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只有绿叶衬托,红花才会显的更加鲜艳”。145医院政治处主任于祝基于这种认识,在关心支持新闻报道工作中,甘做绿叶,把报道组这朵红花,衬托得鲜鲜艳艳。该医院的新闻报道工作,已连续4年被分部和后勤评为先进单位。新闻事件发生后,必须快采访、快写稿、快发稿,可在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新闻事件发生后,报道员不能及时得到信息,使新闻变成了旧闻。对此,与报道员多联系常通气成了于主任的工作习惯,他每次到科室病房检查工作结束,常常不是回办公室,而是去报道组把在病房观察和搜寻到的,有新闻价值的情况告诉给报道员。去年除…  相似文献   

2.
坐落于风光旖施的吉林市松花江北畔的沈阳军区后勤部某分部,有位闻名沈阳军区新闻界的“伯乐”兼撰稿人──政治部主任李爽。由干事、宣传科科长、宣传处长至政治部主任,他撰写的各类稿件有500余篇见诸报端;在他的组织下,分部连续10年被评作军区及后勤报道工作先进单位;经他带出的新闻人才,有13人走上了宣传处长、组织处长等团职工作岗位,有10余名战士报道员提干。“伯乐”原是“爬坡人”受父亲军旅生活的影响,15岁时他便成为某汽车团专“玩轮子”的驾驶员。开车之初,确实欣喜一阵子,但欣喜过后他又陷入新的苦恼:在军营这所大学…  相似文献   

3.
3月25日至4月5日,海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杨先厚在某部蹲点,他召集军区的部分新闻干事和报道员,带领他们一个连队一个连队地进行“地毯式”采访,教他们采访的方法、素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和文章的谋篇布局。据杨主任介绍,他还计划分期分批地对全军区所有报道员进行传帮带,对每一个连队进行一次全面的采访,提高他们的写稿能力和综合素质。杨主任深入基层对报道员进行传帮带@王向  相似文献   

4.
新闻窗     
新闻函授中心向先进单位赠锦旗本刊讯姚锋报道:10月中旬,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派专人赴河南、湖北两省,分别向洛阳、焦作、襄樊三个军分区政治部赠送了锦旗。这三个单位一向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每逢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招生时,他们都积极、广泛地发动官兵参加函授学习。据悉,上述几个单位近年来参加新闻函授的学员均超过百人。某分部对新闻稿件采取新措脑本刊讯利刃报道:济后某分部日前向所属各单位发出通知,规定每周一为报道员共向学习和会稿时间。每个报道员采写的稿件均须通过集体讨论,并相互提出修改意见,以杜绝失实报道,提高稿…  相似文献   

5.
有着20多年兵龄的“老政工”韩树君主任,在政治机关工作时,就是一位在军区、后勤称得上“响当当”的“笔杆子”。自走上领导的岗位后,人们又送给他一个“人才迷”的绰号。任政治部主任几年来,他让爱的种种情愫凝聚到培育新闻人才的事业中,无愧慧眼识才的“新闻伯乐”,识出一个又一个“千里马”,被人们誉为“军营育才编辑”。三年前,韩树君从沈后政治部宣传处长的位置上来到某分部政治部任主任。上任伊始,他发现分部的报道工作虽然活跃,但见诸报端的有影响的稿件较少;报道人员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办公设备比较落后;各基层单位的…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武部,没有一名专职新闻干事,新闻报道和政研工作却连年先进;没有一名专职报道员,新闻人才却层出不穷。知情人说,关键是我部有个善抓报道工作的政委。新闻报道抓全面该部政委李炳武以前曾任过旅政治部主任,抓新闻报道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说,政治工作出新闻,军事、后勤、技术装备工作同样也出新闻,可因为搞新闻的同志大都在政治部门,这“笔头子”动来动去,往往是政工口上多一些,忽视了军事,冷落了后勤及其他部门,有时候甚至走向极端,脱离中心工作,这种倾向不改,你根本就抓不到好新闻,也写不出好新闻。原因很简单,打靶偏…  相似文献   

7.
在边防学院.熟悉政治部主任蔺雨的人都知道.报道员出身、爱好书法诗文的他为人儒雅沉稳、平易和蔼。可也有例外。那就是当他发现了一条新闻线索时。讨论新闻线索,他会和搞新闻的同志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会忘记下班吃饭。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他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参与下。边防学院新闻报道工作在兰州军区师旅级单位中居于前列.学院政治部曾连年被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蔺雨把搞好院校新闻工作概括为三种“桥梁”——  相似文献   

8.
自1993年以来,新疆博尔塔拉军分区每年在各级新闻单位用稿800余篇,连续6年被新疆军区评为新闻Xi作先进单位,3人10多次被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社、新疆军区评为‘优秀报道员”、“优秀报道骨干”。“最佳报道骨干”、“新闻十佳”。人们不禁要问,博尔塔拉军分区是一个边防军分区,在驻地偏远、交通不便、通信落后的情况下,新闻工作如何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呢?分区的同志说,这一成绩主要应归功于分区政治部主任于崇福的“人才@”。十步之内有芳草——于崇福的识才之眼于崇福走马上任博尔塔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是1993年。当时,分区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驻扎在远离城市的山沟沟里的南京军区某旅,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却从1995年起连年被省军区、南京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要问这是啥缘故?知情人会翘起大拇指说:这和政治部主任钟国禅关心培养报道人才的努力分不开。孟视报过精心培养报道入才在钟主任的书房里,有三本厚厚的新闻作品剪贴集。这些作品记录着他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报道员起步,经过部队多年的摔打,直至走上领导岗位的足迹。他当过报道员,知道报道工作的重要和艰辛,所以特别重视报道人才的培养。1995年初,钟主任上任伊始,就在旅原有报道组的基础上,重新挑选一…  相似文献   

10.
驻豫某部政治部主任王争亚不仅自己能写稿,而且善于育才。他当主任3年来,先后有两名报道员提干,1人考上南京政院新闻系,17人立功受奖,4人退伍后当了编辑记者,被大家誉为“新闻园丁”。 王主任是报道员出身,一次在某炮团检查工作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名叫左起超的干事,觉得他文字  相似文献   

11.
在青海省军区,只要提起祝贵的名字,官兵们无人不知:“是个写报道的。”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报道员竟然是个大官──海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大校军衔。祝主任原在兰州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当干事,一直是机关的报道骨干。1992年升任海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后,一边抓工作,一边搞报道。每次下基层检查工作,他总要深入实际,搞调查研究,写出了许多高质量的稿件,连续被《解放军报》、青海日报采用。祝主任不但自己写,而且还培养出一批新人。他十分关心报道骨干的业务学习,亲自督促为各基层报道员订阅了一份《新闻与成才》。独立连战士地文央在祝…  相似文献   

12.
红花争艳尤需春雨滋润。某师政治部主任李宏征,当主任三年多来,实实在在关心报道工作,设身处地地为报道员排忧解难,时刻播洒春雨,浇灌出朵朵争芳斗艳的“新闻花”,使全师新闻报道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去年年初,师专职新闻干事调上级新闻单位工作,团里一名新闻报道骨干转业,一名调走,一时师里的新闻报道工作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多年的政工经验使李主任认识到:报道工作上台阶,人才是关键,必须尽快选拔、培养一批能采善写的队伍。是人才就大胆地用。所属炮团驻地比较偏僻,缺少报道骨干,报道工作迟迟上不去。当李主任得知团卫生所…  相似文献   

13.
一个连续多年与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无缘的单位,要想走出低谷,首先要拥有一支过硬的报道队伍。141医院刚刚上任的政委刘会兴和政治处主任陈艺园深明其理。于是围绕着建设报道队伍的问题,在这个医院出现了政委主任“同唱一首歌”的爱才、育才故事。刘政委:三请报道员政委刘会兴原是后勤某分部干部科长。今年年初,分部领导决定让他到141医院担任政委,当他了解到这个医院新闻报道工作开展不起来的缘故就是缺少报道骨干时,他上任伊始就在分部范围内物色报道骨干,旨在使该院报道工作打个翻身仗。分部所属一个仓库地处大山沟,这个仓库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某师地处大别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在一般人看来,这里不是出新闻的地方,更不是产新闻人才的地方。然而,近几年该师不仅新闻报道工作搞得红红火火,而且人才辈出,两名新闻干事被调到军队报社当了编辑,5名新闻干事被调到集团军机关工作,10多名报道员回到地方当了报社编辑、记者以及党和政府部门的专职新闻干事。在这些人才的背后,有一个默默支持他们,甘为他们做人梯的人,他就是该师政治部副主任韩强毛。韩强毛当了3年多政治部副主任和2年多宣传科长,在此以前,他一直在基层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从战士写到干部,从正排职干事写…  相似文献   

15.
他入伍仅5年时间。却先后有300多篇(幅)新闻稿件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10多篇新闻作品在省市级新闻单位获奖。个人年年被军区《前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他就是济南军区某防空旅政治部一级士官报道员田宝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王伦军,四川平昌县人,1976年8月出生,1992年12月入伍,1998年7月毕业于重庆通信学院。历任某分部通信站分队长、司令部通信科参谋,第273医院政治处干事,分部政治部宣传科干事,新疆军区联勤部政治部副营职新闻干事。他从事新闻工作5年来,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各类稿件500多篇,被聘为《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人民军队》特约记者和《新疆日报》驻部队记者,4次荣立三等功,连续3年被兰州军区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人民军队》“优秀特约记者”,连续4年被新疆军区评为“优秀新闻报道骨干”。2007年11月14日,他奉命陪同解放军报社主任编辑郭天一同志赴帕米尔边防一线执行采访任务时,突遇车祸,以身殉职,光荣牺牲。  相似文献   

17.
武警青海总队五支队近两年被各级新闻单位采用稿件500余篇,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他们主要做法是:勤动腿,多留心,常联系。勤动腿。“新闻是跑出来的。”支队根据这一共识,要求报道员每周下基层采访3天,剩余时间用来读报、整理材料、写稿。实行这一办法大大提高了报道员下基层采访写稿的积极性。今年5月,支队政治处两位报道员主动深入到200多公里外的执勤中队采访,采访中当他们了解到该中队一个班长打骂体罚战士被劳教和火炮中队一战士违章参与经济活动被处分等素材后,便采写了《五支队严惩违纪现象不手软》一文,恨快被《人…  相似文献   

18.
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为官兵树立学习的楷模.以此推动工作.是我们部队的光荣传统。而宣传好典型。则是我们媒体人和部队报道员的责任。那么,怎样更好地发挥典型宣传的影响力呢?笔者日前就此采访了南京军区上海警备区政治部主任程关生,就相关问题同他进行了交谈。  相似文献   

19.
某军需仓库政治处主任张玉富,在仓库干了两年,使仓库的报道工作受到上级表彰。对于他,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有一颗惜才之心。张玉富在新闻行当里干了十几年。1993年,他升为政治处主任。他上任后先是制定写作人才培育计划,接着又为有写作特长的战士报名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订购了《新闻与成才》等刊物,还把两名优秀报道员选送到新闻单位学习深造。平时他不论工作多么忙,总忘不了给报道员提供线索,帮助修改稿件,并经常督促检查,在他的热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有5名官兵的新闻写作水平提高很快,每人年见稿量都在50篇以上。勤务…  相似文献   

20.
寇永强.我的新闻领路人.他1990年3月入伍.2000年5月担任新闻干事,10年间共培训出30多名报道员,有10多人调至师以上政治机关工作。几天前.我去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部录像室发电视视频,顺道去了趟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部新闻办。想看看我的这位新闻领路人。他有事出去了.看到我曾经熟悉的办公室,勾起了我不少回忆。算起来,从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部新闻办走出去的干部不少.我算_-一个,有的去了海军和总部机关。在我们的眼里,寇永强是阶梯、兄长、益友和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