     
1.尊称语文课上,包老师给学生们讲解孔子、孟子的文章时说道:“古代如称对方为‘子’,那是尊称。”一个学生说:“包老师,那您在古代的尊称是……”包老师:“……”2.健忘教授博学多才,只是健忘得厉害。一次,班里来了一个新学生,坐在后排,教授见了问他,你从何处来?回答是云南。第二天,这位学生坐在了前排,教授见了又问他,你从何处来?回答依旧。教授喃喃地道:“又是一个云南来的学生,可是昨天坐在后排的那个学生到哪里去了呢?”3.才错一个字一学生对同桌说:“我爸爸看了我的作文后把我狠狠地揍了一顿,只因为我写错了一个字。”“一个字?”“就…  相似文献   

17.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天,云南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正式挂牌成立了,我代表云南省高教学会秘书处、云南大学高教研究中心和云南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的全体同志,衷心地感谢各位领导的光临与指导,感谢云南大学在评估事务所筹建期间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云南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是经云南省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省工商局认定,具有高等教育评估资格,专职从事高等教育评估的社会公正性咨询服务中介机构。它是继“上海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和“辽宁评估事务所”之后,在全国成…  相似文献   

18.
一花一世界     
吃过晚饭,和骋怡、秋桂一起走出食堂,在一楼的楼梯口居然看到两个大男生在卖花! 我们三人都觉得这有点搞笑:“这都行!”“真强!”两男生羞涩地笑笑,说他们清明放假去了云南。这是从云南带回来的。我看看他们的花,主要就是玫瑰和康乃馨,有些已经怒放,有些还只是花苞。  相似文献   

19.
最复杂的工作当数育人的工作,最伟大的事业莫过于育人的事业。貌不惊人、才不出众的我却偏偏选择了教育这“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于是,不尽的困惑,无限的迷茫,脚下成了苦行的布道。原本天真可爱的孩童,在我的讲台前却是那样的沉重与无奈。时间加汗水,算是拔高了几株枯瘦的幼苗,教书的饭碗也就让我颤颤巍巍地给端了下来。惶恐不安的日子,让我度日如年。“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24年前的今天,《云南教育》以立足云南教学、服务云南教师的办刊理念复刊。贴切的内容、朴实的风格、精辟的论述、别开生面的展示,可谓“一语天…  相似文献   

20.
因为父母在云南经商,所以我每年都要去云南,也经常去丽江。丽江是纳西人聚居的地方。还记得第一次到丽江时,我在街上看到纳西人身上总背着一个篮子(纳西人叫它“背篓”)。我很好奇,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就去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观察吧!”在丽江住了一两天,我很快发现纳西人购物并不用塑料袋,买了东西后都用自带的背篓背着,既省力,又省事,更重要的是环保。妈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