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宋代词人中,前后词风迥异莫如黄庭坚。速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的创作集中在青少年与晚年,由于时间跨度大,生活思想变迁,故致词风云泥相异。山谷之艳词是他早年寻花问柳生活的写照,然当时风气如此,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非议。对山谷艳词的批评起于朱熹,随着后来词的审美趣味趋于典雅温婉,再由于名人效应,山谷之艳词遂成集矢之的。山谷之禅理词以晚年所作《渔家傲》。四首为代表其内容全取自禅宗灯录,虽不入词之正格,但寄托了作者参悟有得,悔谢人生的心怀。他的艳词与禅理词恰系其人生两端,则一部山谷词不啻是作者的风月宝鉴、人生忏悔录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苏词的风格不只是今之所谓的豪放,而是一曰豪放,二曰旷达,三曰婉约,且以旷达为主要特色,从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全新的风貌。我们既要看到其豪放、旷达词风的开创意义和旷达词风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忽略其婉约词风的革新成就。  相似文献   

3.
张孝祥的词风历来界定较为明晰,词学家宛敏灏与缪钺将张词的风格界定为豪放与清旷,是极为中肯的,但是对其词风成因的探讨却略显粗致,笔者将对其词风成因进行宏观阐述,以便能更加深刻认识张词的社会意义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叶梦得受苏轼影响,南渡前就写有不少词风清旷的词作;南渡后,词风虽有变化,但仍然延续了此前已经形成的风格,清旷超逸是其主导词风。叶梦得是南渡之际连接苏、辛的名家词人,具有不可忽视的词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纳兰词之所以动人心弦,主要因为其词以情感内容的真切和艺术表现的哀婉取胜,展示人间的至性至情,体现了悲剧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哀怨伤感与真切自然是"纳兰词"的整体词风。本文将着重论证其词风的这种兼容性,并进一步分析其边塞词及咏物词所蕴含的哀愁意蕴。  相似文献   

6.
读清词札记     
一、《近代词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严迪昌先生编著的三册《近代词钞》,是一部很有质量、很有特色的词钞。首先,他有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近代词史札论——代前言》。文中说“清词自乾隆中期以后即呈转衰之势。……几无堪称白构面貌的大家名家出现,词学观上也无卓识新见的提出,尽管词人群涌,词籍汗牛充栋。”“乾隆末年到嘉庆前期,词界的反思未曾间断。其中张惠言和郭麟是异地同时反思自救的两位有深度的词学家,从某种程度讲,他们堪称新一轮词林启衰振颓的启蒙人物。”“鸦片战争爆发前至少有十年的时间,从词史历程审视,不应视为清代中期词坛衰颓的后续,而该是近代词史的启端。”“从道光到宣统五朝,……向被视为以柔婉绮丽为主基调的词,在这血与火交进的时代大动变中令人欣慰地并不显得滞后。”“近代词史的整体把握和个案研究,均有大量的空缺有待补苴和深究。”“词是心灵或情思的运载体之一,而其固有的特性又每能相当沉微地托起心底的涟漪或者狂澜。判断一个历史阶段词创作的整体成就,最重要的当是检视心态表现的力度和广深度。”等等都是言人之未言,发人深省之言。其次,他的作者介绍有的很有深度。例如介绍陶樑时,在叙述其生平、经历、著作之后说“陶樑洵为继王昶之后一大风雅盟主。至若身际有清一代由盛转衰,历乾、嘉、道、咸四朝,既见证文化隆盛之史,复历经吏治朽腐之程,允称承前续后之耆宿,则其所具认识意义实胜过王述庵,为晚近词史转捩人物之一要员。”在历述王昶、王柏心评论陶樑词后又说“诚然,陶樑词境未必尽得开拓,词艺亦不见得超诣同侪,唯‘变’之因素确见存在。能见‘变’,即可贵,能于门派陈见中解缚自出,则尤难得。审查词人之历史地位,当持此等尺度和眼光。”又如介绍蒋春霖时最后说的“综之谭(献)、陈(廷焯)、朱(孝臧)三家按‘常派’词观法眼视蒋氏词,不外不沉郁、不古厚、不纯,如此而已。近三数十年来,鹿谭词后罹文字之祸,缘其有诋太平军事也。至于新编选名家词之类亦摒弃《水云词》以为激进。宗派门户、路线偏见、投机取媚,不一而足,是蒋鹿潭之不幸,亦词学之不幸。蒋氏词为特定时空之产物,可以褒亦可以贬,唯求公允客观耳。回避不可,抹杀尤不可!是乃绝非唯物史观之治学态度也。”再如介绍陶然时最后说的“陶然人格力量泽被吴中人文甚深,诚为探索近代学术以至词风渊源所应注视。尤可辨味者乃陶然与‘南社’初始诸巨擘如陈去病、柳亚子之渊自承续消息,可憾者似久未为论家道及。”等都是很有见地的,是众多词选作者介绍中很少见的。  相似文献   

7.
论遗山词的词史地位及其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词融会北宋词风的过程中,遗山以其在文坛上的领袖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词和北宋词的交融是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农业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草原文化的交融,遗山以其极高的词创作成就而成为这两种文化交叉点上的佼佼者。遗山推崇苏、辛,词风豪放,对元词的发展走向很有影响。在沟通宋、金词以及在金、元词的延续上,遗山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遗山还是在具体词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词创作的金代最重要的词人,其词体制完备;词中尊杜,极善融化唐诗;其词又有明显的“史”意识影响的痕迹;金、元之际文人歌酒狎妓之风在其词中时有反映;清代词论对其词毁誉不一。凡此种种,都体现了遗山词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稼轩饮酒史的分段,研究稼轩饮酒心态及词风变化;豪饮期(两湖、江淮时)多宴饮词,词风豪爽峻健;狂饮期(带湖、七闽时)多与官宦乡绅饮,词风沉郁悲壮,或独酌,词风悲凉清丽,与山民村夫饮,词风清新自然;矛盾期(瓢泉时),理性词与形象词各有所长,微醺期(两浙,铅山时),词风恬淡平和。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常州词派历代词人的读词方式有其内在的继承性。具体看来,张惠言以"比兴寄托"的方式读词;周济以"寄托"的方式读词;谭献以"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的方式读词;陈廷焯以"沉郁"的方式读词。且这种读词方式的产生主要归因于词学本身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0.
苏轼之于文学的贡献,主要在其词的成就。其词的成就历来认为主要在其对豪放词风的贡献。但 如果我们站在整个词史的角度,站在苏轼整个词作的角度来观照苏轼词的风格,会有许多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叶梦得词或将婉约与豪放融为一体,或以健笔写柔情,词风独特。其词主体张扬,喜用“笑”字“狂”字,表现其感情的强烈与外化。他写词时兴致勃勃,逸情满怀,将高扬的主观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叶梦得词或将婉约与豪放融为一体,或以健笔写柔情,词风独特.其词主体张扬,喜用“笑”字“狂”字,表现其感情的强烈与外化.他写词时兴致勃勃,逸情满怀,将高扬的主观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张翥是元代著名的词人。其词善于铺叙,感情细腻,音律谐婉,空灵清逸,刚柔相济,确为宋代格律派词风当然继承者。  相似文献   

14.
吕惠如为近代词坛一朵奇葩,其词继承了婉约一派词风,并融入近代之风景,及近代女性特有之风情和人生感悟。其词作可分为前后两期,进行比较可看出其不同时期词作的不同风貌。  相似文献   

15.
黄盼 《文教资料》2013,(31):55-58
袁去华,南宋初期词坛名家,现存词九十九首,词作颇具特色。目前关于他的研究文章主要集中于其爱国词的艺术分析,对其“妍雅”词风则甚少关注。宣卿词,主题雅正,艺术美丽高雅,词调选用避俗尚雅。探讨其“妍雅”词风,或有益于判定其主导词风;同时,袁去华的“妍雅”词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词“变艳为雅”的文学风气;对袁去华“妍雅”词风的考察,有利于我们对“雅”这一审美范畴的细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杨无咎是南宋词人,其咏物词代表了其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咏物来抒发情感怀抱,赋予其咏物词更多的内涵;词人灵活运用了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清新雅致,词风清丽工整,在南宋咏物词史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从意象角度对辛弃疾词做出了新的阐释,力图在前人对辛词词风概括的基础上加以分析,从意象角度找出其词风来源,以使辛词读者的感性体验有所根本。  相似文献   

18.
读词常识     
一、词及其异名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初起时称“曲子词”,“曲”指音乐部分, “词”指文字部分。词的异名较多,有称“乐府”的,苏轼  相似文献   

19.
晏殊在北宋是第一个以词名家的.在词的创作上,晏词与花间词风有着密切关系,既有与花间词源出一辙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性.一方面晏词深受花间词风的影响,在观念上词之于他乃是饮酒欢愉之时的一个陪衬而已,他的内心并没有真正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抒情工具;就内容而言,多延续花间词人的创作主题,描写酒席歌舞、男女恋情之作居多;另一方面他的创作又明显超出于花间词风,不仅在题材上有所扩大,更重要的是在表达上的超越,士大夫情怀的出现,词作中的主体介入性得到加强;他的词雅致、真切,对于之后宋代婉约词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20.
姜夔的词作悲伤凄婉,形成独具特色的感伤词风。这与其早年宦游时的情感经历、布衣终身却清雅脱俗的个性气质、风雨飘摇时代引发的忧国情怀三个方面密不可分。文章结合这三方面对其词作进行分析,剖析其词风的感伤性,了解一代词人的创作经历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