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学者,乃一国固有之学。国学之作用,可言极多。对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读书治学成就进行一番梳理、概括,展现了国学大师的"精博绝伦"之风貌;接着阐述国学中之文学的作用,以此窥见国学之巨大作用;最后陈述国学大师对我们后人发扬国学的启发,以及我们该如何才能发扬国学。  相似文献   

2.
为学术计,王国维签应出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讯导师。因与清室的关系,王国维又与北京大学断交。双重人格在王国维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国学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国学教育有两次高潮.近十年来关于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国学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国学教育的途径以及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情感向度等问题上,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研究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不强.国学教育研究应进一步深入认识国学教育的地位、明确国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课程地位、协调形式与精神、传统价值与现代精神的关系,还应提高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4.
语录     
八个字:中国主体,世界眼光。——2009年11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在停办80年后重新成立。当问及如何振兴国学院,重现当年以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清华四导师为代表的国学辉煌,院长陈来如是说。  相似文献   

5.
<正>王国维、鲁迅、沈从文、朱自清、闻一多皆是学识渊博的大师,久负盛名。可当大师们走进课堂,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时,也有自己的"软肋"。王国维是近代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然而,他给学生的"形象"并不好,王力回忆:王国维留着辫子,戴着白色棉布瓜皮小帽;一到冬天,棉袍上勒条粗布腰带,俨然私塾里的冬烘先生模样。课堂上的印象也不好,吴其  相似文献   

6.
1926年夏,北京清华国学研究院准备在全国招收32名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报考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大学毕业生;二、曾在中学任教五年的教员;三、师从名师研究有心得者。当时,在国学研究院任教的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国学大师,这对那时的青年学子的吸引力可想而知。有位年轻人也和众多学子一样,非常想进这所名师云集的著名学府,但他仔细地对照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在学术研究中以国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他的研究是基于对国学的情感态度而展开的,其情感态度包含了他对国学的价值评判.而闻一多对国学的情感态度经过了从赞美到怀疑、从客观研究到彻底批判的演变过程,这正对应了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之于国学价值取向的四种态度,即"信古"、"疑古"、"释古"、"批古".闻一多的国学态度在现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其中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对当下的文化选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早在1902年就明确提出“国学”一词.他高度评价传统学术思想,为推动国学研究、发展传统学术作出了重要贡献.梁启超就国学研究的内容、学术研究的科学态度与研究精神、研究能力与研究习惯的培养等问题发表了富有价值的意见,这些对于今天的国学研究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简讯     
《教育学报》2012,(5):10+51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成立国学教育研究中心2012年9月27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清源国学讲堂"首场演讲同期举行。该中心将深入开展国学研究,面向教育系统行政管理干部组织开展国学教育培训研修和国学教育政策咨询。黄济、董光璧、何光荣先生分别向中心赠送"学古而不泥古尊儒兼顾  相似文献   

10.
由日本学者矶谷幸次郎著、国学大师王国维译的《法学通论》(1902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本文依据的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点校本),是一本带有教科书性质的法理学著作。在近代众多冠以《法学通论》的著作中,本书在形式上有以下特色:第一,出版年代较早,也是最早介绍到中国的域外法理学著作,对中国近代法理学学科创建意义重大;第二,它的译者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国学大家王国维先生。  相似文献   

11.
冷学宝 《高中生》2013,(27):56-57
1925年初,清华大学开始筹建"国学研究院"。受聘的讲师、教授,荟萃了国学各领域的精英。其中,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因为以教授身份各负责一个研究室,被誉为"清华四导师"。王国维因为在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考释上的突出贡献,受到了其他导师的一致赞誉。梁启超说"一铭等于一篇《尚书》",将其合起来可以与"新发现一部《尚书》"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传》(陈鸿祥著)以展示王国维的学识为经,以呈现王国维的修养为纬,为我们描绘了一代"国学大师""五十之年"用智慧和道义编织出来的人生全景。我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眼光来阅读《王国维传》,从中获得启示:做教师就应该努力丰富学识,提高修养,做一个有学养的教育人。做有学识的教师1906年,王国维回到家乡浙江海宁为父亲办理丧事时,当地乡绅奉县令旨意,派六七名代表来到他家,恳请他出任海宁学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开办国学试验班开始,武汉大学国学高等教育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武汉大学相继自主增设了国学与汉学、国学专业硕士点及国学博士点,设立了国学教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国学院。武汉大学在国学高等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并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教育体系。同时,武汉大学国学教育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兼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学校发展初期,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  相似文献   

15.
海通以还(指西方教学理念及书籍进入中国),众多仁人志士为民族中兴著书立说,其中清华大学四大国学导师可谓灿若星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设立了国学研究院。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回忆:"先设国学门,所以又简称国学研究院。国学研究院的教授称为导师,当时只有四位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导师学问既大,其读书方法可借鉴之处亦多。  相似文献   

16.
陈寅恪讲课     
燕子 《学习之友》2006,(4):18-18
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即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这四位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们对清华校风学风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冷学宝 《高中生》2013,(9):56-57
1925年初,清华大学开始筹建“国学研究院”。受聘的讲师、教授,荟萃了国学各领域的精英。其中,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因为以教授身份各负责一个研究室,被誉为“清华四导师”。  相似文献   

18.
一、《王国维全集》的新编及其学术使命 作为中国现代最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其著作历来受到世人尤其是人文学者的高度重视.研究者代有其人。  相似文献   

19.
冷学宝 《师道》2013,(1):41-43
1925年初,清华学校开始筹建“国学研究院”。受聘的讲师、教授,荟萃了国学各领域的精英。其中,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因为以教授身份各负责一个研究室,被誉之为“清华四导师”。  相似文献   

20.
<正>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一起被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甲骨四堂之一,学术巨子,国学大师。著述甚丰,有《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观堂集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