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华的先锋作品包罗了丰富的声音,其中值得关注的声音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小说人物直接发出的对白声、由叙述者描述的喊叫声以及因为暴力行为而产生的"暴力之声"。这三种声音在余华的先锋小说中分别起到了解构人物形象、重造时空和修饰语言的作用,推动了余华的先锋小说冲破叙事成规,因此对声音的摹写是余华在小说中运用先锋叙事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余华初期的作品呈现出的是先锋姿态,其作品大多描绘的是荒诞的世界、残酷的人性和不可捉摸的命运.这样的先锋小说解构了人类的道德和尊严,也解构了人类抗争命运的必要性,往往迷失在暴力血腥之中.以《活着》为分水岭,余华后期的小说呈现出了从先锋向现代的回归,赞美人性的坚韧、人类对爱和尊严的追寻.余华的小说风格从先锋转向现代,也标志着其小说风格走向成熟,小说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厚.  相似文献   

3.
苏童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作家,他以先锋小说作家的身份登上文坛,凭借作品《一九三四年的逃亡》而一举成名,随后,苏童又发表了《妻妾成群》《妇女生活》等一系列作品,受到文坛瞩目,奠定了其在当代文坛中的重要地位。苏童的小说兼具先锋文学的实验性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精神,他的小说讲究"如何叙事"同时也讲求"形象塑造",在他创作的众多作品中,"香椿树街少年"和"红粉"可称之为其作品最为著名的两大形象系列。本文关注苏童小说中的"香椿树街少年",以少年的欲望为核心,通过对时代背景与少年生活环境的把握,探求这种欲望背后所体现出的孤独与空虚,看到作家对少年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先锋文学在八十年代进入当代文学视野,其定义经过由宽到窄的流变。回顾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先锋小说"回归纯文学自身的探索,除去时代风潮、西方文学的影响外,与作家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不同的经历却让作家们同归于形式小说的创作。而八十年代之后"先锋小说"作家们开始后撤。"先锋小说"对内来说,存在着"不再先锋"和"伪先锋"的问题;对外来说,被先锋派排斥又不被主流接受的矛盾处境。在完成了文学史意义的先锋创作之后,"先锋小说"作家们开始凸显个人创作风格,将故事和叙事融合。这些都引起对"先锋小说"作家前路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80年代末,部分国家权威性文学期刊诸如《上海文学》、《人民文学》和《收获》为先锋小说作家及作品提供广阔的发表天地,不仅使得先锋小说有效摆脱无法走进普通大众视野的尴尬境地,而且还为先锋小说博得巨大的社会影响,并使其迅速汇聚成潮。  相似文献   

6.
从已经出版的穿越小说看,"穿越"已不仅是这类小说的构成要素,而且已具有较为显著的文体意义,尤其在故事的编排上,具有某些可以辨认的统一性,构成穿越文的文体标识。穿越文生成于互动的网络语境中,凝聚着网络大众的经历、体验、认知与思考,反映着网络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情、意绪与需要,这是它的阅读趣味之所在。作为一种网络现象和文学现象,穿越热不容漠视,然而也不能给予无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7.
先锋小说的叙述者集中地体现了先锋小说带来的叙事革命。先锋小说大量地使用第一人称叙述 ,这使叙述者由于介入作品成为其中的人物而容易逃避许多传统的叙述者的功能。先锋小说的主题经常是人生的重大话题 ,而叙述者则是刚成年的青年 ,这使得叙述者力不从心并且使叙述变得不可靠。在这一点上先锋小说和主流五四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很不相同。正是借助这种手法 ,先锋小说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故事引向叙述者 ,并且深刻地触动了中国当代小说作者关于叙述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看《收获》     
本期《收获》一扫上期的沉闷,呈现出一派茂盛喧哗。作为头条的徐则臣的中篇《苍声》,以一种生猛、冷峻、凌厉、残酷的姿态书写成长主题,"像生铁一样发出坚硬的光"。小说是作者"花街"系列的延续,徐则臣向以"少年老成"闻名,比之他以往的作品,这篇作品一反沉稳温和的风格,而有了一种倾斜之美。这种倾斜体现在,少年木鱼在善与恶的交锋  相似文献   

9.
<正>(一)"坚忍不拔"与"坚韧不拔"从词语的来源看,"坚忍"最早出现在《国语》中"故告之以离心,而示之以坚忍之权,则必恶其心而害其身矣"。成语"坚忍不拔"最早见于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而"坚韧不拔"则仅见于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中,如丁玲的《杜晚香·根深叶茂》中曾有用到。可见,"坚韧不拔"是"坚忍不拔"的异写。  相似文献   

10.
看《大家》     
本期《大家》的栏目名称去掉了"良工运斤·看那创造者从容游刃"、"此岸世界·彼物就在此处"的花哨后缀,显得素净了些,而且一直以来不如人意的"先锋"栏目也暂时偃旗息鼓,刊物似乎一改去年改版以来的乱象,令人感觉其定位正在明确。遗憾的是,本期小说质量回落到平庸的轨道,鲜有亮点。  相似文献   

11.
刘恪是在先锋小说热潮冷却之后,坚守先锋阵地的作家。他的先锋小说被称为"先锋文学的集大成之作"。通过对其先锋小说的叙事模式进行研究,认为刘恪的先锋小说的欲望叙事是通过对前文本的戏拟消解了道德救赎的神圣。  相似文献   

12.
历史地看,当代小说已走出传统小说的认知领域,形象构造的变形导致意义空白;写实的冷静、客观造成感性的模糊;世俗文学的杂语喧哗和先锋小说的嬗变使形象意义消解;"人"的内涵和意义多向性,有使"人"逐渐抽象的倾向.这一切,显示了当今小说逐渐抽象的倾向.这一切,显示了当今小说逐渐由内容之实走向文本的玄远.就抽象与具象的关系而言,当今小说出现两极:一极是实之又实,一极是虚之又虚.两极的分离,意味着当代小说不能虚实相生,从有限体现无限,从"意义追求"走向"意义创造".当今小说这种有"空灵"趋向而没有达于空灵的事实,为当代文学在新世纪初的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3.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是文艺大众化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这篇小说的成功,使赵树理成为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大众艺术家,也是真正解决文艺大众化问题的第一位作家。  相似文献   

14.
丑学与新时期先锋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评价问题 ,文论界的分歧很大。以往的评论大多囿于狭隘的技术分析 ,忽视了新时期先锋小说从观念到手法得以全面创新的西方感性学 (主要是丑学 )的显在和潜在的影响。笔者试图从感性学的理论高度对新时期先锋小说进行重新定位 ,以期找出先锋小说的创新与发展动力 ,及其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和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感性学特点  相似文献   

15.
屈原之死,汉代以来学者多认为其死于自沉。后之学者或申之、或驳之,莫衷一是。而据史籍所载,"自沉"多是后人对先秦士人或直士之死的一种褒义性指称,大多并无实证。而从楚辞文本本身与相关楚地出土文献来看,屈原最有可能是死于医学上所谓厥心痛一类的疾病,也就是《惜诵》"背膺片半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所指疾病。而这种疾病的症状在屈原的作品中也可以得到相应的佐证。比较而言,屈原死于厥心痛较之于其自沉于水更吻合于文献所载。而这一结论,不仅有助于揭开屈原死因之谜,并且对于其作品的理解以及其部分作品真伪的考辩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朱光潜先生说,"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意思是要从作品中发现诗意,获得审美的愉悦。语文教学可以借用这个说法,一节好的课要当作一首诗看。这就要求教师把上课当作诗来写,让语文课堂富有诗意,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之美。什么是诗意?严羽《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表现在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体悟客体(文本)情性,从而表达主体(师生)情性。从情性获  相似文献   

17.
作家声音     
<正>苏童自称很不喜欢一个写作者预设自己的写作在当代文学史里,苏童往往与莫言、余华等并列,被视为1980年代先锋小说的代表。格非评价苏童的作品时称他的写作永远不会过头。"大大咧咧,当停就停,不刻意、不做作,哪怕稍欠一点,也不要熟过头。"对此,苏童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格非看的很准,"写作过了头,改稿的时候还得删掉。"  相似文献   

18.
刘云鹏 《文教资料》2008,(30):18-20
唐代以"夜奔"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中女性对待恋爱大多泼辣而大胆.但由于唐代士子佻达轻浮的个性,"夜奔"一定程度上成为旖旎艳遇的点缀.这种缺点一直到<聊斋志异>,以"情"之一字灌注其中才得到改变.本文尝试从唐代小说"夜奔"故事入手,并在<聊斋>中选择同类故事进行比较,从而看出<聊斋>在艺术上、思想上对之进行的再创造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中国文坛上的先锋小说,尽管迅速地吸收、借鉴、模仿以至盲从西方非理性主义作品,在技法上大量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外壳,但其内因却与东方非理性主义大有干系,东方的虚无主义传统是其接受外来文化的内在文化心理机制.这种传统机制,本文暂且称之为现象主义.据此可以认为,中国的先锋小说并非真正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小说,其终结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无论中国先锋小说的未来命运如何,它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短暂而确凿的历史。作为先锋小说扛鼎作家的余华,曾经在“先锋”的路上走得很远,撇开他在其先锋小说中的技术层面上的实验与探索不谈,仅从先锋小说的精神特质上看,也是“冷眼向洋看世界”。冷漠、神秘的精神指向会合着浓郁的文体实验,使得余华格外与众不同。如果说鲁迅先生“站在路旁边,看见我们男男女女在大街上来去,高的矮的,老的小的,肥的瘦的,笑的哭的,一大群在那里蠢动。从我们的眼睛,面貌,举动上,从我们的全身上,他看出我们的冥顽,卑劣,丑恶和饥饿”是出于高度的冷静,但冷静之后,却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余华在其先锋小说中却是冷冷地看够一切人性恶之后,空缺着情感渗透和价值判断。如果说鲁迅先生是深情冷眼;余华则是情冷眼冷。在解剖国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