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学生“回炉”技校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些年大学生“回炉”技校热的现象评论颇多。有人认为大学生“回炉”技校值得提倡,理由是这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理性的反映,是用人单位开始摈弃“唯学历是举”人才观的反映,同时也能给职业教育带来希望。因此,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应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回应,抓住机遇,大胆革新,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前的职业技术培训,即大学生“回炉再造”现象.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是很正常的,因为就教育本身而言.大学生接受职业技术培训是一个趋势。是终身教育的具体体现。但是。在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回炉再造”现象的出现,其实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做选择。这种积极调整、主动适应职场或者市场需求的做法,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开始以理性态度重新审视学历“含金量”与自身实际能力之间的正确关系。故,大学生就业前到职业技术院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3.
刘艳  李铮 《教书育人》2006,(10):51-53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3日13版刊登了一篇《大学生“回炉”说明了什么》的文章。文中说到,拿到了大学文凭却“回炉”到技校念书,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却屡见不鲜。去年沈阳市第一机床厂技校招收了一名大学生、一名专科生,出入意料的是他们三个月就学到了一手漂亮的好活。无独有偶,天津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开办的数控机床培训班,也有不少大学生前来学习数控技术。另据悉,“回炉”现象在贵州2000年就已经出现了。问及一些大学生“回炉”的原因,答是:工作难找。大学本科四年上完却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回到技校学习一门技术在社会上好找工作。对这一现象,各方评论不一。  相似文献   

4.
言论看点     
《教育与职业》2006,(7):80-80
从“学子回炉”看职业教育 ——在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回炉”这种主动调整,适应职场之举值得赞赏。而这一系列现象,以及人们对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态度,也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新春伊始.在众多高校毕业生奔波穿梭于各类招聘会.承受焦虑忐忑、打击失落的时候.有部分学子却悄然选择了“回炉”上技校。据了解.今年仅广州便有3000人“刚出象牙塔又进技校门”,大学生“回炉”已从个体行为演变为群体现象.呈现快速“升温”趋势。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回炉”上技校,是高校职能缺失的表现,是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回炉”教育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从高等教育自身来说,高等教育的结构错位、价值迷失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产生的原因。高等教育若欲对此现象有所为,需要从各类型的大学合理定位、各司其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由大学生"回炉"技校现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炉"技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文章深入剖析了大学生"回炉"技校现象的原因,对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回炉"技校现象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技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3日13版刊登了一篇《大学生“回炉”说明了什么》的文章。文中说到,拿到了大学文凭却“回炉”到技校念书,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却屡见不鲜。去年沈阳市第一机床厂技校招收了一名大学生、一名专科生,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三个月就学到了一手漂亮的好活。无独有偶,天津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开办的数控机床培训班,也有不少大学生前来学习数控技术。另据悉“,回炉”现象在贵州2000年就已经出现了。问及一些大学生“回炉”的原因,答是:工作难找。大学本科四年上完却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回到技校学习一门技术在社会上好找工作。…  相似文献   

9.
张晓震 《教育》2008,(10):35-36
近年来,大学生“回炉”技校或职校的事例频频见诸报端。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仅广东一省就有3000大学生“刚出象牙塔又进技校门”。从全国范围看,这种情形似有从个体行为向群体现象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关耳 《职业技术》2006,(20):1-1
近闻在天津召开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大学生“回炉再造”成了会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此现象,记者采访了相关官员专家。  相似文献   

11.
钟建勋  钟勋丽 《文教资料》2007,(35):215-216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大学,随之也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大学生"回炉"。有的学者认为,"回炉"说明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开始改变,逐渐走出就业的误区。有的学者则认为,这是社会对"人才"的重新解读。但本文侧重于从"回炉"现象所引起的消极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些年大学生"回炉"技校热的现象评论颇多.有人认为大学生"回炉"技校值得提倡,理由是这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理性的反映,是用人单位开始摈弃"唯学历是举"人才观的反映,同时也能给职业教育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3.
传媒     
背景:据《楚天金报》报道,今年,湖北省预计有2万名高考考生“回炉”读中职。其中,有很多考生达到“三本线”,选择放弃三本院校或高职高专而改读中职。准大学生弃本科读中职的现象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回炉”技校,虽说是一种特殊现象,但却反映出教育结构设施与社会发展存在着不协调的关系,必须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适合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是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数据     
《职业技术教育》2007,(30):15-15
"回炉"大学生乐观看待就业一项对湖北武汉、荆门等地9所职业院校、中专技校230名"回炉"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回炉"后心态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大学生"回炉"后,在工作职场选择上,有13.9%的  相似文献   

16.
话题背景: 当前,社会各界热切地关注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出谋划策。特别是面对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和我国高级技工缺口巨大的矛盾,有专家鼓励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如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姜大源就认为:“我们要考虑发挥高职的作用,可让本科生‘回炉’高职,使高职成为我们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创业的摇篮。”他希望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成为一种时尚。同时,也有专家认为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寻找就业出路只是短视之见,因为这不仅仅折射的是教育体制问题,更是深层次地折射出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的问题,大学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甚至是一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7.
企业用人日趋务实,中职“升温”,催生了大学生“回炉热”,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现存高等教育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重庆新渝技校近年来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来“回炉”,其中不乏学法学的改学汽车维修,学外科的改学钳工。有关人士评价说,大学生毕业后再考技校的现象,在许多城市不算什么新鲜事了。显然,这些学生们受到的教育并不适合他们,而适合他们的教育,社会又没有及时提供。仿佛是为了与  相似文献   

19.
消息树     
江苏:大学生“回炉”读技校中专,四川“蓝色助学工程”帮助贫困生圆成才梦,2007年高考有望选题作答,中学生写字也要考核引争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回炉"现象,从一开始的凤毛麟角到现如今的习以为常,见证了时代潮流和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回归职业教育,悄然打破了普教与职教的藩篱,也给了中国教育一个审视自我的视角。这些年,关于大学生"回炉"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能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并且从起初的大学毕业生的个人行为,逐步演变成现今的高等院校有组织的行为——大学生在学期间,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来到职业院校学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